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王传福:幼年父母双亡,嫂子卖嫁妆交学费,如今身价百亿报恩
2017年11月,央视节目《开讲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来宾,他曾是中国富豪榜的第一名,可他之前一直十分低调,很少出现在采访节目里,而这次他在节目中分享了他令人意外的励志故事。
他在舞台上侃侃而谈,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显然他就是一位天生的领导者。从他分享的经历来看,他最要感谢的女人不是他的母亲,也不是他的妻子,而是他的嫂子。
这位来宾到底是谁?他到底有着怎样特殊的故事?为什么说他的成功要感谢他的嫂子呢?
自幼受尽生活苦难,咬牙攀登求学巅峰
这位来宾叫做王传福,也许听到他的名字并不熟悉,但他优秀的履历绝对令人称赞不已。1995年,他创立比亚迪公司,2009年登上胡润中国富豪榜排行第一,曾一手打破日本垄断的手机电池市场,被人称为“电池大王”,并顺利从电池行业转到汽车行业。而他成功之路的开始谁能想到是出自于安徽的一个小瓦房里呢?
1966年,王传福出生在安徽的一个木匠家中,虽说父亲有技术,还能挣一些钱,但那个年代的家庭人口都很多,王传福家也不例外。他们家有十口人,家中有8个兄弟姐妹,王传福有5个姐姐一个妹妹,家里只有他与哥哥王传方是男子汉,这样众多的家庭人口,别说在过去,就连现在养活这么多人都十分艰难,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但王传福的父母还是会竭尽所能地关心爱护他们,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快乐无忧的童年,可这样幸福的日子在王传福13岁那年戛然而止。
父亲不幸得了癌症,就算是拼尽全力与病魔抗衡却依旧没有改变离世的结局,这一个大家庭一下子就失去了主心骨,除了悲痛欲绝外,一家人不知道如何将生活进行到底。
王传福从这个时候就变了一个人,他不再开朗不再爱笑,他变得沉默,变得内向,甚至邻居们都说他像极了一个小哑巴。此时的王传福与哥哥王传方还面临着一个选择:那就是家中只能有一个人上学。听到这样的话,哥哥王传方毫不犹豫地就放弃了学业,将求学的机会让给了王传福。
王传福深知只有勤奋才能改变命运,苦学才能走出实路,因此他一刻都不敢懈怠。每次期末的满分成绩成为了这个少年最快乐的时光,当母亲与哥哥称赞自己的学业时,王传福才觉得自己也在为家庭拼搏着。
可好景不长,15岁那年,母亲因为身体太过劳累,加上心中有所苦闷,双重压力下母亲也撒手人寰。得知这一消息时,王传福正在进行初中升学考试,可即便是他放弃了剩下的两门考试,立马奔回了家中,也没有赶上母亲的最后一面。
短短两年,挚爱双亲纷纷离开人世,王传福和哥哥王传方怎么样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王传福甚至一度想要辍学,可哥哥首先冷静了下来,狠狠地训斥了王传福一番:如果连你都放弃学业,咱们这个家庭还有什么出路?哥哥的一番话点醒了王传福,是的,自己必须拼命学习,要为自己要为哥哥,更要为天上的父母和这个破败的家庭。
家中迎来新的人员,多年刻苦终有回报
从那之后,王传福变得更加独立,他也更加拼命地学习,只为了有朝一日能让哥哥的压力有所缓解。他明白哥哥的付出有多么辛苦,自己无以回报,只有学有所成才是最好的报答。
因为初中升学考试有两门缺考的原因,王传福选择了复读,他在心中暗暗发誓,这次他一定要考上本地最好的高中。他课上跟着老师积极回答问题,不分散一点注意力,下课依旧冥思苦想,探寻学习的奥秘,一天只睡几个小时,剩下的时间都用来学习。
皇天不负有心人,王传福考上了县里的高中,也是这个时候,让王传福感谢一生的女人出现了,这个人就是王传福的大嫂张菊秀。
张菊秀和普通的农村女人一样,没有什么文化,但是朴实本分,只想把家庭经营好,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当张菊秀要嫁给王传福的哥哥王传方时,她的娘家人是反对的。毕竟王家穷得叮当响,还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弟弟,他们兄弟俩都自顾不暇,嫁过去哪有什么好日子啊?可张菊秀丝毫没有嫌弃,她毅然决然地踏进了这个家,与哥哥王传方一起,为王传福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
上了高中的王传福要在学校寄宿,一周才能回家一趟,这每次回家都成了王传福最不好意思的时候,因为每回都要向嫂子要下周的生活费。
有一次,嫂子翻遍家里的抽屉都没有凑够,她只能带着王传福挨家挨户地去借钱,一家借不来就去下一家,最后才将一张皱巴巴的毛票交到了王传福的手里。看着嫂子为了自己低声下气地求人,王传福心里不是滋味,他强忍住泪水回到学校,化泪水为学习的动力,多年后王传福的老师还对他记忆深刻,说王传福是自己教过的最努力的学生。
深知自己背负了多少期望的王传福不敢停下求学的脚步,1983年,王传福被中南矿冶学院录取,也就是如今的中南大学。那个时期的大学生极为珍贵,一个地方也没有多少,寒门学子苦读多年,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但他小有成就的背后是哥哥嫂子辛勤的付出,为了照顾他更加方便,哥哥嫂子在王传福上大学的地方开了一个小店,全力以赴支持王传福的学业。上大学的学费也是嫂子帮忙凑的,甚至直接卖掉了自己的嫁妆——一对金耳环。卖掉金耳环这件事,王传福至今都刻骨铭心。
王传福除了学习之外,其余的时间也都帮哥哥嫂子在店里干活,大学四年,明明班级活动那么多,但王传福竟一次都没去过。
四年后,王传福被顺利保研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专门从事电池方面的研究,毕业时还被学校留校任教,工作的第二年就被提拔为当时最年轻的副主任,随后又成为了主任、副教授,可谓前途一片光明。
1993年,王传福被派往深圳筹建分公司,当时的深圳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创业财富的传奇故事遍地皆是,深圳走在了开放的最前沿,那里的人用着大哥大,迈着新步伐,正在向国际潮流追赶。
王传福对此十分感兴趣,也想在这里一展身手,于是他便萌生了辞职创业的想法。
大胆尝试破釜沉舟,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当王传福将这个大胆的想法分享给哥哥嫂子时,一贯支持他的两个人却提出了反对。其实哥哥王传方和嫂子张菊秀也是为了王传福好,此时的王传福可谓是有了铁饭碗,只要他好好干,就不会失业。
从家里的贫苦困境到如今终于供出了一个大学生,这其中的滋味,只有哥哥嫂子明白。也许王传福是一时的冲动,可他的尝试也不一定就是成功,如果创业失败,那现在的工作也没有了,到时候一家人的生活又该变成什么样呢?
王传福自然也明白他们的想法,他耐心地向二人解释,告诉他们,自己选择的行业是朝阳产业,自己也是考察了很久,不会冲动做决定,请求哥哥嫂子能够支持自己。在王传福一番劝说之下,哥哥嫂子也转变立场关掉店铺,追随王传福创业,为王传福加油打气。
没有了后顾之忧的王传福,1995年就辞去了工作,然后向自己的表哥吕向阳借了250万元,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而此时,他所选择的行业就是手机电池的生产,他将自己的公司叫做比亚迪科技公司,谁也不会想到此时的小作坊,日后将震惊全世界。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大家一起打地铺,吃盒饭,嫂子和哥哥心疼王传福,不要他一分钱,还为了王传福身兼数职,不仅做流水线上的工人,还做后勤做保安,为王传福看好工厂,守好产品。
经过五年的艰难打拼,2000年,王传福研制出的手机电池可以充电3000次,在全世界都在用日本生产的手机电池时,他的电池横空出世,在性价比最高的影响下,打破了日本电池垄断市场的现状,年利润达到5000万元。
王传福知道,如果没有自己的哥哥和嫂子,自己怎么会有如今的这一天呢?现在自己有了能力,就是回报哥哥和嫂子的时候。没多久,王传福就提出让哥哥嫂子做高层,分股份的想法,可他们两个直接拒绝了,还要求继续留在一线工作,王传福深受感动。
2003年,王传福敏锐的眼光又盯上了汽车这个行业,隔行如隔山,外界人嘲笑王传福:“一个做电池的能做出什么汽车?”但王传福丝毫不理会这些闲言碎语,他苦苦钻研核心技术,吸收模仿产业链条,作出了销量突破百万的优秀成绩。
他将中文按键运用在车中,即便是有些人说他土,也丝毫没有改变他的想法,他似乎对中文有一种特殊的执念。后来人们才知道,他坚持运用中文的原因,就是想为国家争一口气。在王传福看来,自己已经早已摆脱了贫困的处境,现在的创业和挣钱就是为了骨气二字。
在《开讲啦》节目当中,王传福也说道:“我们中国人应该为自己赚取尊严,我们也能做出自己的核心技术,我们的中国企业也会变得更加强大。”
如今的王传福,依然不改朴实本色,吃粗茶淡饭,不讲究名牌穿衣,而他对哥哥嫂子之间的感谢,会用他的一生去书写。如今两家住在对门,那套豪宅正是王传福送给哥哥嫂子的礼物。在他的照顾下,哥哥嫂子生活富足。凭借不断地学习和努力,哥哥嫂子也逐步成为公司的高层。
结语
从饱受困苦到身家百亿,王传福的成功之路走得并不顺利,但有了哥哥嫂子的陪伴让挫折也变得温暖。王传福的涌泉相报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他的为国正气也让人们看到了企业家的爱国情怀,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尊敬,这样的人更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