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订单流失后果显现,港口集装箱空置增多,我们的订单到哪去了
去年年底,我国的新冠管控彻底放开,阻碍经济发展的阻力已经消失,今年是国家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一年。根据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总GDP仍然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但中美之间的差距为7万亿,较2020年增加了两个亿。

疫情期间,我国的出口业务下滑明显,港口有大量的空港堆积,集卡排长队等业务,有的甚至已经落灰,车胎也早就没气了。此情此景,难免令人深思,我们的订单到哪去了?
一、外贸
我国是外贸大国,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外贸业务就越来越好了。另外,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所以很多发达国家愿意在我国建厂代加工,将产品销往国外,LG、富士康就是这种企业,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也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虽然近几年,消费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但外贸在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方面仍有重要作用。最鼎盛时期,我国港口出现一箱难求的景象,也带动了集装箱生产厂商的业务量。只是好景不长,如今的港口现状早已不复当年,空箱堆积、生意冷清。
究其原因,不排除疫情的影响。新冠肺炎期间,为了避免国外的病毒流入国内,国家对进出口业务查的非常严格,稍有不合格就禁止入境。另外,疫情影响下,大片工人无法正常提供劳动,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营收下滑。国外的企业亦是如此,并无足够资金从中国进口产品。

另外,部分国家的针对也是重要原因。中国的崛起早就引起了各国的不满,试图抑制中国的前进。欧美等国家意识到,不能继续依赖于中国的制造业,尤其是电子产品领域,所以曾经的大型代工企业在中国关闭多个厂区,给中国的出口业务带来不小的打击。
富士康无端关停厂区,导致大量中国员工失业,失去经济来源。不过在美国建的厂区也损失惨重,美国的劳动力资源不足,人力成本高,作为一家电子产品代工企业,成本高,意味着产品价格高,失去了价格优势,富士康的业务必然受损。

富士康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令人所不耻,如今想要重新回中国,国人可不买账。早知当日何必当初,不知道此时此刻的富士康是否后悔了曾经的决定。
二、外贸订单流失后果显现,我们的订单到哪去了
中国的订单大幅减少,而全球的需求却并没有明显下降,这些订单到哪去了?印度越南吸引了不少订单,这二者都是新进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印度的人口数近几年隐隐有超越中国的趋势,人力资源丰富,国家经济水平低,所以劳动力成本也低。

越南的人口数虽然不多,但处于青壮年阶段的人口比例大,所以劳动力资源也非常丰富。这几年,随着中国新增人口减少,老龄化严重,在劳动力方面的优势逐渐不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放弃中国转而在印度、越南建厂。
如今中国外贸业务要重新崛起,但失去了劳动力优势,我们应该如何重塑吸引力?首先,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纳鞋底这种低质量的工艺放在哪个国家都可以,但新能源汽车这类高科技产品国外想轻易替代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自国际能源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业务火爆,美国特斯拉的名声越来越大,新能源汽车走进我们的视野。我国的车企中,能与特斯拉对标的就是比亚迪。比亚迪在传统汽车领域可能并不突出,但在电车领域是名副其实的头牌,其销量位居全球第一。
新能源汽车比传统汽车多了蓄电池这一设备,中国的蓄电池大王就是宁德时代,被股民亲切的称为宁王。宁王的电池不仅满足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订单量同样火爆,曾连续五年登顶世界第一。

低端制造业在二十年前成为国家外贸发展的主要动力,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今高端制造业才能撑起中国外贸的大蛋糕。我们要抓住机会,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
三、小结
综上所述,2023年各行各业都鼓足干劲,力求尽快恢复疫情开始前的辉煌,外贸也不例外。我们要坚持创新,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