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加入北约,普京怎么办?联手中国围魏救赵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芬兰政府决定加入北约的事情。
芬兰政府在声明中说,芬兰将在与议会磋商后递交加入北约的申请,也就是说只要芬兰的议会通过了决议,那么就会向北约递交加入的申请。
从这件事情里面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离芬兰加入北约只是一步之遥,只要他的议会通过了,那么递交申请马上就会到了北约的办公桌上。
为了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一个缓冲区,俄罗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出兵乌克兰,直到现在还没有达到目的。
但是芬兰一加入北约,可以说,北约的军事影响力又跟俄罗斯有了直接的接触。那么俄罗斯还在乌克兰打来打去,所求的缓冲区的作用将大大下降,这是美国施加给俄罗斯的一个巨大压力。
那么俄罗斯怎么来应对这样的局面呢?
我个人有一些个人看法:
第一个,继续硬碰硬。
就是继续采用军事对峙的方式,加大在芬兰、波兰等国的军事部署,和北约进行硬碰硬,这样一来的话,在俄罗斯和北约之间集团化的冲突,就会越来越明显。
实际上这样的局面是非常危险,它会在不经意之间擦枪走火,引发世界大战,甚至核战争。这是一个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也是一个双输的局面。
第二个,俄罗斯和美国妥协。
俄罗斯可以答应美国的要求,和美国达成妥协,但是这样一来会付出非常巨大的代价,苏联的前车之鉴,仿佛就在眼前。
向美国妥协,对俄罗斯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对普京的人设来说也是非常重大的打击。
第三个,围魏救赵。
我个人认为是最好的、对俄罗斯最有利的一个方式,就是跳出乌克兰局势,攻美国所必救。
这样的地方有没有?
当然有,还不止一个。就是跟中国在阿富汗进行合作,联手解决阿富汗恐怖主义的问题。
这一点我在之前的文章当中,经常提到这一点,如果俄罗斯和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进行合作,那么上合组织就会被启动。
阿富汗问题,从表面上看是清除恐怖组织的问题,实质上是把美国的影响力从中亚、从阿富汗等地区清除出去。
如果俄罗斯和中国在阿富汗联手的话,对美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美国不可能以一敌二,扛住中国和俄罗斯的联手。
美国之所以能够在阿富汗搞这么多年,就是因为中国、俄罗斯各有各的小算盘,没有形成实质性的联手。
把美国从阿富汗及周边地区挤出去之后,中俄还可以继续挺进中东地区再干一场,这对美国才是致命的。
在目前的局势当中,无论俄罗斯是采取对抗的措施,还是采取妥协的措施,对于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觉得走第三条路是比较好,就是和中国联手解决阿富汗问题,以此来推动国际局势的演变。
芬兰正式宣布将申请加入北约。现在的形势对俄罗斯很不利。要知道,俄乌冲突前,普京提出明确的三个条件:
1,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
2,北约不在乌克兰部署进攻性武器;
3,北约军事部署恢复到1997年前。
但现在,俄乌冲突陷入胶着状态,北约军事部署不仅没恢复到1997年前,而且还在步步逼近。芬兰加入后,瑞典肯定紧随。
只要简单看一下地图,就非常清楚,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处境,其实更加糟糕了。
芬兰不是普通国家,与俄罗斯边境线长达1300公里。芬兰加入北约,意味着这1000多公里边境线,成为了俄罗斯和北约新的边界,俄安全形势在急遽恶化。
但很耐人寻味的,则是普京的态度。普京会暴跳如雷、勃然大怒?他对芬兰发出公开威胁?俄调动军队立刻奔赴俄芬边境?说实话,对于这一点,芬兰应该是有担忧的。芬兰最害怕的,不是已经加入北约,而是宣布加入但还未加入的时候,北约无法提供保护,自身又无法抗衡俄罗斯。
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一切没有发生。普京很冷静,坦率地说,这次的态度,出乎意料的平静。很有意思的一个插曲,在正式决定加入北约前一天,芬兰总统尼尼斯托主动给普京打电话,礼貌性地通报了芬兰的下一步。
普京没有拒接电话,而是告诉芬兰总统:芬兰加入北约,将是一个错误,芬兰的安全没有受到威胁。但按照尼尼斯托的说法,他和普京的谈话,是有节制的,没有任何威胁,“他(普京)他认为这是一个错误。我们没有威胁你。
总的来说,讨论非常,我可以说,冷静和冷静。”可以说,普京的态度,冷静得让芬兰总统都有点诧异。此前一天,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格鲁什科也表示,就芬兰和瑞典可能加入北约,俄方不会无动于衷,也不会冲动决策,而是将全面认真分析北约新一轮扩张后形成的新力量部署。请注意:不会冲动决策。
完全我个人的理解。
1,普京很清楚,狠话现在已无法阻止芬兰。虽然说狠话,一直是普京的特点。但只有让对手感到恐惧的愤怒,才是真正有效的愤怒。既然芬兰已经铁了心了,狠话也无法阻止,那还不如保留一点风度。事实上,俄乌战端一开,肯定是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芬兰和瑞典放弃中立,加入北约,俄罗斯多少也有些预判。所以,在和芬兰总统电话时,普京保持了克制,发出了警告,但很冷静。
尽管这种冷静背后,还是可以看到一种愤怒。多年的友好邻居,现在投入了敌人的怀抱,这种背叛感,俄罗斯肯定有。2,俄罗斯也在反思,不能冲动决策。冲动是魔鬼。
这次俄乌冲突,俄罗斯有没有冲动的成分在里面,我不知道,大家可以自己分析。但从俄罗斯修改作战目标和战术看,显然战前对局势有重大误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芬兰不是乌克兰,芬兰是欧盟国家,背后还有北约,俄罗斯不能再冲动。反制肯定会有,但冲动的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更可能是俄罗斯深陷泥潭。现在的北约,就希望俄罗斯陷入泥潭,用泥潭来消耗俄罗斯。
3,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战场的胜败。坦率地说,芬兰这个时候加入北约,表面看担忧俄罗斯的威胁,芬兰女总理马林的说法是:我们曾经与俄罗斯发生过战争,我们不希望我们自己、我们的孩子会有那样的未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以及未来几周要做出这些决定,这样将永远不会再有战争。但别忘了,在冷战最剧烈的时候,比如当苏联入侵布拉格时,芬兰就不害怕吗?
为什么那时不加入北约?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战场的因素。俄乌冲突打成这样,北约越来越有信心,芬兰越来越有决心。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最新的说法是:乌克兰可能会赢得这场战争。
对芬兰来说,以前不是不想放弃中立,只是不敢,因为苏联大军随时可能碾压;但现在,俄罗斯不是苏联,俄乌冲突充分暴露了俄军的虚弱,这是摆脱俄罗斯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俄罗斯肯定很不满,但也没有办法。一个乌克兰就已经够俄罗斯头疼,俄无法再对芬兰用兵。俄罗斯是有核武器,但核武器更多是威慑。对北约来说,这是俄乌冲突爆发后,北约取得的最重大胜利。
冷战时候北约都没能实现的目标,现在轻而易举实现了,不仅又向东方迈进了一大步,更关键的是,军事集团的实力更强大了。别忘了,芬兰是北欧的富国,也是军事强国。
二战期间的苏芬战争,就让俄罗斯人充分领教了芬兰人的顽强。在日前一次公开讲话中,芬兰女外长哈维斯托也说:“我们相信芬兰将为北约带来附加值。我们的国防军战时兵力有28万,训练有素的后备军有90万。”从目前看,土耳其可能会杯葛,趁机敲敲竹杠,但有美国罩着,土耳其翻不了天。
最后,怎么看?前面已经说了不少,再补充两点感慨吧。感慨一,战场是得不到的东西,就别指望谈判桌上能够拿到。对俄罗斯是这样,对乌克兰对芬兰,也都是这样。还是得自己本身足够实力强。如果俄罗斯作战摧枯拉朽,会现在这样的战场格局?
低估乌克兰,俄罗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俄罗斯毕竟是俄罗斯,北约真能低估俄罗斯吗?从这个角度看,真的,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现在,应该是芬兰最紧张的时刻。
一个决定,确实改变历史,但也会成就或毁灭一个国家。还是开战那天的感慨:战争的胜利,永远不会是永远。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发动和赢得错误战争的行为,往往会击败自己。感慨二,普京出乎寻常的冷静,有时更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忍气吞声,不是俄罗斯的性格,也不是普京先生的风格。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这个世界,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别忘了,俄驻美大使安东诺夫日前的警告:俄罗斯明确告诉美国,莫斯科不会在乌克兰投降。他的原话是:“我们坚定而明确地说,并且毫不含糊地肯定这一点……
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投降。我们坚信,最高统帅为我军制定的所有任务都将彻底完成。”他并且警告:“今天的局势极其危险。美国正越来越深地卷入冲突,这将对两个核大国之间的关系造成最不可预测的后果。”现在,北约越来越冲动,但将一个核大国逼到绝境的后果,想想就让人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