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去过很多国家的我,为什么最喜欢中国?

作者 :正文注明 2020-08-15 16:23:07 围观 : 评论

作者:刘斯郎
来源:郎言志 liusilang520
已获得授权

那个可能让你觉得厌弃的中国,也许正是别人所向往的地方,你在中国以为的理所当然,可能正是别人可“欲”而不可求的奢望。

最近的天灾人祸很多,让整个世界都“乱得很”。现在外面的世界有多乱,我想已不用我多说了:

美国继续上演疯狂的“0元购”,英国苏格兰过半民众在闹独立,还在疫情漩涡中的意大利深陷政治内斗,刚经历过大爆炸的黎巴嫩政府官员集体辞职······

▲进入8月,疫情失控的美国芝加哥,继续上演感人的“零元购”画面。

▲在疫情的漩涡下,英国苏格兰地区民众的独立意愿指数超过50%。


这一幕幕的魔幻画面,让人无奈。这也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无数次在文章中提到的“西方社会最大的病根”就是不团结。团而不合,聚而不抱,同床异梦,是西方社会撕裂的根本因素之一。

这一点,在新冠肺炎的社会救治过程中,足以看得分明:政府内部官员踢皮球,政客和医疗专家水火不容,大批民众对抗政府防疫以示民主,不同种族间互相伤害以表不满,媒体胡言乱语传播政治病毒,平和的社会变得分崩相离······

不过,好在还有一片净土叫“中国”。我曾在《超级中国》系列文中提到过,与西方社会的“蛮力强大”截然不同的是,“和谐”与“团结”是中国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到中国政府、媒体、军队,下到一线防疫人员和普通民众,整个国家是如何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控制住疫情的,大家都有目共睹。

▲今年3月,湖北民众夹道欢送各地援鄂医疗队。

很多读过郎君文章的人都知道,我正是在“疫情遭乱”的世界局势下回到中国的,而如今回到祖国数月有余,在这长达数月的“归国体验”中,我最深刻的感触还是那句话:团结,是当今中国最美的风景线。

1:军民一心鱼水情

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出动军队往往是为了侵略他国或镇压本国民众所不同的是,和平年代的中国出动军队,除了自卫,更多的时候是“为人民服务”,而且往往有人民军队的地方,老百姓就更心安。

前些日子我和朋友驱车走怒江和金沙江河谷,恰逢雨季,滑坡、落石和泥石流显得频繁,我和朋友也惊得悚然。不过好在,一路上总能见到抢险救援部队的身影。看着那绿色的军车和绿色的军装,我还和同行的友人说:看见军队的身影,我的心便安了不少,这大概是身为中国人的福分吧。

▲和朋友走怒江谷底318国道,这是西南边陲偏远地区的生命线,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山崩、落石、泥石流频发。不过好在,每隔一段路,就有子弟兵抢险救援队的身影,这让人心安不少。

我对中国军队的“亲近感”,其实是自小就有的,我曾在文章里提到过,我的故乡在福建沿海,几乎连年都要闹“风灾”,而每次台风来临前,跑在最前面加固海堤、转移群众的就是部队,而狂风暴雨中救民众于危难的也多是他们。

我感谢这么多年来,这些最可爱的人,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了我的国和我的家。

我想,有这种感触的人应该不止我一个。就像今年南方大洪水,在屡屡刷新历史水位线的大洪水面前,用自己的生命来保卫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依旧是人民军队。从江西到安徽,从浙江到江苏,从湖南到湖北,从四川到重庆,洪水所到之处,总能有人民军队的身影。

而更让人感动的是,在“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同时,人民群众也用真情拥护着这群最可爱的人,以至于军队灾后撤离的时候,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欢送派对”,有人放礼炮,有人鞠躬致敬,有人递果篮,还有人送鲜花。无需刻意地去描画,军民团结的弄弄鱼水情,总能频繁上演。

▲只有在中国才能看到的画面。

说实话,这样的画面的确算得上是“中国特色”,在中国以外,尤其是西方体制的社会中,是很难看到的。因此,在我看来,能生活在这种“军民一心”的社会里,是我们共同的福分。

▲在英美等西方社会,军警几乎不参与救灾,他们出现往往是为了镇压群众。例如在美国,在大型灾难后,很容易看到持枪镇压难民的情景。

2:民族团结一家亲

和西方社会内部存在着强烈的种族、民族撕裂所不同的是,中国社会内部的不同民族之间,整体上是团结与和谐的,这也是中国社会的“巨大魅力”所在——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以我多年在海外的生活经历来说,这真的很难得。

其实我早年因为看了不少的“外媒报道”和“公知解读”,对于中国民族团结的政策是有着一定的误解的。至少对于早期的我来说,对于所谓的“民族团结”是抱着一种不屑的态度的。

但后来我发现自己错了,尤其是在欧美看到层出不穷的种族歧视、民族攻击等恶性事件后,我才知道“民族团结一家亲”是多么美好的一种状态。

▲震惊世界的美国黑人“弗洛伊德之死”,是西方社会民族矛盾的真实一面。

今年在国内,我有幸感受到了“中式民族团结”的温暖。故事发生在川西高原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当时我和伙计两人到访巴塘县,这是一个以藏族为主要民族的地区。

我们误打误撞走进了藏民的街坊,走进了一家名字叫“巴塘风味”的藏餐店。店面偏僻且不易找寻,食客也多是本地藏民。所以,郎君和同行友人的出现,显得格外显眼,也因此,我们被店内的藏族同胞用充满惊讶的眼神团团包围。

就在我们迷糊之际,包括店主在内的几个藏族同胞凑了上来,他们用并不流利的普通话给我们介绍各种吃食和地方文化,甚至有些手舞足蹈,热情得有些“过分”。这阵势有点吓到我们,以至于我和伙计两人误以为自己进了“黑店”,可能要被狠宰一顿了。

不过这真是我们多虑了,因为后来我们发现,我们点的小壶酥油茶被藏族店家免费升级成了大壶,一旁的藏民特意找来了精致的大腕给我们使用,还不断说着“得给你们体验最好的”之类的话。其中一个叫正光拉姆的藏族教师(巴塘中学教师),更是热情地给我们加餐,甚至当起了向导,介绍着这片土地的文化内在。

▲巴塘中学藏族女教师正光拉姆,不仅热情地将自己的餐食与我们分享,还为郎君当向导,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
▲郎言志代表与正光拉姆老师在巴塘的佛塔前合影。

我们本以为这只是单纯的热情,无关乎民族团结。但后来我们发现,“民族团结”的温暖,真的很感人。

事情是这样的,因为当地有一地方美食叫“团结包”,寓意“民族团结”,因此我和伙计提出想尝一尝的要求。可这团结包子个头大,制作工艺繁琐,平时并没有制作,想吃就必须提前一天预订。可我们提出要吃团结包子的时候,已经是夜里八九点,次日一早我和伙计便要走了,所以大概率是没有机会品尝的了。

▲团结包,寓意民族团结。

结果热情的正光拉姆老师一听,立刻和年迈的藏族老阿嬷用藏语交流了起来,随后藏族老阿嬷对我们说:总不能让你们白跑一趟,我们可以四五点起来(相当于东部三四点)做,这样你们就能吃上团结包了,民族团结一家亲。

我和伙计本以为藏族老阿嬷只是随口说的“客气话”,可谁知一早我和伙计到店门口,发现整条街就这一家店开着门,走进一看,两位老阿嬷正给我们做“团结包”,而为了替我们赶时间,其中一位老阿嬷还烫伤了自己的手。

最终,满载着“民族团结”寓意的团结包,终于在太阳升起前出锅了。两位藏族老阿嬷一边将一整锅的团结包递给我们,一边用并不流利的汉语说“不客气,一家人”。

▲郎言志代表与热情的藏族同胞一起抱着“团结包”合影。

走的时候,我和伙计们一边吃着这浓情厚意的“团结包”,一边看着街头随处可见的五星红旗,心中暖得非常。

民族团结,以情相织。

3:相辅相成最暖心

在社会主义中国,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叫“抱团帮衬”。用官方层面的话来说,就叫“先富带后富,东部扶持西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同富裕,同奔小康”。

在疫情期间,全国各省市对口帮扶湖北各地市防疫,体现的正是这种“抱团帮衬”的团结精神。似乎每逢大灾大难,这样的抱团帮衬就尤为明显,例如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等灾难时期,都是这样一种状态:全国各地驰援灾区。

我记得我曾写过文章,指出这样的“抱团帮衬”是中国特色,当时还举了不少例子:美国飓风灾难后各州封闭边境,任凭邻州同胞水深火热;意大利中部地区大地震后,救援力量迟迟不到,多年过去依旧一片废墟;欧洲多地早期爆发疫情后,没有得到国家层面和欧盟层面的帮助,许多地区都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中······

说实话,这两年游走在中西方社会,对于我而言,这样的“中式抱团”与“西式分崩”的对比,是非常强烈的。我想,这也是中国应急机制远胜于其他国家的一个重要因素——地区间团结。

其实这种“中国式帮衬”不仅限于大灾大难中的“抱团”这么简单,它还体现在地区之间的发展帮扶。例如笔者的故乡福建,作为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和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市就按照“先富带后富”的抱团模式,对口支援了西部地区。

福建省对口支援的是宁夏,在宁夏还有文明全国的小康示范点“闽宁镇”。而为了感谢福建乡亲的帮扶,宁夏自治区则给了福建同胞“景区免门票”的特殊福利。

▲宁夏银川闽宁镇。

而这样的帮扶,其实还有很多。前些日子我们郎言志成员到访了西藏的昌都和林芝等地,看到了很多来自江苏、浙江的企业入驻当地发展基建,还有不少东部发达的城市在这些地区建造新农村、新小区。例如在西藏芒康和八宿等地,就坐落着非常多的“厦门村”和“福州村”,这都是东部扶持西部的真实体现。

▲西藏昌都地区,有着很多福建、广东等沿海兄弟省援建的“新农村”。上图为福建福州援建的新农村。

▲西藏八宿人民在本地区最显眼的交通要道口,树立巨大的广告牌,表达对援藏的福州市委和福州人民的感谢。

说实话,这样的“中国特色”真的非常好,既均衡了地区的发展,又巩固了内部的团结,一家人你帮帮我,我抱抱你,这是在中国以外的社会,很难寻见的温馨画面。

4:政府与民是亲情

“我们都爱这个国家,感谢政府为我们的幸福生活付出的努力,我们现在对生活很满意”,这是汶川县映秀镇新址上重生的赵大姐和郎君说的话。

今年7月底,我和朋友到访了这里——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镇。初次来到映秀,最深的印象便是这里家家户户飘扬的国旗,爱国爱党爱家的社会氛围,在这里显得非常浓烈。

▲重生后的映秀,家家户户都悬挂鲜艳的五星红旗。

而这浓烈的爱国主义氛围背后,正是中国政府在救灾中的积极表现。映秀镇的赵大姐和我们说:震后一年多我们便住上了新房,是广东政府给帮扶盖的,所以我们这的街道也都带有广东的地名,我家每平米只付了700多人民币,现在在本地政府的帮扶下开起了餐馆,日子过得很不错。

▲重生后的汶川县映秀镇。

当我问她对于政府是否满意的时候,她是这么说的:满意,肯定满意,当初地震之后没多久就派来了救援队,又这么快帮我们盖好了房子,这几年还给了很多好的政策帮助我们发展旅游业,我们住在这里很安心。你看今年疫情,我们一下子就控制住了,国外却乱成了一团,所以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政府真的做得特别好了。

同样的感慨,我还在另一处地震灾区都江堰的几位市民口中听到,他们给的答案也是:相信中国政府,我们生活在这里很有安全感。

我觉得最让我心生感触的,可能还不是个别灾区群众感谢政府帮扶的表态,更多的是身边绝大多数人都算是比较拥护、团结于中国政府的。

比如,在一次驴友的派对上,一个中年大叔听闻我是海外归国的同胞后,就误以为我是“反华人士”,于是张口闭口便谈中国政府如何隐瞒疫情、中国政府如何糟粕。

我本想怼回去,可谁知未等我开口,旁边几位素不相识的朋友便走上前来给中年大叔一顿教育:你也不瞧瞧国外疫情都什么样了,你以为你为什么现在能安安稳稳出来耍?是有很多问题,但整体不是做得很好吗?!要不您去国外看看什么叫公开透明和尊重人权?

众人语毕,那挑事的大叔沉默了去。我突然觉得很舒坦,这种舒坦在“政府与民众对峙”的西方社会是体验不到的,能亲眼见到这样“上下同心”的和谐画面,真可谓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和而为贵,同心同德,是何其美妙。

▲在外网上,有外国友人很疑惑“为什么中国政府的民众支持率这么高”(高达86%,领跑全球),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因为上下同心同德。

写在最后:

我记得曾有白人朋友问过我关于“中国为什么能维持这么大的体量”的问题。在他们西方人的思想中,他们是很难理解中国这样一个拥有超级人口规模、超大领土面积、多元民族文化的国家,是如何维持统一与强大的。

我记得我给他们的答案是“团结”两个字。但我又很难和他们解释清楚这团结两个字的真谛,因为这不是单纯的“抱团”这么简单,中国式“团结”包括了许多抽象点与具体细节,例如:军民一心、地区帮扶、政民同德、民族交融等等。

不管是从内部的民族层面看,还是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帮扶关系看,又或者是从军队、政府和民众同心同德的角度看,中国式“团结文化”,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而这样的“中国式团结文化”,也正是当今中国历久弥新之后重焕光彩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今天,古老的中国正面对“外敌滋扰”的困境,尤其是美国,除了不停撕咬中国政府,还不断对Tiktok、微信、华为、科大讯飞等中国企业下毒手,甚至加害于中国公民,手段卑劣且恶毒。

此刻面对这种情况,郎君想说的是:团结,是当今中国最美的风景线,也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根基。所以,郎君希望同胞们能团结起来,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要落井下石,更不要像公知们一样做吃里扒外之事。毕竟有国才有家,团结才会有复兴的希望!

我相信,团结的中国,终能战胜一切敌人。这个国家因团结而美丽,也必然因团结而再次伟大。


作者:刘斯郎,有态度的95后独立撰稿人,立足于海内外不同视角看问题的情怀作者。曾创下个人全年全网矩阵阅读3亿次的纪录。代表作品《超级中国》系列文、《真实的中国与世界》系列文等。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