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版第二个默克尔?北约出现一个大窟窿
在东欧局势剧变的情况下,很多欧洲国家也迎来大选潮,其中的“刺儿头”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都成功取得了连任。
在西方政坛普遍被美国政策裹挟的氛围下,这两国领导人可以说是“人间清醒”,他们成功连任也说明了民心所向。
如今拜登政府对中国过于咄咄逼人,因为美国只想树立敌人,好让盟友们都团结在他的统治之下。
她这句话就是在暗示,美国引导欧洲与中国为敌,从而控制欧洲。净说大实话,美国又怎么能忍?
近日白宫高官声称,华盛顿担忧俄罗斯干涉法国大选,害怕“普京支持者”勒庞当选后动摇西方反俄联盟,让普京现在巴黎打了个大胜仗。
美国人似乎已经开始操纵选举了,往他国竞选人身上直接泼脏水打上“通俄”的标签。
最近美国伙同其他同伙,火力全开开始卖力妖魔化这位候选人。
更重要的是,她公开表示,如果自己当选总统,将效仿戴高乐让法国退出北约司令部,同时尽力使北约和俄罗斯达成“战略和解”。
而这个立场不是“向莫斯科屈服”,而是不屈服与那个“在欧洲领土以北约为幌子充当保护国(角色)的美国”。
如果法国退出,对北约将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因为北约成员中法国军事实力排第三,而且预算排第四,主要是法国带头退出北约的话,容易引起示范效应。
前不久北约还想着要东扩到印太,内部却出现一个大漏洞,手可能伸不了那么远。
很多人说大选结果还没定,所以这个结论不成立。但是马克龙曾经说过北约“脑死亡”,
排第二、第三、第四的候选人勒庞、梅朗雄、泽穆尔都主张法国退出北约,并主张对俄罗斯友好。
法国人很想大声说话,让德法俄能够共同管欧洲大陆,而不是要看美国的脸色。
在这场冲突中,欧洲民众再怎么被政客媒体忽悠,也该知道欧洲受了最重的伤,而这都是拜美英所赐。
美国倒行逆施紧逼下,欧洲极右翼化是大趋势,迟早的事。
(责编:彭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