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839分!人大毕业,丢掉手机流浪街头,如今过得怎样
2021年底,一个流浪汉的视频瞬间火爆全网,在各大平台的热搜榜上都出现了他的身影
流浪汉的存在实在过于突兀。他虽然衣着邋遢,却讲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字里行间透露着满满的书香气息。
他的真实身份被揭穿后,大家都惊呆了。原来,他就是当年响彻全国的“汝南高考状元—常学富”。
常言之:“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捷径” 。他是名副其实、学富五车的高材生,究竟为何会混成居无定所的流浪汉?在常学富身上,到底存在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在1979年,河南驻马店的一户农家传来了婴儿的阵阵啼哭声。
一名可爱的男婴出生了,他的名字叫:常学富。
常学富家境贫寒,父母是地道的农民,因此他从小就跟着吃尽生活苦头,但也更能理解父母农田耕作的艰辛。
“刻苦“与“勤奋”是他身上的血肉标记。
在学习上,常学富从未让父母操过心。名列前茅的成绩,墙面挂满的奖状,就是他给父母最大的慰藉。
常学富跟大多数孩子一样,他希望通过读书改变糟糕贫困的生活。
由于成绩过于拔尖,自然被老师寄予厚望。
不出大家所料。在1994年夏天,常学富以优秀的成绩考上市里的重点高中。他是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成为全村人的骄傲。
在高中,学习压力很大,竞争相当激烈。
为了避免自己落后于人,常学富更是卯足劲学习。每日起早贪黑,不分严寒酷暑。
晨起,他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
晚间,他总是最后一个回到寝室。
正是这三年“一早一晚”的交替轮回,成就了一个汝南高考状元。
高考成绩揭榜当天,全村人不约而同地聚在常学富老家门口。现场人声鼎沸,十分热闹,如同参加一场盛宴。
这时,一个人影突然朝向人群狂奔而来,村民定睛一看,随即喊道:“是学富。你们看,学富回来了。”
常学富刚刚在学校查完成绩,便马不停蹄跑回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还没等常学富开口说话,村民早已迫不及待的问道:“怎么样,学富,你考了多少分?”
语音刚落,现场一片寂静,村民们个个屏住呼吸,竖起耳朵, 等着常学富一个完美的答复。
当常学富说出那句839分,现场响起阵阵击掌、欢呼声、跳跃声。
839分是什么概念?当时的高考总分是900分。
而常学富以839分的成绩拿下汝南高考状元的头衔。
高考填报志愿当天,大家都认为村里会出一个清北学子。因为像常学富这般顶尖的成绩,国内任何一所大学,他完全可以自由选择。
但常学富却出乎意料地报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国际经贸专业。
对此,人们感到惊讶不已。
但是,对常学富而言,在这所大学,他找到了那座通往人生的桥梁。
2001年,春回大地,绿树成荫,小草也长出了嫩芽。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常学富正手捧诗书慵懒地躺在树荫底下,轻轻地吟诵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路过的室友瞧见后,无奈地摇了摇头。
“学富,你怎么还有心情在这读书?马上就毕业了,我看你能不能分配到工作!”
大学毕业季,大家都为找工作忙得焦头烂额,只有常学富沉浸在自己构造的小世界里怡然自得。
常学富是一个有梦想有抱负的青年。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他不幸遇到高校政策改革,尽管成绩很优异,但也没有分配到好单位。
因此,他不得不走上自主就业的道路。
常学富考虑到北京生活压力大,没有选择留下来,而是去到一个二线城市山东发展。
在山东工作那几年,每天出入宽敞明亮的写字大楼,定时定点坐在办公电脑前,像个机器人一样,做着重复的内容。
没有激情,没有方向,没有目标。
下班后还得应付没完没了的聚会,听着小权小势的人吹牛攀比。
那时,新入职的小职员都要送礼去贿赂领导。
常学富毕竟是文化人,骨子里的清高骄傲非常明显。很显然,他不愿意让自己埋没于蛇鼠一窝的泛泛之辈中。
就是这样的一股清流,却处处遭人排挤算计。
常学富随时做好离开的准备,辞职之后,他来到了上海。
在上海,他凭着优秀的履历、丰富的工作经验,很快收到心仪的offer。
常学富的工作能力十分优秀。
对上司下达的任务,他都能高效的完成,从未出过任何漏洞。
人有多大能力,就要承担多大责任。随着工作强度的增大,他需要随着领导出差,应酬,谈合作。
可这种看似高质量的生活并没有让他感到内心深处的快乐。
他对自我进行了审视:是否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答案是否定的。
从小在山里长大的孩子,有着天生的野性和勇敢,这断然成为常学富性格里的一部分。
他天性孤傲,桀骜不驯,喜欢冒险,非常叛逆。
2005年,常学富毅然决然辞去高薪的铁饭碗,用多年的积蓄在上海开了公司。
那时,身边像他这样自主创业的人几乎没有。面对现实生活的残酷,没人敢撂胆子不干。
大家都在安分守己的工作,很显然,他是个先行爱冒险的人。
第一次创业,常学富出乎意料地干成了这件事。
短短几年,他在上海置办了房车。同时,在老家为父母盖了新房子。
每次逢年过节,他都会带上礼品慰问乡村父老。从不摆架子吓唬人,待人真诚而善良。
常学富事业稳定之后,家人便开始催促他的人生大事。
在亲戚的介绍下,常学富遇见了喜欢的女孩,两人组建了家庭,还生了可爱的女儿。
常学富在大部分时间是个工作狂,很少顾及家庭。
她经常埋怨丈夫不够关心自己,对家庭没有参与感。久而久之,妻子心里自然有不少怨气。
两人常常互相指责,吵架。
可是有一天,妻子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变得温柔而体贴。
然而,事出反常必有妖。
一天晚上,妻子来到常学富的办公桌,用最平静的言语,说出最伤人的话,“我们离婚吧”。
这句话就像一根针一样,狠狠刺进常学富的心,胸口隐隐钝痛。
常学富痴痴地看着妻子,一言不发,无所适从。这种无力感,是前所未有的。
常学富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处理这段感情的波动和变化,才导致感情破裂,走向不可挽回的地步。
因此,他把所有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公司也由于经营不善而破产。
离婚后,常学富把所有的财产留给了妻女。只给自己留下几千块钱。
婚姻破裂,妻女远离,公司破产,什么都没有了。
他看到人生的绝望,也有过轻生的念头。但他更想回家见见父母。
那天,常学富刚刚走进村子,邻居远远瞧见便向他打招呼:“学富,你回来啦?怎么不开你那辆漂亮的小汽车回来呀?”
“车子已经卖了!”常学富垂头丧气地说道。
父亲和大哥知道常富回家,老早便上街买了食材回家庆贺团聚的喜悦。
晚上,妈妈在院子树下支起简易的桌子,一盘盘放上炒菜,螺丝,清蒸鱼,花甲,梅干菜,河虾汤。
家人团聚的喜庆,在柴米油盐一举一动之间散发着丰饶热气,常学富顿时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被亲人的温暖和爱包裹着,他的眼角不由自主地泛起泪花。
常学富把离婚破产的事实告诉家人。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他渐渐振作起来。
后来,他在小县城租了摊位,决定卖水果。
在这样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小县城,每天摆摆摊,卖卖水果,看看书,聊聊天,日子惬意又放松。
不用考验任何来自别人的人性,不用与任何多余的人交往。
晚上坐在门庭小巷,约上一俩知己好友,对酒当歌,吟诗作对。这便是他想过的田园生活。
常学富并不是一个安分的人。
2017年,他再次做出让大家难以理解的事情。
那天晚上,常学富对母亲说:“我要去徒步旅行。”
“放下吧,不要被自己的心魔控制了。”母亲含泪恳求道。
但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徒步旅行,一路走南闯北,看尽祖国大好河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接下来的人生,他要用脚步丈量大地。
2020年,常学富徒步旅行的照片被人拍下发到网上,当大家知道他是汝南高考状元时,大家都惊呆了。
无数人在网上众说纷纭,有人评论说:“这么好的人才不为国家所用,不为社会做贡献,实在是太可惜了。”
也有人评论:“他肯定是接受不了公司破产,妻子离婚的事实。甘愿沦为流浪汉逃避现实生活。毕竟从“高考状元”到“大老板”到“小商贩”的心理落差太大了。
面对这些争议,常学福在镜头前坦然向大家说道:“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我才感到快乐。”
有人喜欢旅行,向往诗和远方,随性洒脱,不受束缚。
有人喜欢金钱荣誉、名利地位,名牌豪车,活在自己的牢笼里,被自身欲望捆缚而不自知。
价值观不同,人生通道自然不同。
常学富喜欢旅行、阅读、工作。不嗜烟酒,从不娱乐,别无爱好。本质上,他是个格局远大的人,有别于身边普通人。
也许,在大众眼里,他并没有取得世俗的成功,但我相信他已经完成自己的精神使命,因为他从不违背自己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