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男子刺死村支书判死缓,不料一心求死袭击狱警,提前执行
原标题:安徽一男子刺死村支书判死缓,不料一心求死袭击狱警,提前执行
文/江湖独白专栏
安徽一男子刺死村支书判死缓,一心求死袭击狱警,提前执行死刑
对于死缓囚犯来说,在等待死亡降临这段时间是最艰难的,这也是对他所犯下的罪行的一种心理折磨。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90后死缓囚犯孙某星因为一心求死用螺丝刀猛刺狱警,依法提前执行死刑。

(澎湃新闻报道)
2019年12月4日收工后,孙某星从车间携带一把螺丝刀进入食堂,趁机对值班民警曹某颈部进行捅刺,曹某与他人合力才将其制服,经过医生的诊断,曹某损伤程度为轻微伤。
孙某星是忍受不了等待死亡的骄傲,回顾他的犯罪经历,是值得旁人深思的。
01
替父亲出头
孙某星犯的是故意杀人罪,他的父亲是这起冲突的首要原因,2017年12月12日,其父孙某松因为申请五保户被拒,与村支书李某发生争执和推搡,随后叫来了孙某星帮忙。
正常来说,五保户的申请是要有一定的条件,孙某松的家庭条件尚好,李某按照规定拒绝了他的申请,孙某松怀恨在心,向儿子孙某星说明:“他被李某欺负。”

(之前的案件报道)
等到孙某星到达现场后,孙某松谎称李某欺负他,孝顺的孙某星得知情况后,决定联合父亲向李某报复,两人相约来到李某家附近。
在确认了李某在家中后,孙某星持刀冲入李某家中,将其残忍杀害,随后被警方抓捕归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02
鉴定精神有问题
在办案人员的调查之下,发现犯罪嫌疑人孙某星于2012年5月6日确诊过精神发育迟滞,属于精神病范畴,在判刑上要考虑他是否在犯罪期间为完全刑事责任人?
办案人员根据现场的情况和孙某星持刀后的表现,认定其在刺死李某时精神正常,符合完全责任人范畴,于是以故意杀人罪起诉,父亲孙某松涉嫌故意伤人罪。

(工作人员讲述细节)
安徽省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对孙某星的犯罪过程进行了解释,根据《刑法》第18条明确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此判定孙某星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孙某松叫来孙某星对李某实施报复,放任孙某星对他进行伤害,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
03
一个细节
从这起案例之中,孙某松明知道儿子有精神疾病方面的问题,故意夸大与李某的矛盾,将其带到李某的家附近,可以说是命案发生的“始作俑者”。
在对案件进行梳理过后,执法人员曾对孙某松提起十年的量刑建议,孙某松当庭认罪,孙某星的一生就败给了这位父亲。

(父亲被判故意伤害罪)
有网友了解悲剧的前因后果,对于孙某松的不负责任表示愤怒,亲手将孩子带到有矛盾的李某家旁,导致孙某星持刀发狂将李某杀害。
不是每一个父亲都是称职的,在狱中受不了煎熬的李某星最后还是选择了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
04
法庭宣布提前执行死刑
2019年8月13日,孙某星判决后进行监狱服刑,在入狱之后,孙某星就多次出现轻生的念头,于2019年12月4日对值班民警发生攻击。
由于行为恶劣,捅刺曹某的位置在颈部,对曹某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影响,孙某星再次构成故意杀人罪,被法院判处六年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50条规定,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孙某星一度轻生)
如果孙某星没有选择伤害值班民警,按照相关规定死缓执行期间,两年期满是可以减为无期徒刑,孙某星是有出狱的可能性的。
因为孙某星再次构成故意杀人罪,最高人民法院于2022年11月11日,核准并对孙某星执行了注射死刑。
05
结语
孙某星为何会选择这样的方式离开?
相信这是很多人关注到这起案件的念头,也让人重新审视了精神病犯罪,对于特定的监护人放任责任,在法律上都有明确的认定。
原来孙某星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已经是正常生活了,可是因为父亲申请五保户不成,对李某怀恨在心的行为,最终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网络照片)
在和别人发生争执时,一定要冷静处理问题,不能采用极端的方式报复,这会让事情出现更大的危机,最终受苦的还是自身。
假设一下,孙某松在申请五保户被拒后,仔细去了解一下相关政策,寻找对自己有利的方面,从正途去解决纠纷,就不会出现这一起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