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警报拉响,教授提议:不生娃就惩罚!你怎么看待?
东方楼书,看透房地产和买房卖房众生相!《人口警报拉响,教授提议:不生娃就惩罚!你怎么看待?》是一篇关于你怎么,警报,不生的文章。东方小楼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房地产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房地产买卖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被人喊“妈妈”是多么美妙的体验?估计丁克族和单身族永远也体会不到。
早上上班,一位丁克族女同事跟我分享了他的精彩周末。她眉飞色舞地说,这一次,他们去了很远的地方旅游,选择的是海边民宿,白天在海边玩水、傍晚看夕阳落下、早晨看海上日出,这个周末过得无比愉快。

我表示,很佩服她的精力,也很羡慕她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在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里,当然可以尽情玩耍了。她结婚很久,但是因为老公的原因,家里没有孩子,他们曾经也挣扎过,看过很多医生,还做过试管婴儿,最终都没有成功。就这样折腾了7年之后,他们两口子彻底放弃了生育孩子的念头,被迫成为了丁克族,经过时间的洗礼,她也愉悦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与她的“美好周末”比起来,当宝妈的日子是很辛苦的,半夜孩子醒了,要抱着哄睡觉、凌晨尿床了,要起来换床单、晚上孩子不瞌睡,自己再想睡觉也只能干瞪眼。每一个周末都在围着孩子转,想着给孩子买点啥、玩具还够不够、衣服小不小、奶瓶干不干净等,在孩子未满7岁之前,几乎每一天都“黯淡无光”。
然而,说句实在话,当妈妈的感觉真好,当孩子第一次学会叫“妈妈”的时候,激动地热泪盈眶;当孩子熟睡的时候,你看到他的拳头还没有鸭蛋大,感觉这辈子都要保护他。每天下班回家,拖着疲惫的身躯准备蜷缩在沙发上的时候,一声稚嫩的“妈妈”扑面而来,顿时感觉困意全无。

所谓的人生,其实不就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吗?爸爸妈妈把精力都花在了自己的身上,自己又把精力花在了下一代的身上。看起来带孩子、养孩子挺辛苦,然而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爱”的美妙。年轻的时候,当了丁克,老年之后连一声“妈妈”都无人喊。
有人被动“不生娃”,也有人主动“不生娃”。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4亿人,但是人口结构呈现出倒三角的发展模式,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年轻人口越来越少。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2.6亿人,占比超过18%。与之呈现相反发展趋势的是新生儿数量逐年减少,2021年只有1062万人,比2020年再度下滑。有人口学家指出,如果继续按照这个路子发展下去,3-5年时间里,年新生儿数量或降低至1000万人以内。可以说,人口警报拉响。
没错,堂堂的14亿总人口的大国,出生率却比3亿人口的小国、1亿人口的小国还要低,这是不正常的,如果说计划生育转变了人们的生育观点的话,不如说是随着经济水平越来越高,在追求更高物质生活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下一代的养育付出。根据人口学家梁建章的说法,目前拦在生育路上的,主要有2座大山:①高房价;②高教育成本。

为啥说高房子价格成为了第一大拦路虎呢?主要是买房占据了家庭大部分开支,以至于家庭根本无力进行其他的非房贷产消费活动。举个例子:大明与小红二人结婚,大明的月薪为1万元,小红的月薪为4000元。那么两口之家的他们月收入为1.4万元。在没有住房开支的情况下,大明一家人生活得不亦乐乎,别说养一个孩子,即便是生养3个孩子估计也没啥大问题。
事情从买房子开始发生转折,大明在2019年购置了一套价值200万元的房子,房贷利率为5.6%,采用首付款30%的方式购置,按揭贷款30年,每月的月供为7000元。家庭收入1.4万元,扣除7000元房贷之后,家庭结余7000元。继续减掉家庭生活开支3000元,那么还剩下4000元,够干啥呢?
中国人民大学曾有一项研究,房价对生育的意愿有着明显的负影响,房价每上涨1000元,一孩生育率将降低1.8%~2.9%,二孩降低2.4%~8.8%。
根据央行课题组在2020年于《金融界》发表的城镇家庭资产负债报告数据,城镇家庭房产保有量达到了96%,户均房产持有达到1.5套,而且有超过40%的家庭拥有了二套房。房产过剩的同时,由于80%以上家庭都是采用贷款购房的,所以房子不是资产,而是负债,房贷债务占到了家庭60%以上开支比例。

这种情况下,别说二胎了,4000元在一般二线城市,养育1胎都算不错的了。这一点正如白岩松说的那样,现在不应该考虑的是生不生三娃的事情,而是当前的年轻人连一娃都不愿生了,白岩松直言,要解决三娃,首先该解决一娃和二娃的难题。
如何解决呢?对此,教授提出“新建议”:不生娃就惩罚!你怎么看待?
厦门大学的双聘教授赵燕菁,就曾提议,生孩子应该和社保、养老金等权益相互挂钩,不生孩的人可以不予保障房,养老金等应该减少。言外之意总结为6个字:不生娃就惩罚。
不过,网友们似乎对于这份建议并不看好,几乎100%抱有批评的态度,大家纷纷认为,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在采用老一套“处罚”的做法来促使大家生孩,显然是行不通的。

除了这条“负向督促”的建议之后,还有很多人给出了积极的策略,例如经济学家任泽平就指出,可以对于生孩的家庭进行现金补贴,例如生三胎可以给予每个月3000元-5000元的补贴。除了任泽平之外,梁建章还直接给出了“降低购房成本”的建议,例如一胎买房9折,二胎7折,三胎直接半价,如此一来,或许真的能提高生育意愿度。

话题:对于以上各种“催生”建议,你认为哪个更可行?
以上就是关于《人口警报拉响,教授提议:不生娃就惩罚!你怎么看待?》的全部内容,如果《人口警报拉响,教授提议:不生娃就惩罚!你怎么看待?》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楼市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