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争全局看,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作者 :正文注明 2020-11-04 06:29:49 围观 : 次 评论
作者:龙凯锋 来源:龙凯锋瞰天下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这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意味着美日正式开战,争夺太平洋的霸权。虽然时间过去了快80年,但这场战役依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挖的地方。
日本为什么要偷袭珍珠港?
日本要袭击珍珠港,是因为美国对日本实施了经济封锁战和金融战,由于日本本土资源匮乏,迫使日本对美国开战,夺取东南亚的石油、橡胶、锡矿等原材料。1940年12月,美国对日本实施战争物资禁运,其中甚至包括废旧金属。1941年7月美国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资产,英国和荷属东印度群岛政府(现在的印度尼西亚)也宣布不再承认日本货币,使日本无法购买燃油、原料和日用品。日本本土资源匮乏,惟有发动战争,抢夺东南亚的石油、橡胶和锡矿等原材料。美国当时在太平洋有两个军事基地,一是菲律宾的美国亚洲舰队,力量比较薄弱。二是夏威夷的珍珠港,力量比较强大,拥有9艘战列舰、3艘航空母舰、12艘重巡洋舰和9艘轻巡洋舰。这两个军事基地,维护着美国在太平洋的霸权。这意味着,日本要想夺取东南亚的资源,必须打败美国太平洋舰队。策划打败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决策者是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山本五十六是一个知美派,1919年到1921年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1926年起,山本五十六任日本驻美国的海军武官,并在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学习过。山本五十六认为,不需要完全打败美国太平洋舰队,只需要6个月内,使美国太平洋舰队无法威胁到日本就可以。日本利用这6个月的时间,夺取东南亚作为日本维持战争机器的补给基地。日本偷袭珍珠港,是胜利还是失败?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到底是胜利还是失败?从实际作战效果看,日本偷袭珍珠港,还是成功的。这次袭击,仓促应战的美军损失惨重,8艘战列舰中,4艘被击沉,一艘搁浅,其余都受重创;6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被击伤,188架飞机被击毁,数千官兵伤亡。日本只损失了29架飞机和55名飞行员以及几艘袖珍潜艇。日军偷袭行动,虽然造成了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巨大损失,但并没有摧毁美军航空母舰、没有破坏美军的珍珠港基地,达到改变太平洋上海军力量日弱美强的目的。此战,也为后来的中途岛海战中日本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所以,从战略全局上看,日本偷袭珍珠港,是一次失败的战役行动。失败点在两个方面:一是日军没有击沉美军的一艘航空母舰,消灭美军的太平洋舰队主力。这导致1942年6月,美日中途岛海战中,日本和美国在中途岛附近实施航空母舰决战时,日本海军遭到重创,四艘大型航空母舰被美军击沉,使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越来越被动,最后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二是没有摧毁美国珍珠港的军事基地,使美军很快恢复了珍珠港的港口和基地。珍珠港距离日本6300公里,距离美国本土3600公里,如果摧毁了珍珠港基地,美军在太平洋很难短期内恢复远洋作战能力。英国人戴维.雷格写的《太平洋战争史》一书中,分析了日本和美国相比,存在四个弱点,感觉非常精辟到位。一是日本缺乏对飞机和军舰的工业制造能力,无法快速制造扩张军舰、飞机的数量。二是日本缺乏资源,漫长的进口补给线非常容易被美军海军切断。三是日本缺乏海空军的后备人才,随着战争的进展,日本海空军人才消耗殆尽,素质越来越差。四是日本缺乏护航的力量和军事认识,导致日本的补给线被轻易切断,战争潜力日益枯萎。日本偷袭珍珠港,失败的原因在哪?
日本偷袭珍珠港,为什么会失败?通过研究整个战争过程,我总结出日本失败的四点原因。1.袭击珍珠港,本来就是一次成功概率小的军事冒险。珍珠港距离日本本土6300公里,偷袭珍珠港,是一次劳师远袭的军事冒险。首先,日本庞大的航母母舰舰队需要在6300公里的航程中,不被美军侦察到,已经非常困难。其次,到达了珍珠港附近,如果美军陆基飞机、军舰、和岸基防空系统发挥作用,日本海军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攻击目的,而且损失巨大。第三,如果美军的航母在珍珠港,则日军的航母舰队可能被反伏击。侥幸的是,美军防守十分疏忽,不但人员大部分不在战斗岗位值班,而且舰船上大部分人在休假,甚至日军飞机被美军雷达站发现时,值班军官误判为己方飞机,而没有及时报警。等到日军机群飞行到珍珠港上空投弹时,美军才知道遭受攻击。所以,日军偷袭珍珠港之所以战术成功,里面有非常大的运气成分,是战术上的侥幸胜利。在决心偷袭珍珠港前,日本派了间谍以游客身份,住在珍珠港附近,观察和记录珍珠港的舰艇情况和变化,但这个情报掌握不准确、不全面。一是没有掌握美军航空母舰的撤离去向,到底为什么撤离?撤离去哪里了?二是没有掌握珍珠港的油库、弹药库、修理厂的具体位
置和情况。正是由于情报不准,使联合舰队司令官南云忠下了错误的决心。一是首批攻击机群,主要是零式战斗机为主,准备对付美军的航母舰载机和防空系统。二是在两波次轰炸攻击后,南云忠担心美军航母舰队反击,匆匆撤军。而空中攻击指挥员渊田美津雄要求发动第三波攻击,被南云忠否决。三是没有攻击珍珠港的油库、弹药库和修理船坞。当时珍珠港有450万吨的重油油库,如果被袭击,则珍珠港几年内都无法重建恢复。情报不准的根本原因,是日军高层的作战思想有误区,体现了日本高层指挥员一贯具有“重视攻击而轻视防御,重视前线而轻视后方”的思想缺陷。所以在情报侦察指导时,突出的重点只是珍珠港的舰艇活动情况,而缺乏对珍珠港其他方面的情报收集。日本偷袭珍珠港时,指挥员的决心不明确。山本五十六决心偷袭,但偷袭到什么程度,达成什么目标,却没有明确的决心。南云忠作为一线的联合舰队指挥员,没有根据珍珠港的实际情况,下正确的决心。空中攻击指挥员渊田美津雄在攻击一线指挥时,由于通信设备的落后,无法指挥大机群作战,日机基本各自攻击目标,导致攻击有遗漏、效果差,最后发动第三波攻击时,飞机需要加油装弹,攻击时间大大推迟,很可能被隐匿的美军航空母舰反击,南云忠决心匆匆撤退。4.日本舰队指挥员南云忠指挥失误,也为中途岛海战失败埋下伏笔。日本舰队指挥员南云忠,从其阅历看,是水雷战专家,担任过驱逐舰、巡洋舰和战列舰舰长,和日本海军大学校长,在珍珠港事件前,1941年4月10日担任第一航空舰队司令长官,1941年12月7日就开始指挥联合舰队袭击珍珠港。从南云忠的阅历看,他不但熟悉航空母舰时间短,而且对航空母舰作战的规律缺乏了解。所以在实战中,日军的飞机各自为战,难以发挥航母的作战威力。中途岛之战中,日军的飞机作战更无章法,一时换炸弹,一时换鱼雷,炸弹和鱼雷都堆放在甲板上,被美军击中后爆炸,导致日军四艘航母被击沉。中途岛海战,彻底证明了南云忠的指挥失误,不具备指挥航母集群作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