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接连被斩首,伊朗还在求和,怂了吗?
作者: 虚声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以色列军方发言人纳达夫·肖沙尼在社交平台上宣布,“哈桑·纳斯鲁拉已身亡”。
哈桑·纳斯鲁拉,真主党一号人物,就像是哈尼亚之于哈马斯。
战场上的事儿虚虚实实。之前舆论界还在流传真主党向以色列发射弹道导弹,给人感觉真主党已经非常强大。突然间弄出一个真主党领导人被斩杀的消息,确实冲击力挺大。
这个消息真实么?与黎巴嫩真主党关系密切的消息人士称,其自本周五(27日)晚起与纳斯鲁拉失去联系。
事件大致是这样的:
9月27日傍晚,以色列空袭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以色列军方宣布,以军当天空袭了黎巴嫩真主党总部。以色列和美国媒体都报道说,袭击目标正是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本人。
此前曾有伊朗媒体在空袭发生后发消息称确认“纳斯鲁拉安全”,但随即撤回相关新闻稿。另有消息称,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就纳斯鲁拉遇袭事件在家召开紧急会议。
根据现在舆论界传出来的消息,纳斯鲁拉大概率已经遇袭,但是否丧命,并没有最终确定。如果纳斯鲁拉没死,那么后面将会对以色列展开反击。
以色列对真主党示强之后,随即出动F-35战斗机斩首了真主党二号人物阿基勒,以及真主党精锐部队“拉德万”的领导层。这次如果纳斯鲁拉丧命,对以色列是一个大利好,对伊朗和真主党是巨大打击。以色列尚未出动地面部队,真主党精英接连丧命,这绝对不是好兆头。
在中东,之前能对以色列有所制约的便是什叶派抵抗之弧:伊朗是核心,真主党、哈马斯、胡赛、伊民武是辅助。这其中,当属真主党纸面战斗力最强。之前真主党和以色列的战斗中,也曾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是这次以色列下定决心之后,真主党的损失前所未有地惨重。如果真主党被打碎,那么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以色列在中东将失去制约。
从哈尼亚到阿基勒,再到纳斯鲁拉,反以色列的武装领导人接二连三被斩首,这说明了:
1、反以色列武装(哈马斯、真主党等)和以色列之间实力差距巨大。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武器方面,也体现在组织能力上。以色列在中东,人数占绝对劣势,领土面积占绝对劣势,地缘环境占绝对劣势,但每次中东战争中都占据绝对主动,这可不仅仅是武器先进这一个维度可以解释的。几年前,沙特带着阿拉伯兄弟去打也门胡塞武装,清一色的美式装备,理论上可以碾压胡塞武装。结果几年打下来,差点把美国装备打成假冒伪劣产品。
2、反以色列武装之间一盘散沙。首先在反以色列方面,哈马斯和胡塞武装没有形成有效配合。之前几个月,以色列集中精力打哈马斯,胡塞武装也就是从背部骚扰了一下。现在以色列把哈马斯打得战斗力大减,又掉过头对付真主党。他们相当于逐个被击破。
3、反以武装内部被渗透严重。组织领导接连被以色列清除,要说这是巧合,鬼都不信。只有一种解释,有人出卖情报给以色列。反以武装战斗力本来就不如以色列,再有内鬼配合,仗还怎么打?根本就没法打。
作为抵抗之弧的大哥伊朗在干什么?
前不久,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伊朗首都被以色列定点清除。这相当于大耳瓜子直接扇到了伊朗脸上。地球村都在等伊朗反击,伊朗也说自己要反击,结果说着说着就没声音了。这次真主党损失惨重,伊朗会有所反应么?很多人认为,伊朗只会打嘴炮。
说起来挺荒诞的,伊朗现在正在向西方抛橄榄枝,求和。
9月23日,第79届联大的一般性辩论阶段,多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别代表正齐聚纽约联合国总部,就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表达各自立场并提出解决方案。其中比较引入注目的参与者之一,是7月刚上任的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
佩泽希齐扬的讲话分成几个部分:
第一,对于中东局势,佩泽希齐扬呼吁加沙地带立即实现停火,强调这是国际社会发展与和平的前提。这种表态只是一般性态度,因为包括联合国五大善人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这么表态的。
第二,关于乌克兰战争,佩泽希齐扬表示,伊朗并不认可俄军对乌克兰的侵略,而且伊朗一直希望与西方国家坐下来谈判来解决乌克兰危机。对于伊朗涉嫌向俄罗斯提供导弹一事,他保证在他的任期内,伊朗绝没有向俄军提供过导弹,一切都是外界的捕风捉影。这个讲话态度,在舆论层面说明,伊朗已经站在了西方阵营,被认为是对俄罗斯的“背刺”。这个态度,很明显是在向西方示好。
第三,希望和西方友好谈判。佩泽希齐扬对伊核协议作出最新表态:重申伊朗无意制造核武器,愿意就恢复履行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继续进行谈判。他还呼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停止单边制裁。伊朗外长阿拉格希也在社交媒体上说:“我们准备好了。如果其他各方也准备好了,在这次行程中我们就能再次开始对话。”
伊朗的这个态度,被舆论界解读为是在向西方“求和”。
一方面是小兄弟哈马斯和真主党接连遭受打击,另一方面是大哥在向西方示好,这让舆论界认为伊朗很怂。
有一说一,伊朗的这个表现,真的很怂。
但伊朗的这个表现,并不意外。
不要说哈尼亚或纳斯鲁拉,就是当初苏莱曼尼被美军袭杀,伊朗其实也没有做出实质性反击动作,只是简单地向美军基地扔几枚炸弹了事。后来首席核科学家法克里扎德被定点清除,伊朗甚至都没有做出什么反应。
伊朗这么怂的原因有四个:
其一,伊朗内部从精英到平民,亲美派还是很强大。伊朗精英阶层中,很多家属在西方,也有不少存款在西方。在伊朗亲美派的认知中,想发展经济必须和西方搞好关系。伊朗内部强硬派苏莱曼尼、莱希相继殒命,外部的小兄弟哈马斯、真主党接连遭遇沉重打击,妥协派却完好无损。如此一来,亲西方势力越来越强,反西方势力越来越弱。
其二,伊朗内部的教士集团已经习惯了富贵的生活。毫无疑问,伊斯兰革命那会儿,教士集团是核心。但是掌权几十年之后,他们已经如同沙特的王爷们一样,不想打打杀杀了。与富足的生活相比,丢点面子,损失点小弟,都不算啥。
其三,哈梅内伊年事已高,接班人海没有最终确定。这种时间档口,各派都不想对外树敌。所以以色列看准了这个机遇,肆无忌惮地动手。
其四,伊朗也有一盘棋。现在伊朗和东方关系不错,又借助东方力量和沙特实现了和解,如果再与西方和解成功,单凭伊朗的能源,就可能一飞冲天。面对这样潜在的泼天富贵,伊朗当然要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从这个角度来说,看起来很怂的伊朗,其实也很聪明。但是伊朗似乎没有弄明白,单凭伊朗,很难扮演东西方通吃的角色。
伊朗,醒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