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香港和台湾的感染数据,中国内地放开疫情防控的效果不太理想
2022年9月23日,香港特别行政区首席执政官李家超宣布海外及台湾入境实行“3+0”政策。由于国家实行一国两制策略,港澳台疫情防控管理政策与大陆不尽相同。
台湾和香港实行放开政策后,接种疫苗、核酸检测、境外出入等全面放宽,病毒感染范围也呈现空前扩大趋势,疫情形势不容乐观。与香港和台湾的感染数据进行对比,中国内地较之有着怎样的不同呢?

一、台湾和香港实行放开政策后的状况
就目前台湾和香港放开政策后的状况来看,截止至12月30日,台湾新增27413例新冠病毒阳性患者,其中死亡病例34例,香港连续多日单日确诊两万例。
虽然感染人数规模较大,但是香港内地的有关专家对疫情作出了良好的预估,称香港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海啸式的病毒感染状况,这正是由于台湾和香港早在第五轮疫情来袭之际就已经由原来的围堵式清零政策转为“减少重症患者、减少死亡病例”的有序放开政策。
较早的逐步放开政策使得疫情的感染规模呈现周期的波动性增长,从整体上看起了一个良好的缓冲效果。

二、中国内地实行放开政策后的现状
根据目前数据,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中国内陆累计确诊病例412513例,死亡病例5245例。由于放开政策在“一夜间”实施,内陆的感染趋势形成了与台湾和香港完全不同的状况——“海啸式”的大规模增长。
同时内陆放开政策的实施时间为冬季,病毒活跃程度较高,奥密克戎毒株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能力更快、存活时间也更长。且冬季伴随着其他流行性感冒的发生,不排除病毒变异情况的发生。

面对疫情高峰的来临,中国内地疫情感染人数呈现持续性激增局面。在国家积极进行医疗知识的宣传工作、呼吁人们居家接受治疗的情况下,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医疗设备严重供应不足、常规药品缺口不断扩大等医疗挤兑现象,
许多较为严重的患者得不到及时与有效的治疗,甚至买不到基本的常备药品。由于大规模感染的无法避免以及缺乏相应的治疗条件,部分市民提出了中国重新实行疫情管控政策的呼声。

三、将二者进行对比,我们能够得到什么?
一方面,由于内陆人口规模巨大,且内陆在短时间内实行了“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政策。较之港澳台实行的逐步放开政策而言,内地的感染速度和感染人数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另一方面,中国对较早实行了放开政策的港澳台没有很好地进行经验上的总结,台湾、香港等在放开政策中出现的重复感染、医疗挤兑等现象在中国内陆都没能进行有效地避免。总体而言,虽然中国是基于对病原体的科学认识及人民的总体免疫水平等条件下科学作出的决策,中国内地放开疫情防控的效果不太理想。

四、吸取教训,减轻医疗挤兑现象,重新调整发展方向
在病毒肆虐之际,国家应该根据目前出现的全国性疫情问题适时进行局部的调整。根据台湾及香港的感染人数、重症患者、死亡人数及所占比例等进行综合的、全面的分析。科学、合理预估放开政策可能会带来的后果,并对难啃的“硬骨头”及时作出针对性的策略。
对于全国人民而言,应继续做好新冠肺炎及医疗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避免媒体引发人们过度恐慌、加强政府工作人员对居民的引导,增设地方医疗窗口,加快医疗卫生设备及药品的供应。面对最严重的医疗挤兑问题,应倡导医疗资源优先供应给高存活率患者及重症患者,重点保护婴幼儿及老年人等弱势群体。

结语
如今国内放开政策太快、低估新冠疫情的致死率等声音此起彼伏,撇开一切,国家与人民首先应该明确,面对感染病毒新高潮,重新管控疫情已不再可能。其次,中国放开政策总体是在科学决策下作出的,不会出现大规模致死状况。
再次,通过借鉴台湾与香港在实施开放政策后的数据进行科学决策是优化政策的契机。生死攸关之际,国家与人民唯有上下一心,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才能渡过难关。
最后想问下大家对此现象有何看法呢?欢迎大家在我们评论区下方留言,喜欢我们文章的,希望大家点个关注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