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迎来“3贱2贵”,贵的吃不起,便宜的又不好卖,怎么回事?
引言
虽然说现在大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也有不少人开始享受生活,而吃水果也是大家认为提升生活质量的选项之一,只是在当今社会,水果似乎也距离普通家庭越来越遥远了。就拿西瓜来说,即便现在属于西瓜的热卖季,但是大城市的西瓜普遍在每斤两元钱左右。
可按以往年的情形来看,这个时候西瓜在5~8毛钱每斤才更合理。不过虽说现在部分水果价格越来越高,但是在整个水果界却也出现了极端情况,水果迎来“3贱2贵”,贵的吃不起,便宜的又不好卖,怎么回事?

三华李
其实在此前几年纵观整个水果界三华李的行情还算乐观,市场价大多在每斤10元以上,三华李产地的售价大概在每斤4、5元,一时之间,不少农户纷纷改种三华李,都是希望自己能够卖出更好的价格。
可到了今年三华李的行情明显大不如从前,产地采购价甚至已经降到了每斤1.5~2元,即便那些果农并不会因此而亏本,但是对比往年的辉煌场景,三华李还是略显落魄。而至于三华李为何发展至如今这步田地,还是源于某些果能提前采摘。

有不少消费者购买到这些提前采摘的三华李之后发现他们口感酸涩,一时之间大家纷纷开始躲着这种水果,这也造成了三华李市场销量不佳的局面。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大家在选购水果时更偏向于口感香甜的,三华李在这方面则没有优势,另一方面由于种三华李的农户越来越多,产量增大,供过于求,自然也就造成了价格难以提升的局面。
蓝莓
以往提起蓝莓,很多人都避之不及,毕竟那时候小小的一盒蓝莓就能卖出50元的高价,而一直以来蓝莓都属于高端水果中的成员,价格常年在几十块一斤左右,有不少消费者都表示自己虽然喜欢蓝莓,但的确吃不起。

另一方面,蓝莓却也因为营养价值丰富,具有抗衰老、护眼等功能而备受大家推崇,其实蓝莓除了拥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外,自身颜值也很高,精致小巧,口感独特,每年产量不高,这都奠定了蓝莓作为奢侈水果的基础。
到了今年蓝莓的产地价格有了不同于以往的下跌,以往产地价可达每斤20元,但现如今已经降到了每斤5~10元,相当于腰斩的水平,而且由于在此前部分产区出现倒春寒,大家都以为蓝莓产量会更低一些,但没想到虽然今年蓝莓成熟期延迟了,但产量却大大增多了。

在某些地方蓝莓仍然可以卖出高价,一盒125克能够卖到10元左右。当那些消费者无力承受时,各个收购商就只能往下压价以求避开风险。
杨梅
一般来说每年5~6月份就是杨梅集中上市的阶段,以往蓝莓也是高端水果,价格普遍较高,一斤能卖到20元左右,产农收购价一斤也在10元以上。但今年杨梅的一大重要产地浙江产区东魁杨梅由于受到天气影响减产50%,价格更是走高。可虽然说浙江东魁杨梅身价提升,但福建漳州东魁杨梅却走上市场,而且这里的杨梅个个颗粒饱满,按理说这也应该让广大果农感到开心。

但由于疫情原因,杨梅的保质期又不长,运输条件不便利,果农迟迟等不到客商,在采摘季即将来临时,他们也只能低价出售,避免亏本。
然而与这三类低价水果完全不同的是,在市场上还有两类水果让百姓抱怨吃不起,其一就是荔枝。在去年荔枝迎来了生长旺盛年份,在去年5月下旬,荔枝产地价格曾跌到5元左右,6月份更是直接降到了两元左右,如今荔枝也终于实现了翻身,自4月底行情上市之后,荔枝价格就一直处于高位,如今面临多产区接连上市,荔枝价格还是居高不下,收购价甚至还上涨了1~2元每斤荔枝可达7元左右。

其实今年荔枝价格偏高,主要源于果农们大规模减产和南方雨水不断,当市场供应紧张后,荔枝价格自然没有下降的可能。另外一个买不起的水果就是榴莲,虽然多年来作为水果之王的榴莲一直以高价示人,但以往市场价普遍在每斤25~30元左右。
结语
在去年5月下旬甚至曾降到每斤18~20元,可今年由于疫情原因,榴莲进口量大幅减少,这也带动了价格提升,如今因为通关速度较慢,有一些流连在运输途中就已经烂掉了,消费者在购买时也发现了不少坏果时苞的情况,这也导致买好榴莲的价格越来越高。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