身披16万袈裟一年进账2个亿,名下公司达18家,释永信的商业帝国
可能在传统的印象当中,寺庙的和尚都是清心寡欲,对于金钱和物质的追求都没有那么强烈的群体。但是有这样一个和尚,他穿着的袈裟就价值16万,能够通过自己的商业帝国一年挣两个亿,手握18家公司,他就是释永信。
一、充满争议
从网上的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看到,目前释永信名下已经有18家公司了,而且释永信个人的控股比例也达到了80%。并且在之前的一次活动当中,有人也发现释永信穿着的袈裟并不是普通和尚的袈裟。

上面的花纹是真金八宝莲,花缎的昂贵面料同时用黄金丝线刺绣。传统的袈裟可能给僧人带来了超尘脱俗的气质,但是这样一个华贵的袈裟让释永信多了一种暴发户的感觉。
这还并不是释永信身上最有争议的地方,今年他曾经用少林寺的名义出资购买了郑州的地皮,而这块地皮的价格高达4.5亿,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很多的房产商都不敢轻易的进行地皮收购。
但是释永信却轻轻松松就愿意花几亿元去购买,这也让很多人都在联想他到底通过了什么样的手段获得了怎样的收入。

其实,释永信的财产主要来自于少林寺的日常营收,以及他名下公司的收入,并且还有他自己经常通过售卖字画赚来的收入,有人估计他一年至少可以挣两个亿。这也让网友感慨,这还是大家印象当中清心寡欲的佛家高僧吗?
毕竟现在很多人心中的少林寺已经不是佛学圣地,而是变成了存在坑蒙拐骗行为的商业场所。
而释永信本人身上也存在着非常多的舆论风波,有消息称他在外有私生活不检点的情况,还有偷税漏税的行为,这些信息的背后事实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从我们了解到的信息来看,他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进入佛家圣地的初心。

二、少林寺商业化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曾经的少林寺并不是现在的样子,在释永信当家作主之后,他发现少林寺是非常有商业前景的。
很多人来到少林寺游玩,也能够带来非常稳定的收入,所以他组建了少林寺武术队,并且带着这些队伍到全国各地进行巡演,每次巡演获得的收入除了一些工资以及成本以外,他能够获得很大的分成。

并且他还借着演出的机会,在全国范围内和很多相信佛学的人讲授佛法,而他的讲授也是收费服务,依靠这些办法他为少林寺赚取了非常多的资金,也为他的后来的商业行为打下了基础。
释永信是有先见之明的,他在少林寺还没有火之前就已经注册了上百个商标,而这些商标囊括了餐饮、旅游、医药等等领域。同时释永信还有意识的将少林寺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在洛杉矶等地寺庙的名气也是非常大的,释永信也能通过更多的渠道赚取利益。

本来不擅长书法的他,在听说文化圈子挣钱也非常快之后,自己开始苦练书法。想要通过售卖自己的墨宝赚取一定的收入,伴随着少林寺的名气越来越大,他个人的名号也越来越响,有时候他的书法作品甚至可以拍出15万的高价。
但是有一些了解书法的朋友表示,他的字实在是不值这个钱,在基本的结构和运笔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不过,不可否认,经过释永信的一番操作少林寺确实成为了全国最赚钱的寺庙之一,平时大家进寺庙烧香需要香火钱,周边的饮食以及景区都需要一定的收费。在这种情况下释永信还坚持对外说自己的年薪只有8000元。

大家也是不太相信了,毕竟计算一下寺庙当中僧人的吃穿用度以及每年举办的各种活动收费少林寺,每年应该也能收入10亿元,释永信作为负责人能够得到的收入肯定也是不小的。
三、释永信为什么进入少林寺?
释永信出生在安徽,他的家庭条件也是不错的,从小释永信也没有受过生活上的苦,但是他却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6岁的他还在上初中,但是却充满了想要去寺庙当和尚的冲动,所以他不顾父母的反对去了少林寺。

不过,进入少林寺之后,他就发现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他想象中的殿堂非常的华丽,但是少林寺只有几十亩地和几个老和尚。虽然当时的他还小,但是他想要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改变寺庙的面貌,而1982年李连杰的电影少林寺在全国范围内火爆了起来,他发现了这个商机。
而几年之后,少林寺原来的老主持也去世了,他将主持的位置传给了释永信,所以年轻的释永信对于少林寺有着最大的决定权,他通过不断地宣传把少林寺带火了,这才有了后来的商业运作。

总结
有的人认为,佛教修行讲究的是清心寡欲、修养身心,可是释永信违背了这样的出发点。不过也有人认为释永信通过自己的商业运作,让少林寺被更多人知道,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觉得这样也是非常好的决定。那么你怎么看呢?
今日话题:身披16万袈裟一年进账2个亿,名下公司达18家,释永信的商业帝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