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流泪坦言:自己也会自卑,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和原生家庭和解
说到董卿,你首先就会把她跟优雅知性,美丽,大气端庄这些词联系起来。
1973年11月17日,董卿出生于上海市,父母皆为知识分子。她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后来又取得上海戏剧学院的硕士学位。
1994年开始了主持生涯,最开始是任职于浙江卫视,1996年进入上海东方电视台,让她开始小有名气的是,1998年,她主持婚恋节目《相约星期六》,由于这档节目她开始受到了观众的追捧和关注,此后凭借她扎实的主持功底,大方知性的风格深受大众的喜爱。
2005年,董卿首次亮相春晚,她优雅,大方的形象深入人心,再次收获了一大波观众的心。此后,她连续主持了十三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并连续八年被评为央视年度“央视十佳主持人”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可谓“央视一姐”名符其实。
可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人,竟然也很长一段时间是自卑的,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无法跟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尤其无法跟自己的父亲和解。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见过大世面,家境优渥,如此自信大方的才女也自卑呢?
01
董卿谈原生家庭
在作者麦家《人生海海》的新书发布会上,董卿谈到了原生家庭,她说原生家庭对每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的确!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也说过: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刚开始董卿的语调是非常平和的,可是当她谈到自己父亲的时候,谈到自己成长经历的时候她的语速放慢了,甚至明显有点哽咽。
她说:“他对我的严厉和苛刻是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的,不允许自己照镜子,不允许母亲给她买新衣服,甚至不准参加一切文体活动。
一到寒暑假,必须要去打暑假工,而且是去宾馆做清洁工,非常的辛苦,一天的工资就一块钱,有时候心里委屈,又累,忍不住掉眼泪,但是父亲并不为所动。
在学业上,也是将“狼爸”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在艰苦岁月中靠自己努力考取大学的高材生,父亲经常给董卿布置各种作业,背诗歌,抄写各种诗词句子,读各种书籍。
而且只要董卿玩的时间超过父亲规定的时间,她就要面临被罚站,可能要站半个小时 甚至是一个小时,直到吃饭的时候结束惩罚。
从小在这样严苛的环境中长大,让董卿也内化了父亲的态度,后来不仅是父亲对自己要求严格,她自己也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要求严。
她总是觉得如果自己要把一件事做得出色,一定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比别人做得更多,她一刻也不想让自己放松,她总是不断告诉自己要做到最好,如果跟同辈在一个水平上,她就开始感觉焦虑和不安。
董卿说,她有时候也会怀疑自己,所以就更加努力,她非常讨厌那种被否认的感觉,所以她可以拿命去博,只有把事情做好,她才可以踏实一点,然而这么有才华的才女,竟然也有自卑的情节。
虽然她一度不能理解父亲的严厉,但是正是因为父亲的严苛,让董卿练就了成功人的人格底色,为她后续成为央视一姐,为她取得了不起的成绩奠定了基础。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一对复旦大学毕业的高级知识分子怎么会对自己唯一的女儿要求那么苛刻呢?但是只要你仔细去看看董卿父亲的成长经历,你就能明白了。
02
关于对董卿影响至深的父亲
董卿的父亲——董善祥,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在他11岁那年,母亲去世,他只能挑起家里的重担,四五点多天微微亮的时候他就要起床去捕鱼虾,然后拿到集市上卖掉,换取四五毛钱的收益,卖完之后匆忙赶回家扒几口早饭,再背着书包一路狂奔再去上学。
放学了董善祥还要回来帮母亲做家务,做完家务就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学习,写作业,复习功课,因为母亲不识字,所以也不会辅导作业,更加不会叫他看些什么书,但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日子,董善祥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复旦大学新闻系,从此跃出了农门,人生彻底改写了。
他本身就是在非常艰苦的岁月中长大的,所以一直秉着一个信念:勤劳刻苦才会改变人生。所以他对董卿从小就要求异常严格,这导致她一度也无法理解父亲的行为,甚至怀疑父亲到底爱不爱自己。
直到她去杭州念书的时候,那时候是父亲陪她去的,父亲跟她去学校,跟她一起铺床,买生活用品,她想终于可以脱离父亲的掌控了,心里特别高兴,直道最后父亲准备回去的时候,董卿第一次看到父亲的眼角有泪水,她突然被深深触动了,她第一次感觉,父亲是真正爱自己。
是啊,年轻的时候,我们总觉得父母对我们有很多偏见,甚至觉得他们不爱我们,不理解我们,其实随着慢慢长大,自己也成了父母,你就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
有时候父母看起来很不近人情味,很凶, 其实他们内心是想用这种办法让我们变得更优秀,他们不是不爱,而是不知道如何去爱,他们只能用这种让人受伤的“方式”去爱。
03
和原生家庭和解是成年人的必修课
就像董卿和在麦家的新书发布会上说的:“我们在爱父亲的同时,也要承认,其实没有一个父亲是完美的。”的确,人无完人,不仅我们的父母没有完美的,我们自己也同样不完美。绝大多数父母的育儿方式,都是从自己的原生家庭中习得的。
也就是说曾经自己是被父母用何种方式养育大的,等自己做了父母之后,也会沿用这一套方法去养育自己的孩子,这也就是心理学上讲的代继传承。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很多行为都是无意识的,也是我们对自己原生家庭的养育模式,潜移默化的结果。所以要打破代际传承,就需要我们首先有觉察,有觉知,然后有行动力,敢于突破自己。
其次要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要学会去看到父母的成长经历,看看他们从小是被如何对待的?学会接纳父母的不完美,接纳原生家庭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接纳生命中经历过的各种挫折和苦难。最后把这些让你无比痛苦的回忆,当成自己成长的动力。
一个成年人要懂得,不要再跟自己的命运做抗争,生命唯独只有接纳才会让你内心得到平静,你越恨一样东西,越在意一样东西,ta越会紧紧跟随你,只有当你接纳了,ta反而自己消失了,其实你恨一个人,就是不断给这个人注入新的活力。因此越恨越纠缠,你越恨原生家庭,你活得越像那个你恨的人。
所以,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这个世界上所有你无法放过的人事物的根本,其实就是你无法放过自己。
写在最后,我们每个人都受到原生家庭或多或少的影响,就像董卿一样,她最后选择和自己的父亲和解了。
她感慨地说:每个父母都会倾尽自己所有的好对自己的孩子。我们也要学会把原生家庭对我们的“伤害”当做成长,不断前进,突破自己的动力,学会和原生家庭和解,就是和自己和解!
对于原生家庭,你有些什么想说的?你的原生家庭还好吗?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