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终于在做人和做狗之间选择了作死!
来源:观雨大神经
第一节·“众望所归”
很多年前,在中文互联网上出现过一头流量很大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
因其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挑衅中国主权等行为,喜提中国网民的大量恶搞,一度还引发过日本官方的不满。

而如今......他的儿子长大了。
小泉进次郎,小泉纯一郎次子,今年44岁,日本政治门阀小泉家族的政治继承人。

他是集背景与相貌于一身的拼爹王者,日本政坛精英中的精英,一直以来都被日本人视为“自民党王子”、“早晚会当上首相的那种人”。
比你有背景的人还比你帅,这你受得的了吗。
其履历的光鲜程度自然也是无人能及:
27岁就当选日本众议院议员(2009年)、2020年任日本环境大臣、2025年任农林水产大臣。
首次当选议员的小泉进次郎:

这种人永远不会缺机会,而在今年,来了波特别大的。
自民党在7月20日的日本参议院选举中失败,席位未能过半,惨变“少数派”(注:现在日本的所有政党席位都不过半,都是“少数派)。
再加上去年10月的众议院选举自民党也惨遭失败,现在自民党对参众两院都失去了控制力,成为了“跛脚的执政党”。

这是自民党1955年成立以来的第一次。
作为纪录打破者,时任党总裁石破茂自然压力山大。

不过平心而论,这口锅并不能全部甩到石破茂身上,毕竟他是去年10月份才上的任。
在那之前,他的前任岸田文雄就已经成功通过“黑金丑闻”把内阁的支持率干到了20%多的历史级低位。
石破茂在任上虽然谈不上力挽狂澜,但好歹是把支持率拉回到了40%多的水平。
但这并没有什么用,7月份参议院席位失守后,自民党内部要求石破茂下台的声音就越来越大了。
为什么自民党对石破茂这么苛刻呢?
就日本这艘眼瞅要沉没的破船,还指望能有人带它起飞不成?

其实局面走到这一步,主要还是石破茂自己的原因:
他是个“非主流”,不属于任何一个派阀势力,背后没人。
“派阀政治”是日本政坛特有的现象。
所谓“派阀”,就是自民党内部的各种派系团体。
玩政治拉帮结派本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但自民党抽象就抽象在这些派阀居然都有公开的官方组织。
比如安倍派的清和会、岸田派的宏池会...主打的就是一个明目张胆。

目前自民党影响比较大的派阀有6个,分别是:
安倍派、二阶派、岸田派、森山派、茂木派、麻生派。
不过除麻生派以外,另外5派的官方组织都已经在2024年因黑金丑闻被解散了。
当然,这只是走个形式,实际上的派阀结构依然存在。
所以像石破茂这种非主流老哥,顶完雷就可以滚蛋了,位置还是得给咱派阀的人留着。
9月6日,两个自民党大佬夜见石破茂,劝他辞职。
这两个大佬就是前首相菅义伟和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
其中菅义伟只聊了30分钟就匆匆离去,小泉进次郎则与石破茂长谈了两个小时。

小泉的意思很明显:
大哥,您就自己给自己一个体面吧,免得到时候被轰下台,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石破茂在这一晚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形势比人强”。于是在第二天,他正式宣布辞职。

5天后,小泉进次郎宣布参选自民党总裁。
虽然小泉表面上看也没有明确的派阀归属,但别忘了他爹是谁。

现实中在小泉进次郎的背后有多个派阀和大佬的支持,包括部分安倍派、岸田派等。
而和他竞争的有四人,分别是:
属于二阶派的前经济安保大臣小林鹰之、
属于茂木派的前自民党干事长茂木敏充、
属于岸田派的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
属于安倍派的前经济安保大臣高市早苗。

至此,事情正一步一步的往小泉设想的方向发展。
第二节·半路杀出个老太婆
10月4日,日本自民党新总裁选举开始。

第一轮投票过后,64岁的高市早苗排名第一,小泉进次郎排名第二。
不过因为没有人的票数过半,所以得票数前两位的候选人还要进行第二轮决赛轮的投票。
尽管小泉在第一轮的投票中只排到第二,但很多专家依然认为他稳了,甚至连日本的博彩公司也这么认为。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就跟自民党具体的选举规则有关了。
自民党选举的选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上层的议员和基层的地方党员。
其中有投票权的295个自民党国会议员一人一票,地方党员的票数则按比例折合成295票。
于是所有的票数加起来就是590票。
(注:因有议员辞职,所以实际投出的议员票只有294张)
小泉第一轮虽然排第二,但他的议员票多于高市(80 VS 64)。

也就是说他更受上层精英的青睐,而高市早苗更受基层党员的支持。
但地方党员的票也是票,凭什么说议员票更多的小泉就稳了呢?
因为到了第二轮决赛轮,投票规则就变了:
它大幅减少了地方票的份额。
在这一轮,地方票不再是按比例折合成295票,而是只给到47个地方党组织,总共只有47票。
而295个有投票权的自民党国会议员还是一人一票。
295VS47,地方票在这个时候就只是个摆设了。
说白了,最终能一锤定音的还是精英阶层,即各路派阀大佬们。

所以有多股派阀力量支持的“自民党王子”自然稳如老狗。
然而最终结果一出来,专家和博彩公司集体傻眼:
一开始不受精英阶层待见的高市早苗逆风翻盘,拿下了比小泉更多的议员票,在议员票和地方票上对小泉实现双杀,强势登顶新总裁之位。

这个老太婆到底是何方神圣?

第三节·奇行种
高市早苗在1993年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当选众议院议员;在1996年加入自民党并成为安倍晋三的门生。
之后高市早苗便在安倍手下担任过各种职务,是安倍的心腹之一。

她从2021年就开始参与自民党总裁竞选,并分别在2021年和2024年败给了岸田文雄和石破茂。
也算是个老选手了。
高市早苗屡战屡败并不奇怪,因为即使是站在自民党内部的角度上看,这个老太婆也是“过于极端”的存在。
按照自民党议员河野太郎的说法,高市早苗是党内的“最右翼”。
那她到底极端到什么程度呢?
她有一个身份:日本民间组织“日本会议”的成员。
该组织成立于1997年,成员4万人,是一个极右翼团体。

其目标是“改变基于东京审判、将历史问题视为根本问题的战后民族意识”,并要求修改日本宪法,尤其是修改“禁止日本维持常备军”的第九条。
值得一提的是,安倍晋三、石破茂、麻生太郎、菅义伟...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日本大佬也都是该组织的成员。
而跟这些前辈比起来,高市早苗堪称“青出于蓝胜于蓝”。
在历史问题上,高市早苗认为日本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被夸大”,并公开表示日本侵华战争是一场“为了安全而发动的战争”,还否认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
她曾多次以官方身份参拜靖国神社,甚至特别强调不要把战犯和其他人分开祭祀。

在外交上,高市早苗的对华态度极其强硬,不仅多次批评中国伤害日本经济、盗窃日本技术,还做出过包括窜访台湾在内的多项危害中国主权的行为。
在军事上,高市早苗坚定的支持修改“和平宪法”、把自卫队升级为正规军;同时她还要求增加国防开支、扩充军备和成立国家情报机构。
在经济上她继承“安倍经济学”,主张通过政府发债和投资来刺激经济。
相对而言,小泉进次郎虽然也属于右翼阵营,但行事风格远没这么夸张。
他强调的是“延续石破茂的精神”,翻译过来就是“右翼理想留心中,平时做事看情况”。
这也符合政客的基本特征:凡事留有余地。
而高市早苗则完全是个把油门焊死的主。
什么余地?老娘不需要。
根据她过往的主张,我们现在基本上可以总结出日本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大力印钞+大肆扩军。
这就很眼熟了。
前段时间特朗普要求日本把军费的GDP占比从1%出头提升到3.5%。

对于这个要求,其他日本政客都是小心翼翼的以2%为目标来表态,唯独高市早苗表态要全力配合。
更牛X的是,高市早苗居然还表示日本想拥核。
当然,她的这个“拥核”指的是和美国“共享”核武器。
也就是让美国在日本部署核武器。
这个操作不知道算不算倒反天罡,反正肯定是梦回招核。

不过话又说回来,高市早苗本人到底如何奇葩,其实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毕竟日本这个鬼地方也不小,人口也有那么1亿多,出现几头奇行种一点也不奇怪。

问题真正的关键在于:
这种奇葩在当下的日本社会居然同时获得了来自基层民众和上层精英的支持。
其支持力度之强,甚至掀翻了众望所归的贵胄之后。
或许有人会说:这只是自民党的内部选举,未必能代表日本的民意吧?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注意这么两点:
首先,不要忽视一个在日本执政了60多年的日本第一大政党的影响力。
其次,自民党之所以要改选总裁,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挽回他们在国会中的席位。
而国会议员是通过国民投票选出来的。
现在自民党宁可放弃“王子”也要选择高市早苗,说明他们打心底认为高市早苗更能赢得当下日本的民心。

而在把握日本民心这件事上,我相信日本执政党的精英们还是比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更专业的。
按日本法律,在执政党总裁选举尘埃落定后,就将进行首相指名选举。
届时各党派都会提名自己的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国会议员进行投票。
自民党虽然在议会中的席位已不足半数,但依然是议员数量最多的第一大党;再加上其他的在野党只是一盘散沙,所以高市早苗成为日本新首相几乎没有悬念。
当然,真正坐上大位的高市早苗还是会对现实有所顾虑。

比如说她现在就放弃了在靖国神社“秋季大祭”期间进行参拜的计划。
但无论如何,投向高市早苗的选票本身就说明了日本上下选择极端路线的决心。
如果未来高市早苗怂了,它们还会再换一个。
那么日本人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原因也很简单:
日本人是真的恨中国;
他们现在深陷困境之中,兜兜转转却只能看到一条“出路”...

第四节·系统性穷途末路
根据笹川日中友好基金在2024年的一份日本民意调查显示,日本人对中国(大陆)“无亲近感”的比例高达73.1%。

作为对比,对美国的这个数字为18.5%。
另外认为中日关系“良好”和“比较良好”的人数加起来只有3.3%;认为“不好”和“比较不好”的则超过了75%。

同时还有超过半数的日本人认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态度比以前更傲慢”,以及接近半数的日本人认为现在与中国的交往应该“保持在最低限度”。
站在我们的角度上看可能会觉得奇怪:
你们在历史上干了那么多缺德事,怎么现在还反过来记恨起我们来了?

其实原因也不复杂。
日本人里面有正确历史观的本来就没几个。
他们大多数人压根就不认为自己在历史上干过什么缺德事,所以在“记恨我们”这件事上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而现在他们之所以对我们怀恨在心,主要是因为现实的利益冲突。
在旧全球化体系下,中日两国处于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同一生态位:工业生产者。
而这就意味着直接竞争。

不过在几十年前这不是什么大矛盾,因为当时中国的工业水平落后,在日本擅长的中高端制造业领域缺乏竞争力。
在2005年左右的时候,国内曾有过一个很经典的推论:
乐观估计,我国GDP或许可以在2030年左右赶上日本。
这个推论在当时遭到了群嘲,认为乐观过头、不切实际。为此国内某著名论坛还爆发过一波口水战。
结果这个目标在2010年就实现了。

当时没有人意识到,一个超越人类历史认知的超级工业集合体正在崛起。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中国有安定的社会环境、扎实的工业基础、强大的科研实力以及规模庞大的基建设施和技术人才储备。
这些条件来自新中国建立后一代人吃三代人苦的筚路蓝缕,其他国家根本学不来。
再加上客观的产业链集聚效应,中国终于在新世纪成长为了一个能够吞噬全球产业链的工业克苏鲁。
而被吞噬的产业自然也包括日本曾引以为傲的中高端制造业。
比如说汽车产业:

在旧全球化体系下,日本一没资源二没货币霸权,只能靠出口工业产品挣钱。
而辐射全球的中国制造对于它们来说就是一筐一筐的催命符。

日本这个号称“贸易立国”的国家,如今已经混成贸易逆差国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市场经济嘛,本来就是优胜劣汰。
你有躬匠精神,我有人工智能;你有品牌传承,我有价格屠城;你搞技术壁垒,我另栽一棵科技树...
物竞天择、愿赌服输,你不能只在赚钱的时候才拥护市场经济。
但没办法,日本人就这德性,输了就掀桌,在这一点上它们和盎撒人区别不大。

不过中国的工业崛起毕竟是一个长期过程,再加上中国自己非常爱好和平,所以现在的局面对于日本来说也不是“沉船就在眼前”那么紧迫。
而且日本也并非没有靠山,它们只要抱紧美国主人、当好一条狗,继续苟活一段时间还是可以的。
比如说它们在2015年加入了美国牵头的贸易合作组织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该组织集合了一堆环太平洋国家,并故意把中国排除在外。

公平竞争的办法不多,作弊耍赖的手段还是足够的。
然而成也做狗,败也做狗。
现在真正把日本逼上绝路的,正是美国这个主人。
在日本加入TPP的两年后,即2017年,美国自己就退出了,留下日本这个“太平洋二当家”和一群小弟面面相觑。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从这以后,无论美国在表面上如何表态和挣扎,都摆脱不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美国撤出亚太。
也就是说主人要跟狗子们说再见了。
好端端的为啥要撤?
因为对于美国来说,亚太的局势一点也不“好端端”。

美国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
水面舰艇技术相对中国全面落后,空中力量、地面力量、导弹力量和反导力量则干脆被中国甩出代差。
如今美军的火力和技术都已无法在西太平洋立足,以至于他们已经开始强调精神力量了。

现在还对美国的亚太军力抱有信心的,也就剩那几个岛了。
不过就算美国撤退,日本也不至于被逼上绝路吧?毕竟旁边的中国一直都是个和平主义者。
其实这个事的关键从来就不在中国身上。
大家可以思考这么一个问题:
在美国彻底放弃日本之前,他会对日本做什么?
是想方设法给他留下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还是抓紧机会吃干抹净?
答案显而易见。

第五节·双向奔赴
从吃干抹净的角度出发,美国希望日本怎么配合呢?

首先就是希望日本降息放水,回到之前的0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
这样美国的金融大佬们就可以0成本借日元,然后兑换日本手里的美元,并拿这些美元存到美国吃利息。
吃完利息后,再把美元兑换成日元还回去。
而因为日本降息放水的操作,这时候日元大概率已经贬值,金融大佬们只需要用更少的美元就能兑换到之前借出的日元。
于是金融大佬吃完息差吃汇率,美国市场则在自己不印钞的情况下获得一笔流动资金(日本手里的美元),赢三次。

这就是美式三赢。
不过0利率或负利率会导致日本的国债卖不掉。
所以现在日本央行只好自己印钞自己买国债,左脚踩右脚一路登天。
日本现在有超过一半的国债由央行持有,其中10年期国债的央行持有占比甚至接近85%。
作为对比,美联储持有的美国国债占比不足15%。

就日本这么个自己发债自己印钞的玩法,那不早晚大通胀么?
没错,事实上日本从2022年开始就结束了长达30年的通缩状态,到今天已经通胀了3年了。
现在连大米都快买不起了。

要不是因为压力大,日本也不会在2024年选择结束0利率政策。
而如果高市早苗上台后真的再把利率摁回去,那结局就很令人期待了。
当然,这对美国来说不是问题。
至于外交和军事方面,美国自然希望日本勇敢的对中国“亮刀”。
不管小日子自己死成什么样,只要能消耗一下中国,也就不枉美国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了。
这时候你会发现,高市早苗的路线完美匹配了美国对日本的期望。
合理,太合理了。

难道日本就没有别的出路了吗?
其实是有的。
日本之所以会陷入当下的困境,本质上是因为它被束缚在了旧全球化的体系之中。
所谓旧全球化体系,就是“各国分工协作为美国提供产品”的这么一个体系。
如今随着美国的衰落,这个世界霸主已无力向该体系提供足够多的需求和流动性了。
于是为体系供货的日本自然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中国制造的崛起不过是加快了日本失去订单的速度而已。
既然问题是被束缚在旧体系中,那么出路自然就是挣脱旧体系的束缚。
道理很简单:
在美国已无力创造足够需求的情况下,各国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创造新需求。
而这个联合体的核心,自然就是目前全球生产力的核心--中国。
融入中国的产业链和货币体系,是各国未来的唯一出路,包括日本。
走这条路,可以堂堂正正的做人。
但日本走不了。

首先,美国现在仍是名义上的世界霸主,日本仍是美国名义上的“重要盟友”。这种地位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
其次,日本的历史问题并未解决。连历史上的首席战犯裕仁都没有清算,所以它无法像正常国家那样和中国建立起足够的互信关系。
最后,日本人自己也过不了心态这一关。
说白了,这条道路对于日本来说无异于一场彻底的革命,很不现实。
那怎么办?
这时候摆在日本人面前的就只剩最后一个选项了:做梦。

也就是选择一条只存在于幻想中的路线。
啥路线呢?
在右翼群体的长期宣传下,包括日本在内的很多西方国家都相信,他们现在面临的所有问题都是“中国的错”。
所以日本的这条幻想路线就是帮助美国主人击败中国,重振旧全球化体系,并夺回自己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抛开“旧全球化衰落的罪魁祸首是美国而不是中国”这个事实不谈,这条路线在逻辑上是非常自洽的。

而在“幻想”这个事情上,日本人也确实比较驾轻就熟,几十年前他们就曾幻想过只要偷袭一下珍珠港美国就会屁颠屁颠的过来议和...
现在选择高市早苗,正是这种集体癔症发作的结果,说不定哪天就快进到“皇国兴废在此一战”了。

这是和地狱之门的双向奔赴。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结 语
在看到邻居开始疯疯癫癫的时候,按常理,我们应该跟他们把道理讲清楚:
你们的困境不是我们造成的,是旧体系的系统性问题,根源在太平洋的另一头。
但很遗憾,现在日本国内脑子清醒的人实在太少,跟他们讲道理已经没有意义了。
怎么办?
坐下来欣赏呗。

日本人要是不选出这么个奇葩,我们还真不知道家里的那些好装备什么时候能用上。
现在总算是有点盼头了。

与此同时,特朗普也称赞高市早苗是一位“备受尊敬、极具智慧和力量的人”。
什么是“环太平洋众望所归”啊?

从这个角度看,你不得不承认,高市早苗真是日本人的一个“绝妙的选择”。
我现在只希望她说话算话,不要一上台就秒怂、辜负“睿智”的日本选民和所有人的期待。
毕竟“烂船也有三斤钉”,你说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如果爆一爆,能爆出多少金币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