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虚声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大家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会纳闷,舆论圈昨天还在炒作普京入侵乌克兰,和搞日本有啥关系?原因很简单,就在吃瓜界老铁们炒作最热的时候,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后退了一步。现在舆论圈又开始炒作俄罗斯撤兵。搞不好过几天,大家又会炒作俄罗斯进攻乌克兰了。反正就是这么点事儿。乌克兰问题就和前段时间司马南与联想的事儿一样,当成娱乐新闻乐呵乐呵就行。现在是全地球村娱乐时代,大家都想当演员。因为当演员有流量有关注度有钱赚,神爽。美,俄会在2月16日进攻乌克兰,并表示会和盟友一起发起对俄强力制裁。俄,演习于2月15日结束,俄军后撤;相当于告诉世界,美在撒谎。美俄双方在乌克兰这出戏上,都体现出高超的演员修养,演技杠杠滴。但是作为地球村大玩家,美俄不仅是主要演员,还兼任了导演和投资方。从导演的层面,剧本不仅要高潮迭起,还要有妥善的收尾。既然俄军后撤,那么美国作为导演,就要有一个阶段性收尾工作。美:俄后撤是因为美国的制裁威慑,美国及其盟友们胜利了,成功保护了乌克兰。
——这个圆谎行为,明显效果不佳。部分吃瓜群众对此冷嘲热讽,说美帝撒谎成性。当然还有一部分观众认为,美帝老谋深算,让俄知难而退。打脸美国之后,俄罗斯也得给自己的剧本搞一个阶段性收尾。——这个转折,效果也不佳。吃瓜群众对此反响不一:部分吃瓜者说俄罗斯怂了,不敢和北约碰;另一部分则称赞普大帝手段高超,霸气威武牛。换句话说,美俄收尾都不怎么样。毕竟观众都喜欢拳拳到肉的爆款,不喜欢文绉绉的扯皮。不打仗,流量自然会降下来。作为地球村经验老到的流氓型导演,美俄剧本搞这么一个收尾(阶段性),观众不买账;但美俄还是投资方,要考虑收益的,不可能为了观众胃口无限砸钱。乌克兰穷得叮当响,在那里砸大钱打仗基本是赔本买卖。所以比划几下,宣传工作搞好,赚一波流量了事。当然双方调动军队的油钱要自己掏。简单来说,在乌克兰问题上,美俄体现了演员、导演、投资方的自我修养。根据日本媒2月15日体报道,俄罗斯海军24艘军舰,包括2艘“无畏”级大型反潜舰、3艘“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围绕日本北海道航线,对日本搞战略威慑。之所以说“又”,是因为普京每年都要搞几下日本,具体来说就是派遣军舰或飞机,去日本周边转圈圈。那么普京这次为啥在乌克兰演得热火朝天时,又去东方搞日本呢?这种双线作战的玩法是兵家大忌啊。其实不是这样子。大家对照一下时间,2月15日,这个时间恰好是俄罗斯从俄乌边境后撤的时间点。西边后撤,东边开场,也算是无缝对接。从演员角度上讲,这叫职业性赶场,是敬业的体现。普京之所以这么着急地去东方开新片场,是因为西边片场中,日本过界了。乌克兰危机和日本原本没什么直接关系,但日本接二连三地介入乌克兰局势。第三,岸田文雄和泽连斯基通话,表示对乌克兰的支持。众所周知,日俄关系是那种典型的“一个流氓和另一个流氓的小三”的复杂关系,处于时不时互抛媚眼、又时不时互扔匕首的状态。这个时候日本跳出来搞事,明显是给普京添堵。这种情况很容易让人想起当年德国和日本东西夹击苏联的情景。所以作为导演的普京,西边刚宣布后撤,东边就急不可耐地开场搞日本。这不禁让吃瓜群众回忆起二战时代,苏联尽管西线吃紧,同样在诺坎门搞日军的场景。地球村这点事,大家越来越知道是咋回事。现阶段能搭台唱戏的地方,也就东欧、中东和东亚三个。主演还是那几个,但是东亚这块场地比东欧富裕很多,投资方有可能大赚。所以俄罗斯搞日本也比较有激情。俄罗斯缺钱,是因为经济实在不咋地,只能靠资源和军火过日子。美国最想收割的是中国,前几年在中国周边不停地搞事,闹得鸡飞狗跳;但始终没能如愿。又去乌克兰布局。乌克兰这盘棋,美国名义上是搞俄罗斯,实际上是想借俄罗斯之手搞乱欧洲,顺便把欧洲收割一把。但俄罗斯这次和法德两国沟通之后,没有入局。如果回到东亚演戏,收割中国肯定还是没戏;那么只剩下日韩作为选择。由于韩国骑墙技术相对高明一些,日本一根筋站在美国的战车上。毕竟俄罗斯来搞事,美国就有了继续“保护日本”的理由,也就有了收保护费的理由。

俄罗斯在日本周边搞事越猛,美国暗地里越高兴,“保护日本”越起劲。
在必要的时候,俄罗斯配合美国收割一把日本,也不是不可能。作为一个资深吃瓜群众,一定要保持吃瓜群众的素养,永远不要忘记俄美看似斗得很凶,但本质上是同一种思维模式。啥时候需要配合,啥时候需要斗争,门清。如果仔细看下历史就会发现,历史上很多关键时刻,俄与美(英)是同一个战壕的。比如反对拿破仑的战争,比如两次世界大战。如果美国这轮狠狠收割日本一把,基本上就是美日同盟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