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掐断部分对德供气,乌喊话德国:这线别用了
近日,俄罗斯向更多欧洲天然气买家断供。
目前,卡塔尔可以生产超过7700万公吨/年(约1060亿立方米/年)的液化天然气,去年它的产量约为1100亿立方米,计划从2025年起再增加四条生产线,将其增加到1.1亿吨/年,到2027年再增加两条生产线,将其增加到1.26亿吨/年。
仅从数据和设备装备上,德国似乎找到了代替俄气的“能源密码”,可是仔细推敲便知,与卡塔尔签订了供应合同的可不仅仅只有德国,这也意味着德国并不能指望着卡塔尔完全成为俄罗斯天然气的替代品。
总之,在“求气”这条路上,德国还需要费些功夫。
随着俄乌冲突继续进行,乌克兰的能源供应商呼吁德国停止通过北溪天然气管道一线输送俄罗斯天然气。
据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说,即便德国不完全停止输入俄罗斯天然气,至少也应该大幅减少输入量。
北溪一线是向德国输送俄罗斯天然气的最重要管道。数据显示,2021年,这条管道从俄罗斯西部城市维堡输送了超过59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不得不说,乌克兰还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能源问题的确让朔尔茨头疼,但事实摆在眼前,对俄罗斯来说,能源就是他们最大的武器之一。
根据俄罗斯能源部公布的信息,迄今已有20多家欧洲公司开设了卢布账户。从开始的强硬到最后的妥协,其实欧洲是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但是面对能源危机,他们又不得不这么做。
欧盟为了回应俄乌冲突,实施了迄今为止最严厉的能源制裁,而俄罗斯则继续掌控着欧盟的天然气市场,欧盟反而让自己身处“洼地”,这实属有点尴尬了。
另外,欧洲国家不仅仅是要担忧能源问题,粮食问题也同样火烧眉毛。
在乌俄两国发生地缘冲突后,正值北半球春耕的东欧大平原,粮食种植和物流几近停滞。另外,加上新冠疫情、西方制裁以及乌俄冲突加剧等影响,全球粮食价格一直维持高位,世贸组织此前就供应短缺等粮食危机发出警告。
对此,美西方将锅甩给了普京。
德国总理朔尔茨近日就粮食危机问题喊话俄罗斯,声称俄方应承担此次危机的全部责任。
此前,拜登也将美国和全球粮食危机归咎于普京,认为是俄乌冲突切断了重要的食物来源。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则声称,粮食危机发生的“唯一原因”在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残酷的、非法的战争”。
对于美西方的种种指责,俄罗斯方面表示“咎由自取”!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近日也称,乌克兰将用小麦换武器,实际是美国自己“亲力亲为”地在乌克兰挑起粮食危机。
其实,俄罗斯曾表示愿意为乌克兰粮食外运建立一条人道主义通道,但条件是西方需要解除部分对俄制裁。但这一提议并没有被接受,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中国古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老话,但事实证明,欧洲也并不是看起来那么团结,那些美西方政客们只会维护自身利益,并不会为民众多做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