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在西方“环保主义者”眼中,中国人算不算人?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2-08 06:26:08 围观 : 评论

来源:新潮沉思录(ID:xinchaochensi)

作者:北方朔风



近十年以来,关于环保的各种话题,一直都是舆论讨论的热点。尤其是到了这几年,话题的争论程度,已经到了针尖对麦芒的程度,并且这样的争论,是全球性的,全阶层性,两边的观点也越来越极化。不光国外,国内也有一些声音频频借环保抹黑中国,比如B站著名视频自媒体“回形针”,还获得了2020年B站百大UP奖项,声称中国的肉蛋奶消费影响了巴西热带雨林的存亡。


无论怎么看,这都不是一个特别好的现象。透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复杂的问题,正潜伏在水面之下。


要想对于环保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首先就要认识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环保是为了什么?或许为了美丽的地球这种口号很有吸引力,但是如果对地球的地质变迁历史有所认识的话,就会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虽然人类可能是对于地球环境最有塑造力的单一物种,但是人类的影响,目前为止比起各种地质变迁,还是显得十分渺小。无论是冰期暖期的变化,还是可怕的大灭绝,都远超人类的能力。



所以实事求是的说,人类选择要环保,与其说是为了地球,不如说是为了自己。这个理由是十分现实的,各种污染,大气,水体,土壤的污染,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而某些生态承载力脆弱的地区,生态濒临崩溃的场面,也一定不会让人愉快。所以说,环保是以人为本的一项事业,这是十分客观的现实。


既然如此,那么除了少部分愚不可及的人之外,大多数并不会反对环保。但是实际上的情况并不是如此,从比较近的塑料吸管改成纸质吸管,还有垃圾分类,以及之前的采暖煤改气,都有着各种批评的声音。而对于各路捧出来的环保偶像,更是被大量的质疑声环绕。


为什么会有这些事情呢?其实并不复杂,大家都能看出来这些事情的问题所在,虽然说是要环保,但是实际上,只会给生活增加烦恼。纸质吸管使用起来只是不方便,采暖问题在缺乏配套的情况下,可是严重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至于那些环保偶像的虚伪,大家也见的太多了。这种情况下,有人不支持才是理所应当的,毕竟日常生活都受到影响的话,能坚持这种事情,还是需要挺有精神的。


那么为什么一个出发点是以人为本的事情,却经常弄出来这样的事情呢?实际上,在我们讨论每个事情的时候,往往都隐藏了一些前提,比如说以人为本这个词语里边,实际上包含了一个前提,那就是,谁是人?我们常规意义上的人,指的是个生物学的概念,但是在社会学讨论之中,很多时候,并不是如此,而这也就引起了各种问题。


在互联网讨论之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开除人籍,似乎可以用来讨论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往往被用于讽刺某些人的双重标准。简单地说,就是无视一部分人群,认为这部分人群没有被讨论,被帮助的价值,甚至到了“对付邪魔外道不用讲武德”的程度。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说法带有一定的情绪化成分。但是需要承认的是,类似的现象,确实依然在今天发生,而且是经常发生。


开除人籍并不是个严谨的社会学概念,但是大概思索一下,就能估计出来一些来龙去脉,说到底,是塑造一个可怕,不需要被在乎他的权利的敌人,就算是“蛮夷”或者是“异教徒”的概念。制造一个敌人,是塑造“我们”最好的办法,这是许多社会学著作里边都提到的要素。


到了现在,这种玩法虽然没有当年那么野蛮,但是形式却更加广泛了,身份政治之中各种矛盾的形成,都与此存在着深刻的关系。环保问题也是其中之一,但是问题在于,自然环境是遵守客观规律的,不以人类的主观意识为转移,这让环保问题变得比大多数问题更加复杂而尖锐。


环保问题之中的开除人籍,当然不会是中世纪那么野蛮,这个游戏的规则变成了保护“我们”的环境,牺牲“你们”的利益,比如不让中国人吃肉。这一点是以多个形式,多方面共同展开的,也就导致了在环保问题上面,社会各阶层全方位的矛盾。



第一个层面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目前大多数的环保倡议与标准,都是发达国家提出的,发达国家都有着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和科研能力,所以转型低污染产业与清洁能源,在技术和资金上面,都是有着基础的。但是在资金与技术方面都贫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建设这些产业,无论是技术,资金,还有人才,都是严重不足的。所以从客观来说,这些环保倡议与标准,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主观上,发达国家的部分政客,也确实有类似的想法。


此外,发达国家还把环保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输出的工具。无论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当它以颜色革命的方式出现的时候,都会变了味道。即使嘴上说的再怎么好听,欧美这些年来塑造的环保偶像,依然充满了政治操纵的味道。格雷塔桑伯格就是典型的,她说的某些事情,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以一种政治表演秀的方式慨他人之康,就显得相当滑稽,当她和某些颜色革命领袖互动的时候,事情就显得更加可笑了。



第二个层面在于社会的各个阶级之间,总的来说,大城市的市民阶级,对于环保有着更大的热情,但是为环保付出更多代价的,往往是老工业区的工人们。这一点在美国表现的尤为直接,特朗普上次大选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获得铁锈带工人的支持,铁锈带衰落的原因之一,也和清洁环保产业的发展有所关联。而特朗普上台之后,也放开了对于部分高污染产业的限制,还退出了巴黎公约。


还有一点就是环保的宣传形式,对于中产阶级,尤其是年轻一代来说,环保的宣传与参与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各路环保与动物保护NGO大行其道,各种富有仪式感的活动,比如说“地球一小时”,也相当流行,各种纪录片与电影,也得到了广泛传播。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有时候觉得自己参与了环保,比真正做了什么更加重要。这种宣传之中,往往会采取夸大其词与转移矛盾的形式。这样的形式,则会加剧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的出现,可以说是利益所驱动的。巨大的利益驱动这些政客与资本,相信这个世界应该以他们的方式去进行环保,在他们的逻辑里边,自然有一大批人是要被开除人籍的,会变成环保的代价。至于结果嘛,自然是他们来享用了。


但是即便我对于这些人深恶痛绝,但是也不代表我会站在反对环保的这一边。支持环保的一方,有着政治与经济的驱动,反对的一方难道就没有吗?特朗普时代美国内部关于环保的争论,实际上已经以十分直接的形式展现了这一点。互联网企业,新能源企业支持各种环保政策;化石燃料企业,传统工业企业反对各种限制策略。两边谁能比谁干净呢?


实际上,在我们不可能一步快进到生产力极大富足的程度情况下,任何一项事业,必然都是在各种力量的博弈里边进行的。指望无论是任何一方,以纯粹高尚的目的来进行这种事业,那是一种过于天真的想法。但是问题在于什么地方呢?问题在于,在现行的规则之下,博弈双方的大多数,都干了开除人籍这件事情,于是,无论是哪边占有优势,总是会有人倒霉。


之前说到,因为资金技术人才的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环保产业举步维艰;而同样因为缺乏资金技术与人才,环境遭受破坏的大多数成本,需要由发展中国家来承担。这难道不是一件十分可悲而可笑的事情吗?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是一周把泳池换水几次的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就可能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这样的悲剧并不只在环保问题上面上演,现行的世界体系极度不公平,而更糟糕的是,占据了世界体系巅峰的国家,甚至连这个体系的维护费用都开始不太愿意支出了,那无论如何,悲剧只会越来越多。


还是回到环保的问题上面,如何真正的解决环保问题。笔者这种水平有限的人,大多数时候只能提出问题的人,只是有点不成熟的看法。第一,就是尊重科学规律;第二,就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指的是全人类,而不是某个利益群体,某个公司,或者是某个国家。


先是第一点,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以人类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新冠病毒已经很好的告诉了全人类这一点。但是在环保上面,人类似乎还是没有学会这个问题。关于环保的科学讨论,掺杂了太多的政治利益因素。比如说对于中国建设防护林与治沙的成就,西方世界的评价始不够客观,甚至还写出了认为中国种树造林,会过度影响地下水的文章。中国的方案当然不是十全十美,也未必适合其他国家照搬,但是不去分析中国方案值得学习的地方,反而天天宣传一些环保行为艺术家,这样的态度能解决问题吗?


当然,笔者不是说不能宣传,宣传之中增加参与感这种事情,也是很好的。但是宣传一定要基于科学。上个世纪有一本小册子,叫做《增长的极限》,里边对于地球承载力做出了十分悲观的预期,很多人当时依靠这个小册子,来宣传环保。结果时过境迁,里边的大量预言,都落了空,这本小册子反过来成为阴谋论者攻击各种环保政策的工具。可以说是相当滑稽的行为艺术了。


许多事实都告诉我们一件事情,你不尊重科学规律,科学规律或早或晚都会狠狠的抽你的脸。在环保问题上,如果没有这样的出发点,那就谈不上搞环保,不要过度悲观的预期,也不要盲目乐观,要基于科学,而不是政治与利益。


第二点,环保的利益是要造福全人类的。虽然从课本到电视再到广告里边,地球村的概念就没有停过,但是依然有很多人无视一个事实,在这个时代,全人类的命运是统一的。环保问题绝不应该以牺牲一部分人来满足另一部分人为执行模式。不过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指望平均照顾所有人,是不太现实的事情。当然,也绝对不能什么也不做。


比如说,对于淘汰的落后产能的失业工人,应该给予补助还有新职业的培训,在新建成的产业之中,为他们留下岗位,即使这样的效果往往不怎么理想,但是也决不能无视他们;对于发展中国家发展清洁产业,发达国家应该给予技术资金人才的多方面援助,帮助他们建设自己的产业链,而不是利用技术优势,去收取碳税和专利费,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面指责。


哪怕有很多矛盾,确实是难以共存的,但是在笔者看来,最起码要做到保障别人或者是国家的发展权与生存权。否则就构成了实际上的开除人籍,这绝不是应该去做的事情。


说到底,笔者所说的东西,其实并不稀奇。在我国,类似的环保实践,无论是防风治沙还是清洁能源,虽然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是确实也有了很多成果。这些方案笔者不敢说一定能在全球范围推行,但是对于其他国家,技术上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的。只不过稍微想想就知道,这是不现实的。


因为驱动问题的两方力量,实际上,对于真正环保与否,大多数是不在乎的,恐怕他们只在乎开除了一部分的人籍之后,能否得到足够的利益。实际解决问题如何,对于他们真的重要吗?或许不解决这个问题,被他们控制的传媒影响的两方民众

撕的更加激烈,他们也就更高兴。


想要解决环保问题,需要的并不是几个技术或者是政策,而是需要一个更加公平的世界体系。可能我们距离一个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的世界,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我们决不能不为之努力。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