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发生冲突,美军敢在中国的家门口作战么?
近年来,随着美国开始着手全面遏制中国崛起战略展开,经济、科技封锁成为了对方主要手段,除此之外美国还利用自身军事优势,拉拢盟友频繁在我国台海、南海等领土主权核心问题上恶心中国。
军机、军舰时常出没于周边敏感地带边缘制造话题,试图利用自身威慑让中国放弃,又借此展示自身强大军备实力让世界臣服。
并且随着时间变化,中方军力的提升,这个距离也会相应增加,到2025年作战距离可能会增长到2500公里以外。
如果说数据不可信,那么发生在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我想感兴趣的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
当时美国就利用菲律宾搞出了一个莫虚乌有的“南海仲裁案”,试图利用自身威慑强行改变历史和领土主权。
为了支持菲律宾美国甚至还派出了一支航母舰队在南海附近游荡,一副一言不可就要武力裁决的打算。
对此,我军高度重视,不仅先后在南海进行了两场声势浩大的军演,同时我军几乎拿出了当时海军的“全部家底”,东风导弹部队隐秘山林,四位上将同上阵,做好了随时保卫家园的准备。
期间,美军航母舰队更是开启了“静默模式”,切断了一切外部联系,消失在了外界视野中,也消失在了雷达范围内。
此时的情况可以说是十分危急,航母舰队切断外部联系便代表着这支部队进入了战时状态,找不到它的位置就意味着这支舰队可能随时向某地发起攻击。
不过说到底,南海距离我国海南岛也不过1200公里,美军舰队再怎么躲藏也不过是在我们家后院躲猫猫。最终,我们以一张轰6K巡视黄岩岛的照片宣布了美军航母隐蔽威慑计划的泡汤。
今天的我们很难用只言片语形容当时两军交锋时的激烈,但整件事件下来依然能让我们想到很多问题。
就比如:美国航母舰队进入作战模式真的只是一种试探?
又或者,如果当时我军没能发现对方的踪迹,是否攻击也会随之而来?
在笔者看来,这就好比清末年间的甲午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在无数的试探之后明白,昔日让其害怕的大清,早已病入膏肓。
而他们用一起战争不仅试出了大清的军力,也试出了大清那早已没了脊梁骨的人心!
只可惜,今天中国早已不是当年有海无防的大清,航母你过不来,是和是战,我们也随时奉陪!
美国不敢在我们的家门口开战,但如果换成印度洋呢?
可能有人要说,印度洋和我们有什么关系,美国人要在那边搞事,那岂不是会和阿三杠上?
如果你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中国作为一个进出口大国,我们在乎的可不是印度洋的资源,而是航线。
无论是从中东国家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还是非洲地区进口的各类矿产,可以说重要的战略物资进口几乎都依赖印度洋这条安全又便利的航线来运输。
并且由于距离太远,一旦美国试图在这条航线上动手脚,我军由于本土作战体系的原因,无论是东风导弹,还是各类战机都属于鞭长莫及的摆设。
至于疯狂“下饺子”的军舰,即便数量在不断增加,可脱离本土作战体系的支持,远洋独立作战又很难抗衡拥有海外基地的美国海军。
“扬长避短”虽然是中国的成语,但不见得美国人就不会用。近年来,笔者看过很多关于中美冲突的文章,大多数作者无一不是在说美国在中国近海作战的胜率几乎为零。
这个看法笔者也是认可的,可问题是美国人也不傻,一个“印太战略”就足以让我们看清楚,他们的战略建设一直放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上,而非中国的家门口。
而这也就是典型的“螃蟹战略”,以关岛为中心,一只钳子伸向印度洋,一只钳子伸向西太平洋。不需要战争,仅封锁这两条航线,我国的经济、工业、民生、军事都会受到严重打击。
当然,我们也不是没有一点准备,“一带一路”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如今中挝国际高铁线路已经开通,东亚经济贸易区将于明年成立,德国也在积极沟通欧洲与中亚的连接线路。
比起美国“吸血鬼”一般的单边霸权主义,中国的合作共赢模式显然更能赢得其他国家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