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脖子,我们也可以!
来源公众号:言他君
一件很小但意义很大的事。
富士康向印度的产业转移,被叫停了。人员不能再去,已经去了的择期回国,设备不准运过去,已经启运到途中的,原地调头。
表面上,叫停是针对大陆员工的,鸿海还可以派台湾的员工、运台湾的设备过去,但因其主体在大陆,在台湾的技术人员少得多,只有几百人,维持老巢的运转已显勉强,根本填不上窟窿。
而很多相关设备,大陆是竞争力最强的。别的地方要么买不到,要么价格感人。技术人员不足、设备成本提升,事实上就要被卡脖子。
卡脖子不是帝国的专利,帝国可以卡,我们也可以,所谓寇可往,吾亦可往。
在郭老板的认知里,是他给了大陆饭吃。他来大陆投资,约等于做慈善,大善人。然而,如果剥离大陆的子公司,光看台湾的母公司,就知道真相如何。
鸿海70万人,在台湾的不到1%,超过90%在大陆,另有不到10%在南亚、东南亚等各个区域。郭台铭能有今天,少不了大陆的配合。
富士康在大陆任何地方投资,“三通一平”、各种税费优惠减免都是基本操作,政府上下集体出动,帮富士康招工更是不在话下。
凡此种种,方才成就了郭台铭的今天。可以说,就营商环境而言,大陆已是世界一流。当然,很多人是不信的,包括郭老板也不信。
于是跑去印度、美国等地投资,被坑了一次又一次。说好的巨额补贴随时可以取消,理由是不需要的,连基本的水电都得自己负责。
至于各种罚款,更是家常便饭。
在中国拎包入住惯了,就天真地相信,全世界每个政府都会让你拎包入住,于是拎包入住没什么大不了的,属于惯常操作罢了。
殊不知,人家可没义务保证。
没有大陆,鸿海不可能有庞大的规模,时至今日,台湾总部不到7000人就是明证,7000人可以让郭老板成为富豪,却绝无可能成为大富豪。
你带来就业,我成就更好的你,这是互利关系。
只不过,郭老板是不承认的,总觉得是过来投资,等于赏饭给大陆吃,毕竟是大老板,人太成功脑子就容易发热,思想会变得狂妄。
于是就积极配合产业转移,试图以此为要挟,在大陆获得更优渥的条件。如果大陆不给,一定是要挟得不够,有必要加大力度。
整个“果链”中,郭老板是最积极转移的,别家多少还会拖一下,找个理由,郭老板则生怕赶不上,其主动性超过任何内外企。
经济上要挟还则罢了,政治上也喜欢嘴贱,你以为他是一时的口误,实际是心里话。对此,我们长期以来并未反击,或者说,碍于多年的合作关系,希望他能自行领悟。
处理相当佛系。
不过事实证明,领悟是不可能的,只会变本加厉,毕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主动领悟没有必要,于是就有必要给一些压力。
既然郭老板听不懂佛法,贫僧也略懂一些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