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袁世凯到底是怎么想的?

作者 :正文注明 2023-04-04 06:47:12 围观 : 评论

作者:温伯陵
来源:温伯陵的烟火人间(ID: wenboling2020)



01

清朝写了三篇,再接着写一篇袁世凯称帝吧,这件事可以说是辛亥革命的延续,甚至是清末新政的延续。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大清失去半壁江山。在失去东北退路以后,面对汹涌澎湃的反清浪潮,大清走到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十字路口。

宣统皇帝退位交出江山,还是和革命党殊死一搏?

毫无疑问,对于一个统治中国276年的政权来说,轻易放弃江山是不可能的,而大清麾下最强的武装力量,便是北洋六镇。于是在排挤袁世凯收回军权、重用满人成立皇族内阁的基础上,摄政王载沣派镶黄旗人、陆军大臣荫昌督师南下,准备一举扑灭革命党,再造大清江山。

结果荫昌对军事一窍不通,也毫无统兵实战的能力,彻底辜负了摄政王载沣的期望。

皇族内阁的总理是庆亲王奕劻,副总理是那桐和徐世昌,这三个人都是袁世凯的政治盟友,而袁世凯继承了李鸿章的衣钵,统领北洋十余年,是北洋六镇官兵都服气的老领导。

他们便劝摄政王载沣:“非袁世凯不能收拾局面。”

载沣遭遇巨大的军事政治失败,又见群臣的意见一致,便在10月14日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到湖北后又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命他全权镇压起义。

随后袁世凯任命冯国璋为第一军总统,11月底便焚烧汉口、攻克汉阳,将革命军逼到武昌城里。同月袁世凯任命张广建为山东布政使,让他奔赴济南收取山东。

12月,袁世凯派北洋军第三镇兵临娘子关,挫败阎锡山和吴禄贞的晋燕联军。命河南布政使倪嗣冲统兵进入安徽,北洋军第二镇统制王占元统兵逼近潼关。

这一系列战事,意味着袁世凯巩固了大清北方局势,随时可以提兵南下,和革命党会猎于江南。

所以在1911年底,袁世凯是大清唯一能用的人,袁世凯的一举一动,决定了大清的命运,乃至中国的走向。

此时的袁世凯是金戈铁马,只手弄乾坤。

南方的起义军虽然人多势众,拥有的兵力总数也占绝对优势,但问题是,起义队伍里的实力派如新军统领、咨议局成员、豪商士绅等等,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扩大地方权力,对战争并没有太大的热情。

只要大清皇帝退位,中国改朝换代,他们就满足了。

而革命党扎根于城市,论战于报纸,根本没有左右局势的实力,能掀起这么大的革命运动,无非是在汉人对大清不满的历史进程中,革命党“排满反清”的口号,成为最大公约数,团结了大多数地方实力派而已。

革命党想打仗,但没有实力发起战争。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起义阵营的目的不同,并没有统一的领导,不能有效调动人力物力。

一盘散沙的阵营,只能被袁世凯压着打。

所以在北洋军的几次打击后,起义军便提出议和的要求,说只要袁世凯能调转枪口,逼大清皇帝退位,就拥戴袁世凯做大总统。

而经过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英法德日美俄等国,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已经有相当大的规模,他们特别害怕南方的反清革命燃起熊熊烈火,扫荡了他们在中国的既得利益。

这些国家也在积极调停南北战争,希望中国保持和平状态,保证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害。

如果南北战争实在停不下来,这些国家就准备出兵,直接干涉中国内政了。

外国对南北战争的立场,导致辛亥革命后独立的省份,特别担心外国出兵干涉,重演一次八国联军侵华。真到了那个时候,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必然受到损害,自己的利益也不一定能保得住。

于是外国的立场,更坚定了南方起义阵营的议和立场。

既然外国希望和平,起义阵营希望和平,大清唯一能用的人是袁世凯,那么议和这件事,便是南方、外国和袁世凯的三方谈判。

这个时候,袁世凯该如何选择?

继续在满人帐下做奴才,随时被王公们替换掉,还是顺势而起,做开朝立国的大总统,这个选择其实并不难做。

1912年1月1日,南方各省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致电袁世凯,说就任总统是因为南方各省缺乏统一机关,不利于和大清朝廷对等谈判,暂时就任而已。

1月12日,庆亲王奕劻在朝堂提出,民国政府有待清室的条件。
1月16日,袁世凯亲自逼宫,说大清皇帝退位后仍保持尊号,享受岁费。
1月26日,袁世凯授意段祺瑞等北洋将领发出通电,请求大清皇帝退位。
2月12日,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清室条件》,带着溥仪退位。
2月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提交辞呈。
2月15日,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中国历史上流血最少的一次改朝换代,就这样轻松完成了。

原本辛亥革命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但是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等人发现,如果和大清一刀两断,就失去了满蒙疆藏等地的法理依据,中华民国的合法领土,就只有汉地十八省。

为了继承大清的政治遗产,他们便出台了《优待清室条件》,允许大清皇帝继续使用尊号,中华民国以外国君主之礼对待,每年拨给费用四百万两,大清王公的世袭爵位称号不变,满蒙回藏的王公世袭爵位不变。

通过这些条款,中华民国保证了满蒙疆藏王公的既得利益,换取他们对中华民国的支持,以及大清和中华民国的合法过渡。

总的来说,中华民国就是没有爱新觉罗家的大清,但因为政体改变,中华民国没有自古以来的神圣皇权加持,权威远远不如大清。

袁世凯则风云际会,凭借北洋将领的支持,外国、革命党、大清的互相妥协,摇身一变成为这个新政权的大总统。


图片

02

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共同把袁世凯推到大总统的宝座上,看起来袁世凯得到天大的便宜,实际上中华民国的大总统是个烫手山芋。

在政治方面,孙中山做临时大总统的时候,依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实行的是总统制,大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还是政府首脑、海陆军最高统帅。

这个大总统是实权职位。

但孙中山辞任临时大总统以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前,南京的临时参议院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把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

这样一来,袁世凯的中华民国大总统便成为虚职,实权属于可以竞选的责任内阁。

孙中山等人之所以这么做,目的就是希望让出大总统宝座以后,还能通过选举组阁,重掌中华民国的军政大权。

事实上,袁世凯出任临时大总统以后,同盟会也改组为国民党,双方始终在扯皮斗争,导致一年的时间,内阁总理就换了三个。

这样的混乱政局,非常不利于民国的中央政府统一意志,推行建设国家的政策。

在经济方面,新成立的中华民国更虚弱。

大清的最后几年,不论是皇族内阁、铁路国有,还是贬黜袁世凯、设立陆军部和海军部,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大清在向地方实力派收权,重建中央集权制度。

辛亥革命,本质上是地方实力派对中央集权的反扑。

所以在辛亥革命以后,各省的督军、市长、议长等实力派,很快就利用改朝换代的机会,得到职权范围内的财政权和人事权。

这意味着晚清的中央集权功亏一篑,原本属于中央的权力下移到地方。

既然地方得到财政权和人事权,便会提出地方自治的政治纲领,并截留税收留在地方使用。这样一来,袁世凯的中华民国,能从地方提取到的财政收入就非常有限。

据留下来的历史档案显示,民国初年各省的农业税,大部分被地方截留,中央政府真正的财政收入只有海关关税和盐税。

大清时2.9亿两的年度财政收入,民国初年连一半都得不到。

但袁世凯要花钱的地方却很多。

民国继承了大清的政治遗产,做为代价,必然要继承大清的债务,所以袁世凯刚做大总统,就接手了大清留下的5.26亿美元的债务,此外还有全部公职人员的工资、全国50万军队的军费、政府和军队的日常开销。

以虚弱的财政应付如此庞大的开销,民国政府显然力不从心。

所以说,做了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其实是接了一个烫手山芋。


03

袁世凯是在大清朝堂搏杀数十年的政治强人,麾下有全国最精锐的八万北洋军,面对纷繁复杂的民国政局,政令不行的弱势政权,他会怎么做呢?

当然是肃清政敌,整顿吏治,重建强悍的中央集权制度。

他在大清时期就是知名的改革派人物,不论是编练新军、创建警察制度,还是设立新式学堂、开办矿务总局、协助预备立宪,袁世凯都是主导这些改革事务的人物之一。

这样的人,绝对不是满脑肥肠的昏庸官僚。

而且慈禧太后死后,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贬黜回家,正是因为大清皇族要搞中央集权,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很难说袁世凯没有深度思考过。那么民国的乱象从何而来,因何而起,袁世凯也不可能不清楚。

所以袁世凯要重建中央集权制度,本质上是和革命党合流推翻大清之后,以汉人的身份接续大清中央集权的路,反过来对付夺权的革命党。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就必须死。

因为1913年2月,民国首次国会选举中,国民党获得多数席位,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理事长宋教仁即将出任内阁总理,组建国民党的责任内阁,并继续在法律层面削弱大总统的权限。


图片

图片

一旦宋教仁组阁成功,便意味着国民党重新取得民国的政权,那袁世凯准备重建中央集权的野望就要破灭,宣统年间出兵打仗、和革命党谈判、回京逼宫也都成了给国民党做嫁衣裳。

这不是被人耍了吗,对于袁世凯这种政治强人来说,这能忍?

所以宋教仁刚赢得选举,就在上海被人刺杀。

归根到底的说,宋教仁不是死于袁世凯的野心,而是死于国民党和北洋的权力斗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政治强人袁世凯和革命领袖孙中山的斗争。

他只是夹在其中的牺牲品。

宋教仁死后不久,孙中山就到上海和黄兴见面,提出要武力讨袁,同时报纸上发表《大总统之叛逆》之类的文章,在舆论上批判袁世凯。

民国政局走到这一步,袁世凯也知道,政治分歧最终要用军事来解决,南北战争一触即发,于是在4月份以盐税为抵押,签订了“善后大借款”的协议,向英法德日俄借款2500万英镑。

有了钱,北洋政府就有了底气,北洋军就有了士气。

紧接着在5月份,袁世凯命段祺瑞为代理国务总理,并和黎元洪结盟,派一万精锐军队开进湖北,占据了长江上游的有利位置,从而在北、西两面战略包围东南地区。

这样一来,袁世凯在财政和地缘方面,就占了先机。

1913年7月“二次革命”正式爆发,安徽、广东、福建、上海等地纷纷宣布独立,但短短三个月后,冯国璋便攻占南京,国民党的“二次革命”失败。

国民党失败的这么迅速,除了没有直属军队、实力不强以外,根本原因在于,袁世凯能用盐税抵押借到2500万英镑,孙中山却没有抵押物,向外国借不到钱。

孙中山曾希望得到日本的支持,但日本给袁世凯借了钱,当然希望袁世凯打赢战争,然后获取丰厚的回报,对孙中山的革命理想并不热心。

而这次战争的胜利,最大战果是袁世凯的北洋军占领了云南、贵州、广西、浙江、福建、四川、疆藏之外的大部分省份,在全国各派势力中,拥有绝对压倒性力量。

至此,袁世凯的地位彻底夯实,他终于可以推行中央集权了。

于是在1913年底,袁世凯宣布国民党为非法组织,取消国民党籍议员的资格,并下令解散各级议会,这样就没人能对袁世凯指手画脚了。随后袁世凯发布政令,废除各省的自治权,并任命了省巡按使到县知事的各级行政官员,初步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军政体系。

但在袁世凯的计划里,这远远不是终点。

袁世凯是1859年生人,在出任民国大总统之前,始终在大清朝堂做官,不是追随李鸿章和荣禄做事,就是和庆亲王等满洲王公结盟,要么就是给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摄政王载沣跪下磕头。

在新生的民国政权,袁世凯这代人是老派人物,身上有浓厚的旧时代习气,在他们的认知里,君臣纲常是深深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那么要重建中央集权,身处民国的袁世凯,就没有任何现代经验可以借鉴,他唯一可以借鉴的经验是被时代抛弃的大清。

所以在初步建立起中央集权以后,袁世凯认为还缺一个东西——皇帝。

民国大总统虽然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但和自古相传的皇帝相比,皇帝有“君权天授”的神性,以及两千年历史的强大惯性,在世人的心目中,皇帝的权威远远超过大总统。

如果能重立皇帝,用皇帝的权威重建中央集权,是不是比大总统更好一些?

或许,袁世凯是这么想的。

当然这个想法的背后,肯定有袁世凯的个人私欲。

就这样,在公私两方面因素的驱使下,1915年12月,袁世凯改次年为洪宪元年,准备登基称帝,成立中华帝国。

洪是洪武的洪,宪是宪法的宪。

但是袁世凯没有想到,他走到这一步,反噬也就开始了。


图片

04

袁世凯称帝这件事,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对于四万万老百姓来说,其实是无所谓的态度,只要能驱除外侮守护太平,让老百姓能平平安安的活下去,不论民国大总统还是洪宪皇帝,其实都一样。

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

对于袁世凯来说,称帝是重建中央集权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为称帝意味着重建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法统,追随袁世凯的,主要是杨度等君宪理论的拥护者。

那为什么和袁世凯共事的大清遗老们,不积极拥护袁世凯呢?

他们当然拥护君宪制,但宣统皇帝还在紫禁城呢,人家爱新觉罗家276年的江山,论法统论权威,都比袁世凯强太多,如果是拥护君宪,他们宁愿拥护宣统皇帝,也不拥护袁世凯。

所以袁世凯称帝,君宪制的大多数拥护者成了看戏的一群人。

真正对袁世凯称帝不满的,还是地方实力派。

那些督军、议员、官员、地主豪商们,已经在辛亥革命后摆脱大清的束缚,在民国初年的纷乱政局中尝到甜头,不仅保住了经济利益,还扩大了政治权利。

“二次革命”后袁世凯重建中央集权,让他们非常不满意。

而且袁世凯派到各地任职的北洋军政官员,在拥有地方权力之后,也和当地的士绅名流、地主豪商合流,成为地方实力派的代表人物。

例如在南京任职的冯国璋,保护东南地方的利益,其实就是保护自己的利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袁世凯以民国大总统的身份称洪宪皇帝,就完全破坏了自己施政的合法性,地方新旧实力派们便有了充分的条件,向民国初年的中央集权倾向反扑。

具体的做法很简单,他们假意赞成袁世凯称帝,等改元诏书发布以后,更改国体便成为事实,地方实力派们迅速起兵,以讨袁的名义重建地方权力体系。

虽然没有全国性的串联,但很巧合,这是全国地方实力派的共识。


图片

1915年12月“改元诏书”发布,同月,梁启超和蔡锷就组织起“护国讨袁”运动,武力捍卫共和国体,袁世凯命四川巡按使、成武将军陈宦征讨护国军,结果陈宦和护国军达成和解。

而坐镇南京的冯国璋,既不支持袁世凯称帝,也不支持护国军,领导东南地区和云南、北京鼎足而立。

众叛亲离之下,袁世凯深感政治生命已经终结,谋划数年的中央集权也走不通了,1916年6月因尿毒症去世。

05

袁世凯称帝当然是历史的倒退,这篇文章绝不是给袁世凯洗白,我想说的是——

袁世凯称帝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清末新政的延续,是袁世凯这个老派人物唯一能想到的重建中央集权的手段。

袁世凯称帝失败,也和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一脉相承,都是政治、经济、军事权力下移到地方以后,对中央集权的抵制。

民国初年的几件大事,总结起来,其实就这么两句话。

袁世凯失败之后,各省的实力派再无约束,联省自治一度成为主流政治理念。

打着联省自治旗号的北洋军阀们,动不动就脱离中央政府的管理,主张联省自治的广东军阀陈炯明,最终也坑了孙中山。

众人寄予厚望的中华民国,正式进入群雄纷争的乱世。

既然乱世是地方实力派争权夺利开启的,那么终结乱世的,便只能是自下而上闹革命,从基层农村开始重建地方权力结构,铲除地方实力派存在的土壤,进而重建中央集权的农民革命运动。

从这个角度来看,重建中央集权是发轫于晚清,收功于新中国。

袁世凯称帝,不过是这个历史进程中的试错阶段。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