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发声,恒大年关难过!
2022年年底,很多企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而恒大无疑是面临年关考验最大的企业。在2023年的第一天,许家印发表了一封《致全体恒大人的一封家书》。公开信中不仅没有了往日的豪言壮语,而且还充满了努力求生的悲壮。按照许家印的表述,恒大2023年的主要工作就是保交楼和化解债务危机。
如此低端的发展目标,让人很难相信这会是出自许家印的口吻。那么,曾经的地产龙头,为何会落到如今这个地步呢?

一、被烂尾楼困住的恒大
如果一家企业想在商场立足,那么诚信无疑是最基本的条件。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按时交房是最基本的诚信,可恒大偏偏这点做的不尽如人意。媒体曝光的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年9月份,恒大的烂尾楼项目就已经突破了700个。这些遍布全中国的烂尾楼盘,已经在逐渐摧毁恒大在购房者心目中的品牌价值。

烂尾楼问题爆发后,恒大在国家的帮助下启动了“保交楼”专项行动,可是效果却并不怎么好。恒大公告信息显示,2022年恒大完工的项目只有30.1万套,仅占年初设定目标的50%。恒大之所以大幅缩减“保交楼”工作,主要还是受制于紧张的财务状况。
虽然国家的确给恒大拨付了一些“保交楼”资金,可这对于深陷债务危机的恒大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再加上恒大现在已经失去了融资来源,这就让恒大更难完成“保交楼”的任务了。如今,大幅缩减保交楼目标也是恒大的权宜之策。

二、困难重重的造车之路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崛起,恒大也跟风踏上了造车之路。然而早在2018年就宣布成立汽车分公司的恒大,直到今天却只卖出了324辆车。为什么地产大亨偏偏玩不转新能源汽车呢?

首先,“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并不适合汽车行业。恒大之所以能在房地产行业脱颖而出,靠的就是同时开发十几个楼盘的“摊大饼”发展模式,可是这一套显然不适合汽车行业。为了能迅速打开市场,恒大居然在恒驰汽车刚成立的时候,就推出了“十大基地”外加“14款车型”的发展计划。
然而,这种看似宏伟的发展模式,实际上却分散了公司的发展精力。受此影响,恒驰汽车直到2022年7月才推出了第一款车型恒驰5。

另外,三心二意的管理决策也是恒驰汽车很难成功的原因。你见过汽车厂商的员工要出去卖房的事情吗?恒大就干出了这样的奇葩事。根据媒体报道,恒驰汽车的员工从2021年开始就承担起了帮公司卖房的任务。在员工还要为卖房而发愁的情况下,恒大靠谁来造车呢?

三、金元足球留下的伤痛
在恒大所有的衍生业务中,足球无疑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在2011年冲入中超以后,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就开始了挥金如土的生活。2011年用1000万美元签下巴西球星孔卡,2012年怒砸6000万欧元招来意大利名帅里皮执教。为了给男足招募规划球员,恒大又投入了8.7亿人民币。
虽然靠着“买买买”的金元足球,恒大很快在足球圈攒足了人气,可是这却并没有给许家印带来真金白银的收益。造成这种“叫好不叫座”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的足球市场实在是太小了。

足球当然要追求技术,可无论是再好看的比赛也离不开门票的支持。在我国喜欢足球的人本来就不多,而其中真正愿意为足球消费的就更少了。仅靠几个电视机前呐喊的球迷,不仅养活不起恒大这样的金元足球,而且也支撑不起相关的衍生产品。
虽然恒大也尝试过让恒大足球和恒大人寿、恒大冰泉这样的品牌产生联系,可是由此产生的广告效应也并没有太大的意义。随着金元足球的褪去,广州恒大也只留下了一地鸡毛。

结语
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深陷债务危机的恒大却很难履行这样的义务。虽然许家印已经做出了“今年还钱”的承诺,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恒大不仅很难解决自己的债务问题,而且恐怕它连“保交楼”都难以完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正是恒大过去几年极端错误的发展战略。
那么,你觉得恒大欠下的债务还有偿还的可能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麻烦大家点个关注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