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怎么现在才来?
作者:李大闲人 这一轮美国高官访华,原本计划是前国务卿克里先来的。 毕竟美国气候特使不隶属于内阁,无需接受美国国会质询,受到党争的牵绊较小;而且中美双方在气变领域一直谈得不错,先易后难,符合常规谈判模式。 但克里接到了邀请函后,却迟迟没有启动行程,反倒等到布林肯、耶伦访华后才姗姗来迟,和2021年那次,态度上差了一大截。 2021年拜登政府上台,接过特朗普留下的外交烂摊子,想要重整美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形象,特别在气变领域竖起大旗。 那个时候,欧洲被特朗普的蛮横搅得失去耐心,反而和中国走的更近,对刚上台的拜登并没表现出多少热情。拜登只好先和中国在阿拉斯加破冰,接着立刻派克里到访上海,争取中国的支持。 中国在涉及到绿色议程的很多方面领先一步,但从实际情况出发,仍需要争取刚上台的民主党政府的放行,以为国内企业获得更多订单,创造更多就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绿色议程还涉及到融资、产品标准等诸多问题,总避不开美国这个超级大国。 所以在双方共同推动下,21年4月克里到访,中美随后开启了在气候方面的合作。即便很多领域上纷争不断,但应对气变属于双方为数不多的合作亮点。 但俄乌战争改变了气变领域的格局。 美国通过复兴北约,牢牢拿捏住了对美国有军事依赖的欧洲,强势断绝了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还一手掌控了欧洲的能源定价权。 各领域完全依附于美国的欧洲,彻底没了之前“战略自主”的骨气,在气变领域也放开了对美国的限制。 上个月欧盟官员访美,表示尽管美国没有建立起联邦层面的碳税体系,但可以通过一系列技术处理,率先在加州和东北九州的地方层面先行一步,和欧洲目前的统一碳税进行衔接,也就是纳入欧洲的体系。 这其实相当于将美欧的产业标准进行对接。 欧洲在低碳标准上一直独步全球,而美国因为支持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资本利益不同,在联邦层面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民主党占主导的州支持碳税,共和党则反对碳税。 美国东北九州都是民主党掌控的蓝州 东北九州由民主党主导,即纽约州、康涅狄格州、特拉华州、缅因州、马塞诸塞州、新罕布什尔州、新泽西州、纽约州、罗德岛洲、和佛蒙特州,再加
来源:地安门外一闲人(ID:damyyxr)
俄乌战争后,欧盟在统一碳关税上加速,并已经正式推行。而此次针对美国民主党占优势的、已经在地方层面实行的地区网开一面,意味着欧美统一的碳税市场,正在成形。

碳税其实是一种关税壁垒。中国制造的产品将在碳税视角下进行审视,被加征关税,甚至被施行歧视性的贸易政策。
除了美欧加快走近,美国两党针对气变的态度也正在趋同。
过去共和党出于能源资本的利益,不接受民主党的气变主张,但如今美国能源资本下场同俄罗斯化石能源抢食,前台代言的共和党也改变了态度,认为可以与欧盟联手首先在国际层面征收碳税,利用气候贸易政策实行对俄限制,争取对己有利的条件。
也就是说,曾经的克里遭遇国内共和党反对、国外欧盟瞧不上的窘境,无奈之下同中国走近;而如今形势反转,克里同时手握共和党和欧洲的支持,反而有资本和中国叫价。
所以时过境迁,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
而且美国开始在非洲、东南亚开启久违的找矿(锂、钴、镍)行动,对美企实行补贴,挖中国矿产全球布局的墙角。再配合标准上的层层加码,给源自中国的新能源电池和配件贴上人权不达标、碳排放超标的标签。
耶伦这次访华,形势大于内容,最多只是同中方的新经济团队见了面。走之前,耶伦还专门甩下一句加强绿色融资的话,等于给克里来访做了铺垫。

不能因为我们在新能源方面有了一点成绩,就认为形势一片大好,未来由我掌控,美国对我们没有办法。
接下来还会专门开一篇,说说中美在气候方面博弈的事情,谈谈为什么绿色议程对经济复苏如此重要。
戒骄戒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