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77岁女诗人爆冷拿诺奖 却只配用“安全”来形容?

作者 :正文注明 2020-10-09 23:47:37 围观 : 评论

原标题:77岁女诗人爆冷拿诺奖,却只配用“安全”来形容?

|作者:陈娟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在连续多天的猜想、八卦之后,77岁的美国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爆冷”摘得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

对很多中国读者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她的获奖,击败了很多赔率榜上的大热选手,比如米兰·昆德拉、阿特伍德,还有万年陪跑的村上春树等。

连格丽克本人也没料到。据BBC报道,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马特·马尔姆表示,在北美凌晨收到获奖消息时,格丽克对此“感到惊讶和高兴”。

尽管在意料之外,但另一方面,这样的选择也兑现了诺贝尔文学奖自身的承诺:逐渐淡化“以欧洲为中心,以男性为中心”的评奖标准。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http://www.dfjb.net▼▲▼▲▼▲▼▲▼●●●●●●●▼▲▼▲▼▲

格丽克正好符合这一“承诺”,一位来自美国的女作家。唯一让人意外的是,她是一个小众诗人。

5岁写诗的“神童”

1989年1月31日,格丽克在纽约做了一场演讲,主题是“诗人之教育”。在演讲中,她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追溯自己“何以成为诗人”。

格丽克的诗人气质源于她充满文艺气息的家族氛围。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从匈牙利移民到美国的祖父母对格丽克的影响很深。在她的记忆中,祖父对故乡土地始终怀有一种深沉的爱,祖母则经常怀里揣着一本诗集。

到了父母这一辈,文学依然是这个家族的主旋律。她的父亲有志于成为一名作家,只是因为难以“忍受各种形式的失败”,最终放弃理想,投身商界。母亲毕业于名媛辈出的卫斯理女子学院,是一个文艺爱好者。

“妹妹和我在每一种天赋上都得到了鼓励。如果

我们哼个不停,父母就带我们上音乐课;如果我们蹦蹦跳跳,就会被带去学跳舞……母亲很早就开始教我们念书。”格丽克回忆说。

·年轻时的格丽克。

年轻时的格丽克。

在这样的教育中,格丽克把童年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不到三岁时,她就已经熟悉希腊神话;四五岁时,她就开始读威廉·布莱克的诗《黑人小男孩》,还有莎士比亚的戏剧《辛白林》的选段等;五六岁时,她已经开始写诗了。

她最早的诗作都与童年记忆有关,比如: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如果猫咪喜欢煎牛骨,

而小狗把牛奶吸干净,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如果大象在镇上散步,

都披着精致的丝绸,

如果知更鸟滑行,

它们滑下,哇哇大叫,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如果这一切真的发生,

那么人们会在何处?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http://www.dfjb.net▼▲▼▲▼▲▼▲▼●●●●●●●▼▲▼▲▼▲

父母是她最忠实的读者,母亲还常常扮演“裁判”的角色,给她的诗打分,并做出中肯的评价和建议。

“我想完成我自己的句子。我完全沉迷于母亲的赞同,想在她评价甚高的某件事情上表现出色。”格丽克说,当同伴都在快乐地玩耍时,她绞尽脑汁写诗。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有一段时期,她也曾在写诗和绘画间徘徊。

10岁那年,她彻底放弃了绘画,“认识到自己正处于对画布的想象的尽头……发现视觉艺术是一种不太亲切的语言”,最终立下了志向:成为一个诗人。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她的诗像锥子扎人

每个伟大的诗人必定有过极其痛苦而残酷的人生。格丽克也不例外,年幼便开始写诗的她,逐渐变得敏感而忧郁。

青春期时,她一度陷入迷茫,只

会用一个“不”字反抗外界。读到高中时,她开始效仿圣女贞德的苦行,进行长期严格的节食,将精神与肉体隔离,用自我意识与父母之命对抗,最终患上了厌食症。

格丽克的体重一天天下降,慢慢地,她意识到“不是灵魂优越于肉体,而是灵魂依赖于肉体”。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

在临近高中毕业的那年秋天,格丽克不得已开始求助心理医生,甚至因此辍学。此后近7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在与自己的心理问题作斗争,高中读了几次才读完。

1963年,格丽克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后,加入诗歌班正式开始学习写诗。两年后,她遇到了自己的伯乐——著名诗人斯坦利·库尼茨(2000年“美国桂冠诗人”称号获得者)。

在斯坦利·库尼茨的影响下,格丽克的性格发生了很大转变,从恃才傲物转向谦逊克制,也学会了从人生经历中汲取灵感。

她早期的作品大多受自己曾患上心理问题和厌食症的影响,比如《头生子》《沼泽地上的房屋》《下降的形象》等,多以心理分析的角度远远地审视个人生活体验。

·2016年9月,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为格丽克颁发2015年美国国家人文奖章。

20

16年9月,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为格丽克颁发2015年美国国家人文奖章。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此后的人生中,格丽克从没缺少过作品素材,死亡和失去一直伴随着她的生活。

1980年,格丽克在佛蒙特州的小屋遭遇了一场大火,屋子被焚烧殆尽。1985年,她遭受了死亡的打击——父亲去世。这一年,她在一篇随笔里说自己是一个“梦中人和观看者”,是一个“沉迷于丧失”的作者。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父亲去世7年后,她创作了《野鸢尾》寄托对父亲的哀思。正是这部作品帮她拿到了1993年的普利策诗歌奖,让她的声誉开始走向海外。

自此,格丽克的创作渐入佳境。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2003年8月28日,美国国会图书馆授予格丽克“美国桂冠诗人”称号,让她成为第12位获此殊荣的诗人。

·格丽克

格丽克

近年来,格丽克一边在耶鲁大学教书,一边写诗,佳作不断,但悲观依然是她大部分诗作的底色。

“我要告诉你些事情:每天人都在死亡,而这只是个开头。”

格丽克的诗句悲观至极,让她诗集的中文译者柳向阳感到震惊。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仅仅两行字,已经让人震惊于她的疼痛……这样的诗像锥子扎人,扎在心上。”

一次“安全”的选择?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格丽克获奖的消息公布后,相比去年而言,文学界、媒体界都较为平静。至今,人们还记得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彼得·汉德克时,此起彼伏的骂声和争议声。

今年,中外媒体报道中出现的最多的字眼之一是——“safe(安全)”。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两年前的丑闻人们还没有忘记。当时,与颁

发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文学院相关成员关系密切的克洛德·阿诺特的性侵丑闻曝光,最终导致学院的18名成员中有6人宣布辞职,当年诺贝尔文学奖暂停颁奖。

因此,《纽约时报》表示:“鉴于最近发生的争议,许多观察家都希望今年的奖项能够获得无争议的选择。”瑞典一家报纸的文化编辑在接受采访时也说:“瑞典学院知道他们再也承受不起丑闻。”

为何颁给格丽克是安全的呢?

首先,她是一位英语系、非欧洲区的作家。自2017年开始,诺奖已经连续3年颁给了欧洲作家,分别是石黑一雄、托卡尔丘克和彼得·汉德克,如果再颁给欧洲作家的话,诺贝尔文学奖就打破了自己“促进性别平衡和地域平衡”的承诺。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其次,诺奖这两年对性别平衡异常重视。2018年的丑闻之后,诺奖评委经历了大洗牌,新增了不少女院士。而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女作家托卡尔丘克,2019年是男作家彼得·汉德克,从性别平衡上考虑,今年最大可能性也是女性。

再次,虽然对中国读者来说,格丽克有些陌生,但在美国,她早已是宗师级别的诗人——她是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等奖项获得者,其诗歌成就甚至被认为超过鲍勃·迪伦。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原标题:77岁女诗人爆冷拿诺奖,却只配用“安全”来形容?

|作者:陈娟

在连续多天的猜想、八卦之后,77岁的美国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爆冷”摘得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

对很多中国读者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她的获奖,击败了很多赔率榜上的大热选手,比如米兰·昆德拉、阿特伍德,还有万年陪跑的村上春树等。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连格丽克本人也没料到。据BBC报道,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马特·马尔姆表示,在北美凌晨收到获奖消息时,格丽克对此“感到惊讶和高兴”。

尽管在意料之外,但另一方面,这样的选择也兑现了诺贝尔文学奖自身的承诺:逐渐淡化“以欧洲为中心,以男性为中心”的评奖标准。

格丽克正好符合这一“承诺”,一位来自美国的女作家。唯一让人意外的是,她是一个小众诗人。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

5岁写诗的“神童”

1989年1月31日,格丽克在纽约做了一场演讲,主题是“诗人之教育”。在演讲中,她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追溯自己“何以成为诗人”。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采集不好玩哦◐◐◐◐◐◐◐◐◐◐◐◐◐◐◐◐◐◐◐◐◐◐◐◐◐◐◐◐◐◐撒旦法师打发斯蒂芬

格丽克的诗人气质源于她充满文艺气息的家族氛围。

从匈牙利移民到美国的祖父母对格丽克的影响很深。在她的记忆中,祖父对故乡土地始终怀有一种深沉的爱,祖母则经常怀里揣着一本诗集。

到了父母这一辈,文学依然是这个家族的主旋律。她的父亲有志于成为一名作家,只是因为难以“忍受各种形式的失败”,最终放弃理想,投身商界。母亲毕业于名媛辈出的卫斯理女子学院,是一个文艺爱好者。

“妹妹和我在每一种天赋上都得到了鼓励。如果我们哼个不停,父母就带我们上音乐课;如果我们蹦蹦跳跳,就会被带去学跳舞……母亲很早就开始教我们念书。”格丽克回忆说。

·年轻时的格丽克。

年轻时的格丽克。

在这样的教育中,格丽克把童年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不到三岁时,她就已经熟悉希腊神话;四五岁时,她就开始读威廉·布莱克的诗《黑人小男孩》,还有莎士比亚的戏剧《辛白林》的选段等;五六岁时,她已经开始写诗了。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她最早的诗作都与童年记忆有关,比如:

如果猫咪喜欢煎牛骨,

而小狗把牛奶吸干净,

如果大象在镇上散步,

都披着精致的丝绸,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http://www.dfjb.net▼▲▼▲▼▲▼▲▼●●●●●●●▼▲▼▲▼▲

如果知更鸟滑行,

它们滑下,哇哇大叫,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如果这一切真的发生,

那么人们会在何处?

父母是她最忠实的读者,母亲还常常扮演“裁判”的角色,给她的诗打分,并做出中肯的评价和建议。

“我想完成我自己的句子。我完全沉迷于母亲的赞同,想在她评价甚高的某件事情上表现出色。”格丽克说,当同伴都在快乐地玩耍时,她绞尽脑汁写诗。

有一段时期,她也曾在写诗和绘画间徘徊。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http://www.dfjb.net▼▲▼▲▼▲▼▲▼●●●●●●●▼▲▼▲▼▲

10岁那年,她彻底放弃了绘画,“认识到自己正处于对画布的想象的尽头……发现视觉艺术是一种不太亲切的语言”,最终立下了志向:成为一个诗人。

她的诗像锥子扎人

每个伟大的诗人必定有过极其痛苦而残酷的人生。格丽克也不例外,年幼便开始写诗的她,逐渐变得敏感而忧郁。

青春期时,她一度陷入迷茫,只会用一个“不”字反抗外界。读到高中时,她开始效仿圣女贞德的苦行,进行长期严格的节食,将精神与肉体隔离,用自我意识与父母之命对抗,最终患上了厌食症。

格丽克的体重一天天下降,慢慢地,她意识到“不是灵魂优越于肉体,而是灵魂依赖于肉体”。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在临近高中毕业的那年秋天,格丽克不得已开始求助心理医生,甚至因此辍学。此后近7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在与自己的心理问题作斗争,高中读了几次才读完。

1963年,格丽克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后,加入诗歌班正式开始学习写诗。两年后,她遇到了自己的伯乐——著名诗人斯坦利·库尼茨(2000年“美国桂冠诗人”称号获得者)。

在斯坦利·库尼茨的影响下,格丽克的性格发生了很大转变,从恃才傲物转向谦逊克制,也学会了从人生经历中汲取灵感。

她早期的作品大多受自己曾患上心理问题和厌食症的影响,比如《头生子》《沼泽地上的房屋》《下降的形象》等,多以心理分析的角度远远地审视个人生活体验。

·2016年9月,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为格丽克颁发2015年美国国家人文奖章。

2016年9月,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为格丽克颁发2015年美国国家人文奖章。

此后的人生中,格丽克从没缺少过作品素材,死亡和失去一直伴随着她的生活。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1980年,格丽克在佛蒙特州的小屋遭遇了一场大火,屋子被焚烧殆尽。1985年,她遭受了死亡的打击——父亲去世。这一年,她在一篇随笔里说自己是一个“梦中人和观看者”,是一个“沉迷于丧失”的作者。

父亲去世7年后,她创作了《野鸢尾》寄托对父亲的哀思。正是这部作品帮她拿到了1993年的普利策诗歌奖,让她的声誉开始走向海外。

自此,格丽克的创作渐入佳境。

2003年8月28日,美国国会图书馆授予格丽克“美国桂冠诗人”称号,让她成为第12位获此殊荣的诗人。

·格丽克

格丽克

近年来,格丽克一边在耶鲁大学教书,一边写诗,佳作不断,但悲观依然是她大部分诗作的底色。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我要告诉你些事情:每天人都在死亡,而这只是个开头。”

格丽克的诗句悲观至极,让她诗集的中文译者柳向阳感到震惊。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仅仅两行字,已经让人震惊于她的疼痛……这样的诗像锥子扎人,扎在心上。”

一次“安全”的选择?

格丽克获奖的消息公布后,相比去年而言,文学界、媒体界都较为平静。至今,人们还记得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彼得·汉德克时,此起彼伏的骂声和争议声。

今年,中外媒体报道中出现的最多的字眼之一是——“safe(安全)”。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两年前的丑闻人们还没有忘记。当时,与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文学院相关成员关系密切的克洛德·阿诺特的性侵丑闻曝光,最终导致学院的18名成员中有6人宣布辞职,当年诺贝尔文学奖暂停颁奖。

因此,《纽约时报》表示:“鉴于最近发生的争议,许多观察家都希望今年的奖项能够获得无争议的选择。”瑞典一家报纸的文化编辑在接受采访时也说:“瑞典学院知道他们再也承受不起丑闻。”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采集不好玩哦◐◐◐◐◐◐◐◐◐◐◐◐◐◐◐◐◐◐◐◐◐◐◐◐◐◐◐◐◐◐撒旦法师打发斯蒂芬

为何颁给格丽克是安全的呢?

首先,她是一位英语系、非欧洲区的作家。自2017年开始,诺奖已经连续3年颁给了欧洲作家,分别是石黑一雄、托卡尔丘克和彼得·汉德克,如果再颁给欧洲作家的话,诺贝尔文学奖就打破了自己“促进性别平衡和地域平衡”的承诺。

其次,诺奖这两年对性别平衡异常重视。2018年的丑闻之后,诺奖评委经历了大洗牌,新增了不少女院士。而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女作家托卡尔丘克,2019年是男作家彼得·汉德克,从性别平衡上考虑,今年最大可能性也是女性。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再次,虽然对中国读者来说,格丽克有些陌生,但在美国,她早已是宗师级别的诗人——她是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等奖项获得者,其诗歌成就甚至被认为超过鲍勃·迪伦。

·对中国读者来说,格丽克有些陌生,仅有两本中文诗集被引进出版。

对中国读者来说,格丽克有些陌生,仅有两本中文诗集被引进出版。

其实,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近几年来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如果非要有一个趋势的话,那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即得主越来越陌生。”译林出版社综合编辑部主任王理行说,这种陌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不那么“主流”,甚至有些小众。

比如2018年的托卡尔丘克,在波兰广为人知,但因为波兰语限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不算太广,在中国只有两部小说被翻译引进出版。而今年的格丽克,也被诗人欧阳江河认为是“一个略有点流行的学院派的小众诗人”。

“不管怎样,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捍卫了文学的荣誉。”有文学评论家指出,如果说有人失望和反对,那么恰好证明“它在这个时代中捍卫了某种格格不入的东西——真正的文学性”。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这种文学性,就诗歌而言更为重要。在所有出版的图书类别中,诗集的销量从绝对值上来说是最低的一类。如今,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诗人,对诗人本身和诗歌爱好者来说是一种鼓励,对这个缺乏诗意的现代社会更是一种鼓励:幸好,这个世界还有诗歌。

·对中国读者来说,格丽克有些陌生,仅有两本中文诗集被引进出版。

对中国读者来说,格丽克有些陌生,仅有两本中文诗集被引进出版。

其实,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近几年来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

“如果非要有一个趋势的话,那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即得主越来越陌生。”译林出版社综合编辑部主任王理行说,这种陌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不那么“主流”,甚至

有些小众。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采集不好玩哦◐◐◐◐◐◐◐◐◐◐◐◐◐◐◐◐◐◐◐◐◐◐◐◐◐◐◐◐◐◐撒旦法师打发斯蒂芬

比如2018年的托卡尔丘克,在波兰广为人知,但因为波兰语限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不算太广,在中国只有两部小说被翻译引进出版。而今年的格丽克,也被诗人欧阳江河认为是“一个略有点流行的学院派的小众诗人”。

“不管怎样,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捍卫了文学的荣誉。”有文学评论家指出,如果说有人失望和反对,那么恰好证明“它在这个时代中捍卫了某种格格不入的东西——真正的文学性”。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这种文学性,就诗歌而言更为重要。在所有出版的图书类别中,诗集的销量从绝对值上来说是最低的一类。如今,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诗人,对诗人本身和诗歌爱好者来说是一种鼓励,对这个缺乏诗意的现代社会更是一种鼓励:幸好,这个世界还有诗歌。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