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作者 :正文注明 2022-07-17 06:15:10 围观 : 评论

作者:卢克文
来源公众号:卢克文工作室
已获转载授权

这些天发达国家的领导层一直动荡不安。


先是在7月7日,英国首相鲍里斯,顶不住48小时内,包括卫生大臣、财政大臣、北爱尔兰事务大臣、威尔士大臣在内的50多名英国官员相继辞职相逼,发表了辞职声明,暂时只作为看守内阁首相看场子,直到选出党内的新话事人。


按英国法律,英国本届政府任期能到2025年1月,执政党内部选出新老大就是首相,不用经过大选。


英国这事刚完,一周后,7月14日晚上,意大利总理德拉吉也宣布辞去总理职务,但总统不予批准,叫他继续把活干完。


算上7月8日,被中年手工达人山上彻也两枪毙命的安倍晋三,一周内已经有三名发达国家领导人出事。


安倍晋三死于跟韩国统一教的关联,意外成分比较大(暂时先不谈有没有阴谋),但鲍里斯和德拉吉下台,其实是同一个原因。


鲍里斯下台,对外宣称是用错了老流氓彻平和在防疫期间搞聚会,德拉吉辞职,则称是“执政联盟因财政问题产生内讧”,但这些都是场面话,真正的原因都是通胀。


经济搞得好,鲍里斯那点丑闻、德拉吉那点内讧算个毛线,内部官僚死活都舍不得他们下台,经济搞不好,你出门先迈左脚都有错,必须滚下台写检讨。


2021年6月时,英国CPI上涨2.5%,号称近三年新高,英国人已经有点小焦虑,不料到2022年3月已经涨到7%,后连续4-5月超过9%,创四十年新高,6月数据还没出,但相当不乐观,内部矛盾激烈,才要轰鲍里斯下台。


德拉吉的情况,基本也一样。


意大利4月通胀达6.2%,5月达6.8%,6月冲到了8%,也是36年来最高。


德拉吉曾经担任过高盛执行董事和欧洲央行行长,十年前欧债危机,不惜一切代价力保欧元,算是有手段有谋略的老人,他想辞职,说是因为执政联盟中的“五星运动”跟他对着干,抵制其260亿欧元的救助法案,但其实“五星运动”只反对他一项政策,并不是反对政府,而且这个党内部在持续分裂,支持乌克兰的跟不支持乌克兰的反复干架,内部50名议员干脆退出社团,出去搞“新和联胜”,致使“五星运动”失去了议会第一大党的位置。


德拉吉想提桶跑路,主要还是扛不住大通胀,累了,不想背锅了。


俄乌战争使欧洲现在产生了大通胀和内部分裂,一部分人说咱们别打了,叫乌克兰差不多得了,你看通胀都这样了,另一部分人说就得打下去,必须给俄罗斯人好看,他们这是破坏了欧洲地缘政治,打,一直打,打到俄罗斯服输为止。


只是现在这情形特别古怪,俄罗斯在战争前期确实因为情报失误打懵了,但调整后,以当前国力打乌克兰还是优势明显,自从打赢金融战后,俄罗斯越打越赚钱,普京都舍不得停,每天打得极慢极慢,就跟乌克兰慢慢耗。


逼得拜登放下身段,去被自己骂作是“贱民国度”的沙特,跟他们谈增产的事,想把石油价格打下来,砍到40-70美元一桶,好打断俄罗斯的财源。


我的观点是,欧洲这波反对停战的人,怎么闹都没有决定权,决定权在美国人手里,美国人不停,欧洲这些议员只能干瞪眼。


欧洲不是自己的欧洲,欧洲是被美国人从军事到道德,深深绑定的欧洲。


美国说要打俄罗斯,欧洲就只能打俄罗斯,美国说要玩LGBT,欧洲就只能跟着玩LGBT。


美国在欧洲第一强国德国的本土,有小几十处军事基地,约3.5万驻军,还不准德国处理核废料、不准德国开发油田、也不准德国种烟草,德国在军事上处处被制,只好摆烂,我们常看到一群大腹便便的德国军人,不是德国不强,而是摆烂的结果。


德国人真要凶起来,肯定是很凶的,他们现在只是在假装卖萌而已。


但美国在地球上第一驻军国是日本,他们在日本有5.5万名驻军,也不准日本发展军备,比如研究飞机的风洞就不给造,日本也是被摁得死死的,实际上美国只打算把日本和德国当成仆从国。


德国和日本输了二战,到现在已经七十多年了,这两个国家的第一目标,是趁着当前天下大乱,早点恢复成正常国家,将军事力量发展起来。


因为这两个国家发现,他们被政治上限压制了经济上限,他们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上不去了,因为政治上是依附于别人的,经济太强就有人打他们,而他们受限于政治,没有还手的能力。


我们平时习惯将美欧日说成一体,但这里面他们各有各的打算。


英国是一门心思盯着法国和德国,他常常去刺激俄罗斯,引得俄罗斯跟德法对抗,让欧洲大陆不得安生,因为英国制造业不行了,现在主要吃金融这碗饭,而伦敦最大的对手,不是什么香港上海,嗯,我们常觉得中国在对抗全世界,其实是错觉,伦敦最大的对手是法兰克福,英国人怕自己最大的财源被德国抢走了,所以满世界惹是生非。


法国虽然经常被嘲笑是投降第一名,但人家是二战后,欧洲大陆里难得没有美国驻军的国家,他们家原从1950年开始,是有美军11处基地的,不过1954年法国被原殖民地越南打得满头包,哀求美国空袭奠边府越军,美国希望法国殖民地崩溃,拒绝出兵,逼得法军炮兵司令抱着手榴弹自杀,美国顺手接管了南越,致使两国有了仇怨。


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法国有运河52%的股份,英国有41%的股份,英法联同以色列去揍埃及,美苏两国使了个眼色,两位宿敌居然同时对英法在背后捅刀子,气得法国从此不跟美国玩,1960年试爆原子弹成功,有了说话的资本,1966法国要求退出北约并要所有外国军队撤出法国,但最后也不想闹得太僵,以免陷入孤立,还是接受美国提议,留在北约政治机制,退出军事机制(2009年重返),但美军从此撤出法国。


所以法国是很希望在欧洲站稳独立自主的基本盘,法国要保住西非国家持续为其输血,想成为欧洲盟主,在国际大事上,法国也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跟着美国走,以保护自己的军事、政治、经济、西非利益为先。


德国现在一门心思,想挣开美国对他的管制,要成为欧洲军事和经济第一强国,今年6月德国议会飞速通过决议,国防开支达到GDP的2%,增加了一千亿欧元,就是七千多亿人民币,这么一大笔钱是美国点头以后德国才敢干的,是因为俄乌冲突才会发生的,德国议会很激动,抓紧机会赶紧通过,德国现在就成了世界第三的军费开支国,让他们走向正常国家迈出了重要一步。


所以德国现在对俄乌冲突的感情,是很复杂的,经济上德国5月CPI是7.9%,6月CPI是7.6%,他们生活也受影响,但军事上他们却依赖俄乌冲突往前迈出了一大步,总体上看德国是受益的,CPI常有而军费增加不常有,德国人骨子里一定很愿意看到俄军冲破第聂伯河,一路打到基辅,这样德国可以甩掉枷锁,成为一个普通国家,重建强盛的德意志。


日本跟德国的感情是一样一样的,安倍在任上就两件大事,一件是安倍经济学,一件是修宪,去美国那软磨硬泡N年,追着特朗普的屁股拍马屁,高尔夫球场连滚带爬耍宝,他安倍不就求一个“普通国家”的名份吗?美国为了扼制中国,最终点了头,俄乌冲突一起,日本右翼赶紧在参议院提出修宪,尤其是第九条:


“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这条一改,日本就可以大肆扩展军队,束缚在日本身上的绳索,也就解开了。


说安倍只是死于小人物手工达人之手?不,安倍是血祭了日本修宪,一个国家发生逻辑大改,没有人流血是不可能的,安倍桑,这回就委屈你了。


日本和德国,可能还有一个英国,其实是最渴望中美俄三国直接干起来的,中美俄作为上三常,处处压制着他们的生存空间,要是真直接干起来,日英至少会想办法煽风点火,做梦都要笑醒。


中国许多网民,常有一种幻觉,老觉得美英德法日就应该一直是强国,那是被强国欺凌过久的烙痕,在历史的长河里,强国的位置是轮流坐庄的,没有哪个国家一直强盛不衰,为什么伊朗就不能成为发达国家?印度为什么不能?俄罗斯为什么不能?土耳其为什么不能?


凭什么美英德法日就一直过好日子?他们家风水好还是祖坟一直在冒烟?


中国在2022年上半年GDP是56万亿人民币,合8.67万亿,罕见地只增长了2.5%,而且国内连续房地产爆雷、烂尾楼业主拒绝还贷、地方政府财政吃紧、消费乏力都暴露了出来。


但同时中国2022年上半年CPI仅有1.7%,贸易顺差达到了24812亿元,6月份顺差更达到了惊人的979亿美元,同比增长95.6%,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说明中国在当前世界环境下,整体是苟得住的,出现了经济部分塌陷,但整体大盘没有崩的景象。


而斯里兰卡这种国家,在混乱的国际局势下就第一个崩盘,后面紧接着的还会有财政紧张的老挝、巴基斯坦、黎巴嫩、埃及这些国家。


这里头最让人看不懂的就是土耳其了,6月通胀78.6%,数据都快升天了,内部还没有动乱,整个国家妖里妖气的,不能用正常眼光来分析,我得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详细解释。


总之,当前这两年的世界格局是这样的:


中美俄三大强国,各有各的绝活,中国有世界第一的制造业,俄罗斯有最丰盛的资源,美国有天下无敌的吸血金融,都苟住了。


次一等的强国,英法德日这些,趁着天下即将大乱,都想翻身改命,尤其德日两国最为兴奋,但经济危机也在他们国家引起了震荡,后面的命运还不好说。


最差的国家已经开始在陆续崩溃,斯里兰卡只是个开始。


世界普通国家则在强撑,在中国与欧美之间找平衡要条件,能撑一阵是一阵。


所以什么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什么是俄乌冲突搅动世界局势?这就是俄乌冲突搅动世界局势。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不容易。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