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撒哈拉沙漠发洪水了,造成1460人死亡!

作者 :正文注明 2024-11-01 09:53:49 围观 : 评论

原创: 一棵青木
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
已获转载授权

撒哈拉大沙漠,世界最大沙漠,知名的酷热干旱地区。
今年9月,撒哈拉大沙漠连续降下暴雨,产生了大量洪灾,根据联合国统计的数据,甚至在撒哈拉沙漠周边多个国家共造成了1460人死亡。
如果不是央视报道说这个数据是联合国统计的,我是真不敢相信洪水能在撒哈拉沙漠里一个月不到淹死一千多人。
因为降雨过多,撒哈拉沙漠里出现了大量星罗棋布的小湖泊,很多地方出现了水从沙丘里源源不断冒出来的奇景。
在撒哈拉沙漠里卖雨伞这种事在以前是一个开玩笑的段子,但如今这事成了现实。
撒哈拉沙漠突降暴雨,宏观上来说是因为气候变暖的原因,但这个气候变暖并不是单纯的升温,在部分地区甚至可能表现为降温。
因为气候变暖会大幅影响全球气候的本质,是因为温度升高后会导致海洋蒸发的水汽变多,同时会大幅增强大气环流的能量,让大气环流有能力进入到以前进不去的地区,造成罕见的天气现象。
大气环流能量增强后,水汽突破了屏障抵达了撒哈拉沙漠,最终造成了暴雨。
但实际上增强的大气环流能量还可以造成低温,比如酷热的撒哈拉沙漠在2022年的气温就曾经跌破零度,并下起了雪。
图片
撒哈拉沙漠的骆驼们,这辈子第一次见到雪,出现了骆驼和大雪同框的奇景。
图片
根据科学家的介绍,撒哈拉沙漠出现这样的奇异气候主要是因为原本在非洲中部稳定存在的热带辐合带出现了异常北移,打破了副热带高压带对撒哈拉沙漠的压制。
这仅仅是全球气候刚开始变暖而已,根据联合国宣布的数据,到本世纪末的时候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个3摄氏度。
图片
热3摄氏度怎么就是“灾难性”的呢?不就气温高3度吗,有啥了不起的。
因为联合国说的是地球平均气温高3度,不是你夏天的最高气温高3度。
目前全球的平均温度为15摄氏度,如果高3度那就是全球气温平均18摄氏度,很高,但实际感受还会高上一大截。
这两年仅仅是升温的开始就出现了如此之多的异常气候,等80年之后地球气温真升高了3摄氏度,到时候整个地球和如今相比可能都大不一样。
全球气候变暖并不是单纯的全球平均都升温几度,而是全球气候变暖会大幅改变如今的大气环流,从而改变很多地方的气候。
这些气候的改变并不一定是纯负面的,比如说原本受到层层阻碍无法得到水汽的干旱地区,在大气环流能量增强后获得了来源于海洋的水蒸气,从而降雨量暴增。
中国的降雨带就出现了明显的北移,原本干旱少雨的北方出现了明显的降雨增多。
就比如说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这个地方极其干旱少雨,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但曾经孕育出灿烂的文明,留下了很多建筑和证据。
图片
就以埃及为例,埃及数千年前留下的这些建筑,无论怎么建造出来的,至少需要一个庞大的人口基数才能建造出来,数千年的埃及气候绝对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干旱少雨。
图片
如今地球气温开始回升,撒哈拉沙漠地带的降雨量马上就开始增加,如果这样的升温持续个数千年,那撒哈拉沙漠可能就会不复存在。
这是气候变暖对一些气候恶劣地区的正面作用,因为气候变暖会对地球现有的气候格局造成剧烈变化,所以对大多数气候恶劣地区都是利好,因为这些地区已经足够恶劣没办法再差了,完全不适宜人类居住,所以只要改变现状,大多数时候都是向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去改变。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气候适宜,有利于人类居住的地区。
如果地球气候出现剧烈变化,把现状改变了,那大多数时候这些地区都会向着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地方去改变,因为以前太适宜人类了。
因此如今地球上的富裕地区、人口稠密地区,大部分都会因地球升温这一现象带来损失和困扰。
尤其是气候极度宜人的欧洲地区,所以欧洲最反对全球变暖。
如果不想全球变暖,那就要多使用光伏发电,多使用新能源汽车,多减少碳排放,否则就只能看着欧洲变得越来越不适宜人类居住。
你说对吧老欧,只是爆点金币就能保护自己的家园,这很划算啊。
当然有一说一,即便人类把碳排放减少到了零,依然无法阻挡地球变暖,顶多只能减缓地球变暖的速度。
因为地球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整个地球的气候和温度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千年一小变,万年一大变,甚至还有以百万年为周期的超大变。
当前地球的平均温度为15摄氏度,但根据地质资料和化石证据,在人类完全没有碳排放的远古时代,地球温度远高于如今。
在过去的4.85亿年时间里,整个地球的平均温度为24摄氏度,最高平均温度为36摄氏度,最低平均温度为11摄氏度。
如今的地球,在过去5亿年的历史中不仅算低温周期,甚至还算低温周期里的低谷,属于最冷的时候,这都还没把5亿年前的那些恐怖高温时期拿出来算,只考虑最近5亿年的气温变化。
图片
地球平均温度36度是个什么概念?
注意这个是平均温度,全球平均且是全年平均,你和马云的收入平均那种概念。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年时间里有最少半年每天气温都在50度以上乃至于更高,夏季极限最高温突破到60~70度,全球的全年平均气温才有可能拉到36度。
那绝对是一个和如今地球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根据历史数据资料,整个地球已经进入升温大周期,再过5000万年左右,地球平均气温就会回升到30度以上,这个趋势不可阻挡,即便人类碳排放为零也不行。
但那是5000万年时间,太远了,100年对人类来说都很久了,因为碳排放地球的平均温度在百年周期里上升3摄氏度,这个速度太快了,人类目前节能减排争取的就是这个升温速度慢一点。
不管气温升高还是降低,都会对地球气候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大幅改变无数人类的命运。
比如说黄河,因为气温的不断降低,大气环流的能量越来越低,当水汽没有能量输送到黄土高原之后,那里的植物生长就越来越困难,最终导致植被稀疏。
然后黄河里面的沙就越来越多,同时水流速度也越来越慢,这导致无数泥沙在下游河道不断的沉积,每年都是以亿吨为单位进行沉积,然后年复一年。
泥沙沉积的数量足够多之后,河道就消失了,黄河水就没了约束。
1194年,黄河改道,夺淮入海,黄河水直接跑到淮河的河道里入海了。
这一现象给中国北方造成了惨重的灾难,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发展。
夺淮入海四个字的背后,是无数的人命,死人无数。
黄河改道的那一年爆发了超特大水灾,肯定是死人无数,但夺淮入海后并不代表事情就算完了。
夺淮入海后,黄河携带的无数泥沙迅速沉积在了自己经过的所有河道,导致无数支流和湖泊被淤浅或被荒废,整个淮河水系被彻底破坏。
泥沙把这条河道填平了,就溢出来四处蔓延,找到一条新河道后就重新入海,然后重复这一循环。
夺淮后的黄河水变成了多条分支,然后不断的变化河道,修堤坝都修不过来,溃坝洪灾从此成了淮河水域的家常便饭。
数百年的时间,已经数不清淮河水系爆发过多少次水灾,也数不清因此死了多少人。
你只需要知道的是,如今的淮河水系和数百年前的淮河水系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古淮河水系几乎所有的河道全部被改了道,然后江苏一带如今的沿海地区其实800年前全是海洋,是黄河泥沙硬生生在江苏海边沉积出来的陆地,距离为百公里以上。
图片
不要觉得自己白赚了不少土地,你应该想一下能造出百公里长陆地代表的泥沙量到底是多少,这么多的泥沙在数百年里造成的淮河水系频繁改道,到底会死多少人。
1855年,河南兰阳古铜瓦厢的黄河大堤决口,爆发超特大水灾,生灵涂炭。
这次大决口之后,黄河又改了河道,从山东利津入海,自此持续了661年的夺淮入海结束。
黄河改道这四个字,在史书上可能就只是四个字,但放在现实里每出现一次都能代表无数条人命。
就算是我们如今已经把黄河水治理的如此清澈,泥沙量大减,黄河入海口每年也都会向渤海推进390米,增加约25~30平方公里的陆地。
图片
不要觉得这是凭空赚地,我们不缺那点地。
看看历史上黄河的主河道到底变过多少次,古河道到底有多少条,你就知道黄河泥沙的可怕性,如果不治好黄河泥沙,那黄河的移动范围是上到河北,下到江苏,这里面的每一处都可能被黄河淹成黄泛区。
图片
今天的江苏人可能觉得黄河离自己很远,自己是吃淮河水长大的,但实际上你们的海岸线往内数一百公里,那都是黄河泥沙堆积出来的陆地。
虽然有很多额外的土地可以用,但我想这种事肯定没人想再经历一次。
因此治理黄河是中国的头等大事,但历朝历代就没人能解决黄河问题。
1952年,新中国刚刚建立,朝鲜战争还在打,毛主席就指示新中国的水利专家,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里面全是为新中国奠基的核心项目,其中一个就是三门峡水利枢纽,专门为了解决黄河问题设计的水利设施。
耗资达到了惊人的40亿元,1950年代的40亿元,在当时可以建造40个武汉长江大桥。
这足以说明黄河水利问题的重要性。
因为经验的不足和现实的巨大困难性,三门峡水利枢纽并没有完全解决黄河问题,只能说发挥了一定功能。
1992年,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又为黄河而建,采用“束水攻沙”策略。
然后就是在黄河上游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然后就是气候变暖后黄河上游降雨量大增。
这一系列的组合拳下来,黄河水才终于变清澈了,下游的泥沙沉积现象才终于减缓了,并历史性的出现了下游河道开始下降的趋势。
就因为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降雨量不同,黄河就在千年时间里造成了大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到了新中国才算勉强控制住。
而在数千年前,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气候宜人,我们的先祖就是依靠黄河进行生存繁衍的,黄河的泥沙量并不是一直那么高,也并不是常伴水灾。
所以气候变暖这个事,并不是你花点钱开空调就能解决的,因为气候变暖的最大问题在于影响了大气环流,带来的终极影响就是改变了降水分布。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一切的基石。
改变降雨的分布就能改变河流的分布,改变河流的分布就能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格局分布。
没有任何水利设施的沙漠,甚至下点暴雨就洪灾,就能淹死人。
所以要应对全球变暖,人类国家还需要强大的基建能力,要随着气候的变化不断的修建新的水利设施。
在天地之威面前,人力是很渺小的,那些大江大河只要改道一次,站在滔天洪水面前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人力会这么渺小。
等数百万亩良田被淹成了黄泛区,你就会知道人力别说硬抗天地之威,如果没保护好自己那连吃饭都很困难。
所以我们无法改变地球,只能适应地球,只能随着地球的变化而不断的改变自己。
强大的基建能力和大量的水利工程,是人类能保证自己国家在剧烈改变的气候面前始终可以稳定运营的基础。
但目前人类最强的光伏技术在中国,最强的新能源技术在中国,最强的水利基建能力还是在中国。
所以面对气候剧变,我们是全球最不慌的那个国家。



相关文章

  • “外卖战”背后,东哥的“权力游戏”!
    “外卖战”背后,东哥的“权力游戏”!

    来源:圆方你怎么看啊微信ID:yflooklook012025年的春天,当刘强东身着骑手服亲自配送外卖的照片刷屏社交平台时候,当东哥有了新的一起吃火锅的“兄弟们”的时候,当京东举起了“替天行道”“为民除害”的大旗的时候。这场刷屏的“外卖战争”,早已超出了商业竞争的范畴。今天我们一起换个视角,去看看可能存在的一场关于权力重构的剧本:离京东决策层两年多的东哥,或许正以“对外战争”为名,重演着历史上君主收拢权柄的经典戏码。02翻开人类组织史,对外战争始终是重构内部秩序的最短路径 。拿破仑通过意大利远征将雅各宾派...

    2025-04-24 14:08:26
  • 聊聊国际油价!
    聊聊国际油价!

    作者:卡夫卡很忙来源: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这几天气温反复,一夜降个十来度,但你能说降温意味着冬天来了吗?气温反复,但整体的趋势还是逐渐升温,慢慢步入盛夏。天气如此,油价也会如此。别跟我说什么国际油价暴跌,什么美国破坏全球化,导致需求下滑。真正让全球原油需求下滑的是中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推广。看看最近五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就知道了。看出来了吗?中国原油进口量已经停止增长了。别跟我说什么OPEC+联合起来控制产量,笑死了,你们把产量控制下来了,美帝可没有,既然美帝不肯控制产量,那...

    2025-04-24 14:08:25
  • 那位西方大佬去世,让人想起一位东方大佬!
    那位西方大佬去世,让人想起一位东方大佬!

    作者: 虚声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已获授权转载舆论界,美国副总统万斯被调侃为“有毒”。因为他嘴巴毒,做事风格也激进。前几天出访意大利,又尝试着扯下几块欧洲的遮羞布。他此次意大利之行,之所以会成为舆论界焦点,并非是因为国事访问,而是见了一位大佬。4月20日复活节当天,万斯从意大利跨国到梵蒂冈,去会见了教皇方济各。就这件事本身而言,非常乏味。因为整个会见过程只持续了几分钟,刚好够摆造型拍照。随后万斯的车子又返回意大利。从意大利跨国去梵蒂冈,会见教皇,再从梵蒂冈返回意大利,万斯一共用了17分...

    2025-04-24 14:08:23
  • 马斯克熟读中国历史!
    马斯克熟读中国历史!

    作者:叶立华来源:求实处(ID:gh_a2f5eb6a8f0c)最近马斯克公开表态和特朗普的分歧,主要是因为看了点历史。 在特斯拉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说他希望看到更低的关税,但决定权在特朗普手中。 还有就是,从五月开始,他在特朗普政府“政府效率部”(DOGE)投入的时间将显著减少到每周用“一两天”处理政府事务。 当然马斯克还是表态了,说自己对特朗普的支持不会改变,尽管今年特斯拉股价下跌超过40%,他将继续支持特朗普总统通过DOGE来遏制浪费。 这段时间的马斯克从了政,遇到了攻讦,也有内阁的争吵,搞了...

    2025-04-24 14:08:19
  • 要把几件事放一起看,别错判川普真认怂!
    要把几件事放一起看,别错判川普真认怂!

    作者:肖仲华来源:肖仲华开讲(ID:xiaozhweixin)在川普公开要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辞职,并宣布对东南亚光伏板加征最高达3521%的天量关税后,美国再次迎来股债汇三杀以及美元指数大跌的惨象。面对这种惨象,川普公开说,“美元正在崩溃,很快将不再是世界标准,这是美国200年来最大的失败”,同时强调这是拜登政府造成的后果,也是美联储不作为的结果。然后,川普通过记者会回答了一系列问题,似乎又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一是宣称他不会对中国强硬,将降低对中国的关税。他不仅不提已经公布的245%关税税率,还说1...

    2025-04-24 14:08:18
  • 特朗普要降关税?这是他的更大阴谋!面对美国,中国死抓一点就能赢!
    特朗普要降关税?这是他的更大阴谋!面对美国,中国死抓一点就能赢!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特朗普要降关税?这是他的更大阴谋!特朗普真的要大幅降低对华关税了?谁说的?特朗普说的!据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谈到与中国的关税战时表示,我们与中国相处得不错,同中方谈判时不会采取强硬态度。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在特朗普发表这些言论后,美国股市应声大涨,道琼斯指数两天涨幅一度超过2200点。基于特朗普的这些言论,以及美国股市的表现,于是就有不少人有了乐观情绪,认为特朗普可能顶不住了要跪,他自己要主动...

    2025-04-24 14:08:16
  • 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俄国或许不愿停战!
    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俄国或许不愿停战!

    原创: 徐吉军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微信ID:hantangzhiku2025年4月2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如果俄罗斯首先同意全面停火,基辅准备与莫斯科直接谈判结束战争。这标志着乌克兰对战争形势的判断出现了重大转折。自俄乌战争2022年2月全面爆发以来,乌克兰一直拒绝与克里姆林宫进行任何直接对话。泽连斯基说,我们在复活节再次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减少空袭……如果俄罗斯人准备好完全停火,那么在完全停火之后,我们准备好与他们进行任何形式的谈判。荒谬的是,泽连斯基强调,乌克兰永远不会承认被占领...

    2025-04-24 14:08:12
  • 特朗普称美对华关税或将大幅下降,认怂的艺术!
    特朗普称美对华关税或将大幅下降,认怂的艺术!

    来源:大白话时事微信号:xhdb66从4月7日开始,持续升级的贸易战,以及特朗普近期说要撤换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言论,让美国金融市场持续经历股债汇三杀,这给特朗普带来巨大压力。于是,昨天特朗普开始认怂。(1)认怂的艺术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4月22日,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对记者说,“145%关税是非常高的。不会有那么高的……它将大幅下降,但不会是零。”此外,据美联社报道,4月22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一次闭门会议上表示,与中国的持续关税对抗是不可持续的,他预计中美贸易战将出现降级。他还提到,目前两国谈判...

    2025-04-24 14:08:10
  • 特朗普“认怂”了?
    特朗普“认怂”了?

    原创: 顾子明本文授权转载至微信公众号:顾子明说在引发了本周一美国的债股汇三杀后,万税帝君似乎终于“怂”。当地时间本周二,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表示,在关税谈判期间他不会对中国采取 “强硬手段”,并“乐观”认为能够“相当迅速地”与之达成一项协议,“大幅下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145%巨额关税。在被问到是否会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时,特朗普否认说:“不,我不会说‘我要对中方强硬’。我们会以非常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友好相待,然后我们拭目以待会发生什么。”与此同时,鸽派代表的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在当...

    2025-04-24 14:08:08
  • 打都不怕,怕和你谈?
    打都不怕,怕和你谈?

    作者:叶立华来源:求实处(ID:gh_a2f5eb6a8f0c)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记者称,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 美财长贝森特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 关税加了这么久,特朗普现在觉得有点高了,想要降低关税,但是说不会降低到零,贝森特也说不想和中国脱钩,前倨后恭的样子实在是给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丢人,大有把美国信誉当非洲国家来玩的态度。 但是我们不能被这两人虚情假意的表态蒙蔽,他们所谓可以谈,一...

    2025-04-24 1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