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弟弟读书6年,30岁的姐姐想出嫁,被母亲阻止:再帮你弟5年
01
重男轻女的父母会养出扶弟魔女儿,这些女孩的大好年华,都被她的弟弟耽误了。
有的女孩在父母的PUA下破罐子破摔,被洗脑,甘愿做扶弟魔,因为她怕孤独,不想被家人抛弃。有的女孩想要为自己闯出一片天,却被父母以死相逼。
人生只有一个25岁,她有权在最好的年纪嫁给爱人,而不是做父母的工具人。
婷婷(化名)的25岁没能顺利结婚,30岁时,婚事再一次被母亲搅黄了。
02
婷婷经常想,如果这辈子能重来一次,她一定会在大学毕业那年就彻底离开家,跟父母和弟弟断绝关系再不来往。
婷婷有一个弟弟,父母重男轻女,她的人生是什么样可想而知。
这种家庭条件,对于婷婷来说,简直就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论,一个懵懂无知的女孩怎样才能避免长成人人唾弃的扶弟魔?
如果女孩聪明一点、天生情商高,也还好,起码能想办法躲避父母的责骂,也可能坚定信念靠努力逃离这种糟糕的家庭。
但婷婷不是这种聪明女孩,她天性纯良。
在父母的区别对待下,婷婷自然而然地长成了一个内向而懦弱的人。
小时候,父母让婷婷照顾弟弟,她也不知道怎么照顾,就学着母亲和邻居阿姨养娃的样子,抱着弟弟、哄他睡觉。
婷婷从小就知道,这家里的好吃的好喝的都跟自己没关系。
但是她也馋,弟弟在一边吃好吃的,她多看两眼,母亲就骂她。弟弟吃肉她喝汤,这都是她家的日常状态。
当然父母一样是喝汤的,他们把最好的都留给了儿子,其他人都是陪衬。
婷婷刚上大一时,学校里有个男生追她,婷婷六神无主,把这件事告诉给父母。
而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问这个男生家里有没有钱,婷婷说不知道、看不出来,父母就让女儿去看看那个男生有没有穿名牌衣服。
婷婷稀里糊涂地照办了,约男生见面,问他有没有穿名牌衣服,男生说没有。
婷婷当场发消息给父母,父母知道后就让她拒绝这个男生。
这种奇葩事让婷婷直接“火了”,男生被婷婷和她的父母恶心得够呛,把这件事告诉给周围人知道,让大家避雷。
大学的头三年,根本没有一个男生愿意正眼看婷婷一眼。
而婷婷的舍友们知道这件事,也不愿和她交往,后来还是通过长时间接触,她们发现婷婷这人好像并不坏,是单纯得有点傻,奇葩的应该是她的父母而不是她本人。
在舍友的帮助下,婷婷这才了解了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不再封闭自己的内心。
舍友发现婷婷的父母重男轻女,就给她科普了重男轻女的危害。
舍友语重心长地劝她,要为了自己未来的人生拼一把,不要什么事都听父母的,将来工作了更是不能把所有的钱都给父母,最好远离这个糟糕的原生家庭。
婷婷被鼓励了,有了信心,她大学毕业后就想留在这个城市里工作。
但是她毕竟一个人孤独太久了,独自生活对她来说是陌生的,让她恐惧。
可是舍友们天南海北的,多半都回到老家发展去了,就算留在当地,大家也是喜欢独自租一个房间生活,拒绝了婷婷一起租房的邀请。
六神无主的婷婷在父母的催促下,又回到了老家,她找了个工作。
从她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开始,她的噩梦才真正开始。
22岁的婷婷比弟弟大3岁,弟弟学习成绩很好,决定读研,他又不想工作赚钱,所以就让父母出钱给他读研。父母把这个重担直接交给了婷婷。
整整6年时间,婷婷不仅要负担弟弟每年的学费,每个月还要给他打生活费。
婷婷每个月赚6千,给弟弟2千,自己生活费加房租花1千5,父母问她要养老钱1千块。她省吃俭用,每个月也存不下多少钱。
这6年时间,婷婷平时根本不敢生病,最怕出什么意外事件耽误自己上班。
她交了一个男友,交往了2年后,男友想和她结婚。
男友想带她离开那个吸血家庭,想保护她不再被家人欺负,这一年,婷婷25岁。她鼓起勇气答应了男友的求婚,带男友回家见父母。
男友慷慨陈词,说要带婷婷走,要给她幸福。
然后他就被婷婷的弟弟和父母揍了一顿,男友觉得能结婚挨揍也值了,然而婷婷的父母以死相逼,让女儿和男友分手。
最后婷婷选择了家人,和男友分手了,婚没结成,她也没能逃走。
好不容易用6年时间供完弟弟读书,婷婷又谈了一个男友,眼看着她已经30岁了,男友想结婚,婷婷不敢贸然带男友回家。她自己回家和父母谈婚事,求父母放过她。
然而她的亲妈却说:“你再帮你弟5年,就差20万了,你一年还攒不下4万块吗?就差20万就能给他买个婚房了,你弟不成家你就不许结婚!”
婷婷哭了,她说:“我都成剩女了!好不容有人愿意娶我,再过5年谁还要我?”
但是她母亲又是要死要活的那一套,百般阻拦女儿出嫁,为了让女儿就范,不惜喝农药来逼迫女儿。婷婷走投无路,和男友分了手,彻底对人生绝望了。
03
对子女控制欲极强的父母,会给子女留下糟糕的童年,和一个永远也看不到希望的成年。
因为他们对子女的控制,不是为了让子女变得更好,而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偏执。重男轻女的家庭也好,独生女家庭也罢,摊上这种父母,不会有好结果。
一:远离原生家庭,拯救自己的人生
有很多年轻人回看自己的童年经历,都会发现自己的抑郁、焦躁、自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都是被父母错误的教育制造出来的。
他们多半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即便是人到中年察觉出不对,也不愿意承认。
他们总是摆着家长架子,为了面子,继续苛责子女。
如果这种伤害轻,倒还能继续相处下去,只要分开居住,子女不受影响就好。偏偏有些父母对子女掌控欲极强,以打压子女的尊严为乐,看到子女痛苦还要骂他们矫情。
这种父母根本不在乎子女是否幸福,他们把子女当成养老的工具。
对于这样的原生家庭,子女一定要趁早醒悟,不要贪恋那些几乎不存在的亲情,勇敢为自己拼搏,拯救自己的人生,远离父母,才有希望可言。
二:不要对糟糕的人一再心软
人类拥有的最美好的东西,就是感情,但也会因为感情而酿成一生的悲剧。
因为有感情,才会有“孝顺”和父母对子女的“疼爱”,这份温暖是古往今来多少佳话诞生的基础。没有人不喜欢幸福美满的家庭,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那些被原生家庭害得很惨、成年后依然深陷在这份痛苦里无法自拔的人,多半是因为一次次地相信了父母不会再伤害自己,一次次地原谅了他们。
结果却被伤得更深。
对糟糕的人一再心软,主要是因为你自己在乎他们。
否则,一般人被狠狠伤害一次,巴不得立即把这个糟糕的人拉黑删除一辈子不要再见,怎么可能会给他再三再四伤害自己的机会呢?
子女对父母的心软,正是因为孩子对父爱母爱渴望的天性,才使得他们总是原谅父母。
理性对待自己的情绪软肋,与天性对抗,别再让自己受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