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在这个战场上,日本已经打进国门了!

作者 :正文注明 2022-08-23 18:43:11 围观 : 评论

作者:戎评
来源公众号:戎评(ID:rongping898)
已获转载授权

最近,有两个热点事件落下了帷幕。

第一个,是“毒教材”事件。

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通报,之前引发全网愤怒的教材插图,只是存在“不美观向上、不严肃规范、不细致准确”三方面问题,最后的处理结果是,27人被问责,插图已重绘,不再和原作者吴某合作;

通报里还说了,虽然教材有这些问题,但这背后“不存在利益输送”。

也就是说,在策划、绘制、审核、印刷等各个环节,一直到一本本成书送到孩子们的课桌上,中间没人收黑钱,这些教材里面的文字和插图问题,都是符合所有流程参与者的审美和价值观的,每一个参与者,都觉得就该这么编、该这么画、该这么写!

如果是真的,是不是比收了钱这么干更可怕?

图片

第二个事儿,是“苏州和服女孩儿”事件。

目前,这个事件的最新进展是,警方已经归还了女孩儿的衣服鞋袜,并“表示了关心”。

不过现在这个案件和这个女孩儿本身,显然已经不是重点了,舆论焦点已经被拉偏到了“中国人仇日”“中国人极端民族主义”“中国警察官僚主义”“中国人缺乏包容性”“中国人不自信”上,从“站不起来的民族性”到老生常谈的“体制问题”,炸出来一堆各种冷嘲热讽。

现在我们回过头看一下,这个事儿一路发酵到现在,还有人在讨论“日本投降日”吗?

没有!

所有的话题都集中在了中国人有没有做错、要不要“反思”上,一个本该铭记历史的日子里,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行径没被谴责,中国社会反而先自我撕裂了!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在这两个事件收尾的同时,另一则国际新闻却并没有引发很大的热度——

图片

日本媒体日前报道称,为了“完善国内外支持日本政府和自卫队活动的环境”,防卫省将在2023年年度预算中,列入专项经费,以分析海外的“虚假信息”,并积极发出“有利于自己国家的正确信息”。

具体的做法是,在明年的《防卫计划大纲》《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外交和安全文件中,日本会将“认知领域”设为自卫队的第四大新领域,成立专门部队,集中力量建立“认知作战”的能力。

这里的“认知作战”,就是通过操纵信息的传播,将公共舆论武器化,不断分化敌国内部,制造社会怀疑、扭曲社会信任,或者施加特定影响,以争夺敌国民众的“制脑权”。

说白了,就是潜移默化给你洗脑,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目标国民众的信念、思维、心理等等。

举个例子,好莱坞就是美国搞“认知战”的基地,通过电影这个意识形态媒介,美国向全世界传递了很多信息,比如美军有责任保护全世界,美国人的形象永远是正面的,美国的敌人都是邪恶的等等。

所以当美国带头在全世界打仗的时候,不管是在阿富汗、伊拉克还是南联盟、利比亚,它永远都站在“正义”的一方,并没有出现铺天盖地的反对声。

反面例子就是当前俄乌战争,西方舆论一遍遍洗脑,传递“俄罗斯是入侵者”的认知,所以从国外到国内,多少人真把俄罗斯当成了二战后唯一的“侵略者”痛骂不休的?

再比如,前美国驻华大使庞博培曾经提到一个扳倒中国的办法,那就是给中国的5亿的年轻网民洗脑,将他们变成美国“在中国内部的盟友和支持者”,进而将年轻人变成武器来搞垮中国。

大家想想,洪博培说这话时的2011年,当时国内互联网上那些“带路党”有多猖狂?

图片

现在日本自卫队要列为专项的“认知领域”,其实和美国这些手段也差不多。

只不过作为中国邻国,日本对中国的渗透远比美国要“熟练”和深入。

咱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前面提到的两个事件,是不是很符合“认知战”特征?

“毒教材事件”,教材里的内容,除了我们民族自我矮化、丑化,还夹带了多少日本改变中国人认知的“私货”?

比如穿着和服的“中国家庭”——
图片

比如日军侵华的战时宣传,截个图就变成了“学雷锋做好事”——
图片
图片

比如日本武士装扮的岳飞——
图片

这不就是典型的“施加特定影响”?

而咱们教科书上这么明显的日本元素,却能过审印刷,说明什么?

说明日本的“认知作战”已经深深地锲入了中国的文化领域,他们要的就是从娃娃抓起,搞意识形态渗透,让我们的孩子熟悉日本元素、喜欢日本文化,改变对日本的认知!

而且这个战场不仅仅限于咱们的教科书上面。

比如请一帮“文化人”唱日本赞歌——
图片

比如赞助一些中国媒体人去洗核岛无辐射——
图片
此外,还有在课堂上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大学老师梁艳萍、公然说日本没有发动细菌战的上海交大教授曹树基、认为日本在南京的大屠杀是“不已”“误杀”的复旦教授冯玮......这不就是在给日本侵略洗白,改变中国对历史认知么?

还有“苏州和服事件”,很多冷嘲热讽的人,就是抓着两个点攻击:对中国人,警察“保守执法”,程序有问题;对日本,中国盲目排外,民族主义严重。

总结起来就是,中国的公权制度也有问题,中国人也有问题。

但他们没说,所谓的“保守执法”背后,是之前有人在这里穿和服拍照,已经被当地居民投诉过,是确实在公共场合伤害到当地居民的民族感情了,当天这个女孩儿也因此和人起了争执,所以警察的执法不是基于个人好恶,程序是合理的。

图片

那当地居民为啥要投诉呢?这就和所谓的中国“盲目排外”指向同一个问题——中国人为啥对日本有意见?

这些在网络上肆意叫嚣的人不会说,是因为日本的右翼化,因为日本拒不道歉还屡次拜鬼,因为日本通过修改教科书洗白侵略史,因为日本搞“钓鱼岛国有化”,因为日本喊“中国威胁论”仇视中国,因为日本在一步步复活军国主义,因为日本人对中国搞出“自由与繁荣之弧”“印太战略”,为西方围堵中国开路,因为日本倚仗美国操弄台湾问题,加深了中国目前的战略困境......

美国或许是中国的头号竞争者,但真正下最大力气、最为积极想弄死中国的,一直是日本!

日本为啥要这么干呢?

归根结底,2000年之后,中国逐步崛起,特别是2010年前后中国GDP逐步超过日本,到2021年已经超过日本3倍多,让日本不适应而已。

所以,中国人民当前对日本有意见,只是对日本行为作出的反应,说到底,起因还是日本自己心态失衡。

图片

但现在打起来“认知战”,在中国公共舆论上成功烧起把大火后,问题全成中国的了。

日本多白莲花啊,多无辜啊,在“日本投降日”,中日之间最大的问题不是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复苏、在台海高喊“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而变成了“中国人容不下日本人”,处处针对日本人!

问题的归因,成了中国民主主义下的“盲目排外”。

中国人“排外”吗?

你在中国随便哪个城市的街头,随便穿着哪个国家的民族服饰,都不会有人拦你吧?小沈阳当年把苏格兰裙穿上春晚,被人骂过吗?

哪怕对日本,中国如果容不下,改革开放后,还能有那么多日企来中国赚钱?那么多日本人在中国定居生活?

所以这个问题的症结,就是中日今天关系是怎么到今天这个地步的,这就要问日本自己了!

这个道理,那些给和服鸣冤的人不会说,他们只会借着这个事件倒打一耙。

图片

有意思的是,如果把历史线拉长,这种明明是日本做错了事,但反向给中国扣帽子的操作,并不是第一次了。

当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人是这么搞洗脑宣传的——

“中国政府不但不闭门思过,反躬自省,反而变本加厉,把所有的排外手段,集中于日本一国,对内施行排日、侮日、仇日的煽惑教育,对外用以夷制夷的卑劣手段,中伤或牵制日本。日本固然宽宏大量,由东亚大局上着想,隐忍自重。可是日本越隐忍,中国越狂;日本越退让,中国越自负,日积月累,由排日而侮日,由侮日而挑战。就是没有卢沟桥的冲突,也必有其他的冲突”。


你看,是不是和今天有类似之处?

所不同的是,上面这段话当年是日本的内宣材料,而今天,这些话换种方式已经放进了某些中国人的脑子里!

图片

还有之前安倍遇刺也是。

一个右翼标杆倒了,给中文网络上一群人气得不行,正气凛然地责问,中国人为啥不哀悼?为啥不给日本人哭丧?

中国人为啥要哀悼?

有那功夫关心下枪手,还有枪手背后的日本社会问题不行么?

本质上,这就是有些人瞄准了中国舆论场,有意找茬制造话题。

按照咱们前面说的,“认知作战”就是用“公共舆论”这把武器,制造社会怀疑、破坏社会信任,现在咱们网络动辄被人点火,这些人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图片

所以,日本对华的“认知战”,其实早已经开始了。

这次把“认知作战”正式写进外交和安全文件,无非两个目的,一来继续渲染“中国威胁”,为修宪作舆论准备;二来配合美国的认知战,辅助美国占领舆论制高点。

日媒已经扬言,日本“认知战”就是针对中文的信息传播,为了赢得对中国的优势,日本政府不仅将主动投送信息,还会加强与美国、英国等盟国的合作,甚至向绿蛙的1450取经。

也就是说,在拨给专项预算、组建专门部门之后,日本的“认知战”还会继续升级,在中国认知环境里的投入还会增加。

这场战争,已经进入新阶段了!

文章最后,我有话说


向中国打响认知战的,不仅仅是日本。

举个例子,最近海外社交平台上掀起的“大翻译运动”,就是选取中文网络里的个别过激言论,比如之前某些调侃乌克兰女性、讨论安倍之死的言论,翻译成多语种的文字,然后在全球平台宣扬这是中国人的群体特征,其目标就是将中国人定义为 “骄傲、自大、民粹主义盛行、残忍、嗜血、毫无同情心的集合体”,以操纵全世界对中国的认知,进而反过来影响中国人的自我认知。

所以类似调侃乌克兰女性、讨论安倍之死的某些过激言论,往往被反华媒体大肆报道,在国内还会被带一波反思“中国人良知”的节奏。

但是从苏州和服女孩儿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来,我们国家其实并不习惯打这种认知战,别人在一个特殊时点稍微点把鬼火,咱们有关部门的公关节奏完全跟不上去,舆情发酵面临失控,最后是被一部分情绪带到哪算哪儿,很被动。

希望咱们从这几次事件中能够总结经验,从清理国内二五仔开始,慢慢在国内、在全世界赢得这场持久战的胜利吧!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