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学生穿背心被学校通报,事件不断发酵,背后原因是什么?
原标题:甘肃一学生穿背心被学校通报,事件不断发酵,背后原因是什么?
文/江湖独白专栏
“高校男生穿背心做核酸被通报批评?”
这又是一个高校领导的神奇操作,在甘肃农业大学有一名男生穿着背心做核酸,这本身是一件小事,但是就因为高校领导的骚操作被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的热议。

(相关新闻报道)
在甘肃农业大学是国内知名的高校,对于学生的关心可以理解,可是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为何会因为一件背心受到领导的“特殊对待”?
回顾这起背心事件,在某群里,该名领导发布了长文批评这名男生,“这种行为是对学校巨大付出的沉重打击,毫无底线挫伤着所有人的工作积极性”。
不仅如此,该领导要求每个班开展主题班会,对男同学的行为进行反思,并要求所有学生写检讨。

(截图的公告)
在这个长篇大论之中,我们能够看到领导对于核酸工作的支持,提到顺带表扬了一下学校的防疫工作,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场白,可在接下来画风突转,将矛头指向了“马赛克”学生,并声称因为此事向校长道歉和请罪了,深挖出来后原来是一名学生穿着背心做核酸检测。
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明明是配合防疫工作的学生,在不影响个人健康的情况下穿背心,会成为该名领导强调抗疫工作的重要性,让人想到了“鸡蛋挑骨头”的老思想。
在严词“批评”了一下马赛克学生后,向其他人提出讨论:“疫情防控和我的责任,班会后由同学个人提交书面和自我检讨”,通篇义正言辞,要不是明白只是穿了一件背心做核酸,旁人还以为是偷东西保研了。

(马赛克学生照片)
三年疫情让很多人都接受了核酸检测的工作,这是对防疫工作的支持,而该名领导对于防疫工作的重视也是有目共睹,他认为只有事实摆出来才能讲道理。
“男生穿背心做核酸”的事件曝光后,大家没有对男生有意见,反而对提出这一整改意见的领导有兴趣,如此关注学生健康的教师,一定是不错的师德典范,可以从学生穿背心一事联想到把“工作做实做细,对不起学校和所有人的努力!”
迫切地想聆听一下这名领导对于抗疫工作的心得,有心的人都是低调的,只能借助网传信息来论证。

(“热心”的领导)
这是来自甘肃农业大学生科院副院长王老师,众所周知,“举一反三”是领导的口头禅,要求从一件小事来发现更多细节,有博主将两张照片放在一起时,让人看到了不一样的一面,领导和学生关注的重点不一样。
站在各自的角度上看,学生和领导都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引发舆论的是一件背心,这就会让人有种小题大做的感觉。
大家都明白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学校防疫一个月的时间,学生已经习惯了配合抗疫工作,大家保持距离做核酸,到头来还要被点名批评。
就在话题不断发酵之后,事情出现了反转,据正观视频报道,学校负责人回应,“并未对该男生进行处分,是担心学生做核酸时衣着单薄感冒,仅是提醒。”

(事件反转)
从强调“巨大打击”到“仅是提醒”,让人看到了领导的“苦心”。
网友此事的重点是,学生穿背心做核酸是自由,不能成为某些人口中的罪大恶极,当众批评更是不近人情。
王老师的一篇长文没有对学生现状的关心,反而是道德绑架对方,这也是引起网友反感的原因之一,他为何不思考一下,如何尽快解决防疫问题?
从现实的问题来看,该校已经持续抗疫工作一个多月,学校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维持学生的正常生活,这本身是让人感动的行为,可是到了王老师的口中,却是容不得一件背心。
如果一个领导内心只看到他人的问题,那么本质上的问题无法解决,是否考虑观念的改变?
无独有偶,同样是甘肃农业大学的另外一个机电工程学院,有一名学生因为上厕所没有戴口罩被通报批评,期限是6个月。

(网友曝光)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将抗疫的压力转向学生,凡事以抗疫为主,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否是公平?
按照学校的规定,“穿背心不能做核酸”、“上厕所要戴口罩”等等行为,这无形之中是加大了学生的生活难度,网友心中只有一个问题,这一切能解决什么?
事实上关于抗疫工作的优化已经有了针对性的讨论,我们需要清楚的一点是,减少没必要的抗疫条款,是对抗疫人员的“松绑”。
凡事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吹毛求疵,试图将一切的过错扼杀在摇篮之中,用近乎苛责的做法来要求别人,这是让人诟病的一种做法。

(打酱油诗)
“高校男生穿背心被通报批评”、“学生如厕未戴口罩被通报批评”这两个热搜的背后,正反应了学生对于某些安排的不满,在强调人性化管理的社会要求之下,学校领导更应该接受不一样的声音。
一方面让学生配合防疫工作,一方面又想尽报道提高惩戒机制,这无形之中加大普通人对于病毒的担心,从大局上看是消耗学生抗疫的决心。
从来没有想到一件背心能冲上热搜,也没有想到一个口罩能够让学生被处罚6个月,这前后的反转让人疑惑不解,到底是什么鬼怪在搅动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