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美国,套路有多深?

作者 :正文注明 2022-02-17 06:15:15 围观 : 评论

来源微信公众号:补壹刀
已获转载授权

执笔/胡一刀、温柔刀&李小飞刀

俄罗斯撤军了!

而且,就在16日这天。

此前,美国总统拜登曾对欧洲国家领导人发出警告说,“俄罗斯很有可能在16日对乌克兰发起军事攻击”。

是因为情报系统失灵,导致美国遭遇这一“耻辱性”地被打脸?

虽然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但是从白宫到每个部门全力以赴做大戏的动作来看,它的套路其实很深。而且,美国接下来99%会把俄罗斯的撤军,说成是自己展示强大决心的“功劳”。

那么,美国玩的是什么套路,又要套路谁?

01


俄罗斯方面16日的消息是,在克里米亚的军事演习已经结束,士兵们正在返回他们的驻军地点。

而且,在一天前,俄罗斯方面宣布首次从乌克兰边境撤军。


图片

莫斯科国防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南部军区的部队已经完成了战术演习,正在转移到他们的永久部署地点。”与此同时,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播放了军事部队穿过一座连接俄罗斯控制的半岛和俄罗斯大陆的桥梁的画面。

这下,世界媒体的目光齐刷刷看向美国这边。因为,不仅拜登说俄罗斯有可能在16日打响战争,而且白宫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沙利文也曾警告,俄罗斯可能在任何时候“入侵乌克兰”。

甚至英国媒体15日还援引美国情报单位的最新评估,不仅确认16日是攻击发起日,连俄军进攻时间都给出来了:基辅当地时间16日凌晨3点。

进攻的方式是:俄罗斯军队将以导弹和轰炸机揭开战争序幕,紧接着登场的是20万大军攻城掠地。

为了配合拜登和沙利文的连续警告,美国国务院不仅发出声明呼吁美国公民撤离乌克兰,还把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馆从首都基辅撤到西北部的城市利沃夫。因为这里靠近波兰,一旦俄罗斯和乌克兰发生战争,美国的外交人员很容易撤离。

图片


应该说,美国写好了剧本,而且这场戏演的还算逼真,各方面倾力配合。但是,最后一刻俄罗斯不但没有点燃战火,反而做出后撤的举动。

着实令美国被打脸。

不过,美国还在为自己圆场。在俄罗斯宣布撤回部分军队后,拜登就此发表谈话表示,俄罗斯攻击乌克兰的可能性仍存在,美国尚未核实俄罗斯军队的撤离。如果俄罗斯攻击乌克兰,制裁已经“准备就绪” 。

白宫在声明中说,拜登“重申美国仍然对与盟邦密切协调,进行高阶外交斡旋抱持开放态度”。

实际上,在美国的渲染下俄乌局势看似战云密布,但天平15日已经向和平方向倾斜。

俄总统普京15日在与德国总理朔尔茨会晤前,同意继续外交斡旋。这已然亮明了姿态,俄罗斯不会在这个时候展开军事行动,攻击乌克兰。

此外,俄国国防部15日宣布西部与南部军区部队在演习结束后返回驻地。

连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都说,“有些国家把乌俄局势的紧张程度渲染得过头了”。

02


对于为什么拜登政府不断渲染“俄罗斯会随时攻击乌克兰”或者具体到“俄军可能在16日发动对乌克兰的战争”,美国媒体和一些分析人士也有一套说法。

比如,《纽约时报》日前刊登了一篇题为“通过披露下一步,美国迎战普京”的文章。这篇文章认为,拜登政府在乌克兰危机中用到的策略和招数,就是通过不断警告战争来临这种“信息战”,来搅乱俄罗斯的战略部署。

因为美国不断发出警告,俄罗斯就得不断否认,这样增加了莫斯科开战的道义成本——而且他们想达到一个效果是“美国在玩弄俄罗斯”。

比如说,美国称自己的情报显示“俄罗斯将在16日动手”,那么得到的结果肯定是俄罗斯不会在16日动手。因为如果莫斯科真的在这个时候动手,就证明美国的情报系统眼线已经渗透到俄罗斯最高军事决策体系中。


图片

这对于俄罗斯来说是巨大耻辱,因此绝不可能在美国说的时间动手。

《纽约时报》称,拜登政府故意的这一系列非同寻常的披露,是美国自古巴导弹危机以来最激进的情报披露动作之一。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策略,部分原因是拜登一再明确表示他无意派遣美军保卫乌克兰。

所以,不断发出威胁警告,一方面是为了自己不能派兵乌克兰脱责,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是想对西方民众展示,自己不是为了发动战争,而是试图阻止一场战争。并为外交争取更多时间,甚至让莫斯科重新考虑采取军事行动将要付出的政治、经济和人员代价。

最终,在白宫的催促下,情报机构解密了信息,这些信息又被通报给国会,并且与记者分享,同时由五角大楼和国务院发言人发布。

当然,这只是美国媒体和美国一些人士的“一家之言”。是不是抛出这种言论来为美国情报界的无能开脱,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从美国情报界的传统来看,他们最擅长的技能是欺骗。

关于这一点,美国前国务卿、曾经担任中情局局长的蓬佩奥就直言不讳,而且还引以为傲。


图片

毕竟,要对一个主权国家动武,美国只需要一袋洗衣粉。


03


有美国媒体透露,这次美国情报界的洗衣粉,是一家名为“大西洋理事会”智库的杰作,是他们第一个做出了俄罗斯将要“入侵”乌克兰的预测。

这家接受着美国国务院资金,却号称“研究独立”的智库可不简单。早在成立之初,大西洋理事会就延续了“冷战思维”,大肆污蔑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并极力鼓吹北约组织应“抵挡社会主义侵蚀”。同样,在阿富汗战争、茉莉花革命、香港“占中”运动中,都有大西洋理事会的“鬼影重重”,可见其已经成为全球“颜色革命”的重要策划者、实施者。

在这场“俄乌危机”中,大西洋理事会又扮演了怎样不光彩的角色呢?

一是鼓吹战争的“宣传员”。自2022年1月俄罗斯和乌克兰对峙局势强化以来,大西洋理事会和北约的诸多好战人士便开始散布战争谣言,并声称普京秘密下令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入侵,时间则是2月中下旬,将会导致“俄乌战争全面爆发”。大西洋理事会欧亚中心副主任梅琳达·哈林在公开场合宣称,克里姆林宫很可能会从2月20日对乌克兰进行“升级的入侵行动”,并称俄方咄咄逼人的军事行动“将在3月达到高潮”。

为了渲染“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大西洋理事会对俄罗斯的军事演习格外关注,并声称“这是战争前兆”。但是,大西洋理事会对于战争风险的预判似乎大相径庭,在一些关键数字上也语焉不详,甚至自相矛盾。2022年1月22日,大西洋理事会刚刚宣称“有3万俄军已经陈兵于边境地区”,但仅仅三日后,大西洋理事会的简报则称“超过10万俄罗斯军队正从三面包围乌克兰”。这个数字在20天后又发生了变化,大西洋理事会2月15日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容则是“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地区部署了超过13万”。

不知道到底是俄罗斯“兵贵神速”,还是大西洋理事会为了挑拨战争氛围而“随心所欲”?

二是搅乱局势的“战略家”。面对越来越紧张的俄乌边境局势,大西洋理事会于2022年1月6日举办了一场研讨会,邀请前北约欧洲盟军最高指挥官Wesley Clark、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前秘书Oleksandr Danyliuk、大西洋理事会欧亚中心高级主任John Herbst以及其他大西洋理事会的高级顾问,共同商讨“俄乌危机中的欧洲局势”。

然而,这场讨论“巧妙”地预设了一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前提,使得整场研讨会充斥着道德批判的色彩。

同样的“战略规划”并不少见。1月25日,大西洋理事会欧亚中心副主任Melinda Haring主持了一场关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行动方案的小组讨论,勾勒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六种情况”,并宣称在入侵行动发生后,俄罗斯为了防止极端主义者干扰,可能会在边境地区针对平民进行猎杀,也可能会通过轰炸的方式造成平民大规模伤亡。因此,大西洋理事会非常“贴心”地为乌克兰“出谋划策”,认为其应该主动向欧盟求援,并接受美国的“军事援助”。

大西洋理事会如此“煞费苦心”地帮助乌克兰,不知究竟是为了“平息战争”,还是想要让美国力量继续在东欧进一步渗透?

三是自诩客观的“记录者”。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争议由来已久,而大西洋理事会则趁机发动舆论攻势,意在将俄罗斯渲染为“霸权者”。2022年1月,大西洋理事会国防战略中心主席Andriy Zagorodnyuk自称“历史见证者”,撰文梳理了俄罗斯自2014年袭击乌克兰以来长达八年的“侵略史”,并声称俄罗斯挑起的“侵略”使得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陷入连绵不断的战争炮火中。


图片

当然,大西洋理事会在“如实记录”俄罗斯和乌克兰争议时,尤为擅长进行情感渲染。1月22日,大西洋理事会官网刊发了基辅莫希拉学院副教授MychailoWynnyckyj的文章《我们应该停止问普京想要什么,而是转向询问乌克兰人想要什么》。

在这篇文章中,其认为俄罗斯“在8年的战争中完全无视了4000万乌克兰人的意见”,并且宣称“在战争中大约有14000名乌克兰人丧生”,强调“俄罗斯强制占领了乌克兰7%的土地”,通过种种数字、采访等方式将俄罗斯塑造为“霸权者”和“独裁者”,从而激起乌克兰人的民粹主义情绪,加大战争风险。


04


那么,美国为什么要想尽一切办法炒作俄乌战争危机呢?

一位资深美国问题专家告诉“我们”,美国的目的在于控制欧洲,而欧洲也在反控制。

从美国的战略上看,只有不断渲染俄罗斯的威胁,甚至刺激俄罗斯做出一些军事上出格的举动,欧洲就会觉得自己在安全上需要美国,自己无力独自面对俄罗斯这样一个军事能力强大的对手。

法德两国这些年一直想推动“欧洲战略自主”,而且马克龙之前还公开提到“北约脑死亡”,法国还提出组建“欧洲军”等等。


图片


如果在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欧洲大国的推动下,真的实现了欧洲的战略自主,那么损失最大的当然是美国的盟友体系和全球霸权支柱出现裂缝。届时,北约的重要性也会受到影响,甚至是就此结束其使命。

美国不遗余力渲染俄罗斯威胁,还有一个目的是让欧洲制裁俄罗斯,把俄罗斯与欧洲的经济和能源合作搅黄。这样欧洲在能源上将会更依赖美国,对美国的需要会进一步加深。美国可以在安全和能源上,牢牢控制住欧洲。

这次俄乌危机中,我们看到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分别出访美国、俄罗斯、乌克兰,紧锣密鼓地展开斡旋,这已经体现出欧洲大国不甘心总是听命于美国,配合美国的战略部署。

而俄罗斯也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