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河北两岁幼童坠入15米机井,仇家冒死相救,后来世仇成干爹
河北沧州市任丘县西袁庄村,村外是一大片的庄稼地,每到春耕之季,田地里一片郁郁葱葱望不到头。但是在这纵横交错的田间地头,却有着让人很容易忽视的危险——随处可见的废弃机井。
2014年4月17日傍晚,村民老李从地里耕种完回家,当走到一处废弃机井时,突然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的呼救声:“爸爸、妈妈,救救我……”
老李连忙寻声跑了过去,这是一处深15米的废弃机井。当他伸头往井里一看,只见黑布隆冬的一片,只能听到幼童微弱的呼救声。
确定有人坠井后,老李连忙拨通了救援电话,只是等救援人员到来时,却发现这个机井口直径只有40厘米,一般人根本就下不去,救援难度系数太大了。
在众人手足无措之际,村里面一个男子出现了,他不顾一切地拼死救起了幼童,间接地还化解了一场长达27年的“恩恩怨怨”。
截止至今,昔日两家世仇成了亲戚,幼童认男子为干爹,从此两家人关系亲密,被当地人传为了一段佳话!
幼童坠井
坠入废弃机井的幼童叫明明,是袁庄村王占方的儿子,当时刚满两岁。
当天下午,王占方的妻子郭敏带着明明去外面玩耍,走到了村外的田地里面,儿童天性的明明看到什么都新鲜,这里找找那里找找,玩的特别的开心。
时间过得很快,眼看太阳快下山了,郭敏就抱着明明打算往家走,结果明明却还想玩一会,大哭着不愿意回家。
于是郭敏就假装把明明放在了地上,自己往前走去,嘴里还在吓唬孩子:“你回不回去?你不回去等下老虎来了!”
不料下一秒悲剧发生了,明明的哭声突然戛然而止,等郭敏回过头来,哪里还有孩子的踪影啊?
郭敏开始四处寻找,当看到附近的一口废弃机井时,她连忙扑了过去,扒在井口呼唤孩子的名字。
然而,机井足足有15米深,里面漆黑一片,虽然有一些废弃的枯枝烂叶作为缓冲,但是年幼的明明,身上还是有多处擦伤,被摔了个七荤八素。
一直没有听到孩子的回应,郭敏哭叫着像发了疯一样,开始徒手扒弄井口四周的泥土,但注定这是无用功。
大概十几分钟以后,郭敏稍微恢复了一点理智,她知道凭借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把孩子救上来,于是爬起来就跑,打算回村叫村民们来帮忙。
就在郭敏往回跑时,坠井的明明也恢复了一些神智,开始在井底呼救。正好被路过的村民老李听到了,于是立即拨打了救援电话。
郭敏遇到一位村民后,语无伦次地求救道:“求求你救救明明,他掉到井里去了。”
郭敏的呼救声,引来了多位村民,其中几个腿脚麻利的,很快就跑到了郭敏的家中,通知了明明的父亲王占方。
王占方一听两岁的儿子坠井了,他连忙放下了手中的锄头,用尽了毕生的力气,冲向了出事地点。
等他赶到的时候,已经有几个村民围在机井旁了,他们其中一人背着绳子,另外一人正用手电筒往井底照去。
王占方扑到井口,顺着亮光往下一看,只见满身泥土的明明,正站在井底不停地哭泣,挥动的小手牵动了所有人的心。
“明明,不要害怕,爸爸妈妈这就来救你……”王占方在井口大声呼喊。但也许是拖的时间太久,也许是狭小的井底缺少氧气,明明的哭声却是越来越微弱。
地面上,王占方和妻子郭敏,已经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村民们也是绞尽了脑汁,但是面对狭小的井口人下不去,实在是毫无办法。
有人提议把绳子放下去,引导明明自己绑在身上,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其他人给否决了。
先不提才两岁的明明,会不会绑绳子?即便是真绑在了身上,如果绑得不牢固的话,半途掉下去只会更糟糕,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二次伤害,甚至直接丧命也有可能。
就在大家急得团团转时,一辆红色的消防车疾驰而来,明明的父母在看到消防员的那一刻,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救援困难重重
消防员迅速赶到现场,一边对机井进行测量,一边将一根长长的氧气管放到了井底,防止明明在下面缺氧。
经过测量以后,消防员发现这是一个深15米,由16节高90厘米,直径40厘米的水泥管搭建而成。
井口太小,无法容纳成年人下井救援。落井的明明又太小,无法通过下放救援绳引导他自救。消防员们只能想到另外一个笨办法——挖井。
此时距离明明坠井已经接近一个半小时了,晚上的气温还是比较低的,明明虽然在井底不缺氧,但是身上穿着单薄,很容易着凉生病。
最让人担忧的是,他身上的那些擦伤,如果不能及时地得到处理,很有可能会面临失血、感染的风险。
说干就干,在生命面前,时间就意味着生命。消防员一边用铁锹挖掘,一边调遣来了一台挖掘机,开始对机井周围的泥土进行清理。
挖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碎土往下掉落,为了不让井底的明明受到二次伤害,有村民立即赶回了家中,拿来了一个大小合适的塑料盆,刚好能盖住整个机井口。
然而,即便是军民一心地奋力营救,但还是困难重重,速度也十分的缓慢。两个多小时才挖了三米来深,拆卸了三根水泥管,下面还有十三根需要拆卸。
众人焦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像这种年久失修的机井,挖掘机在取土时,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因为挤压,造成它整个的坍塌,而且越到下面越潮湿,水泥管的硬度也直线下降,消防员们只能小心翼翼地慢慢挖掘。
眼看明明在井底已经很久没发出声音,而预测整个拆卸水泥管的工作还需要八到十个小时,消防员们只能一边挖掘,一边另想更快的救援方案。
就在大家愁眉不展、心急如焚之际,一个男子的出现,让救援人员似乎看到了希望。
“让我试试吧,我应该可以下去。”人群中走出来一位瘦弱的男子。
救援人员看了看他的体型,一米六左右的个子,体型又瘦又小,虽然是成年人,但是看起来还不到一百斤。
为了稳妥起见,救援人员用尺子给他量了一下肩宽,发现不到40厘米,是满足下井条件的,大家心中都十分的激动。
然而,作为明明父亲的王占平,本应该感谢男子勇于救人时,他却微微皱起了眉头,只因为这个男子叫庄伟达。
庄伟达也是西袁庄村人,但是村里人都知道,他家和王占方一家是“世仇”,已经达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世仇恩怨
按理说,在这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小村庄里,村民们之间本不应该有任何仇恨,而庄家和王家的这段恩怨,实际上还要追溯到27年前。
27年前,庄伟达的四叔突然患上了精神病,有时候十分暴躁,见人就打,村民们十分的害怕。
也就是在这一年,庄伟达的四叔再一次发狂,将王占方大伯家的儿子打成了重伤,但是后来庄家以其患有精神病的原因,一直拒绝赔偿事宜。
之后的日子里,两家人常常指桑骂槐,只要一见面就是一顿吵,最后双方直接发展到了动手程度,幸好几次三番都被村民们给劝阻住了,不然将有可能酿成大祸。
庄伟达的奶奶,也就是庄伟达四叔的亲娘,也感到有一些理亏,后面的日子里就把儿子关在了屋子里。
但是越是关起来,庄伟达四叔的病情就更严重,最后更是六亲不认,见人就打。奶奶无奈之下,只好除了送一日三餐外,只能任由其自生自灭。
没过多长时间,庄伟达的四叔开始变得沉默了起来,在暗无天日的小屋里,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最终以头撞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如此悲惨的事情发生以后,庄家人将责任全部归到了王家人的身上,认为如果不是他们苦苦相逼,又怎么可能让其死得这么悲惨?
从此以后,西袁庄村的庄、王两家,彻底地结成了仇家。俗话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两家人也是轻则互骂,重则动手。
王占方
庄伟达四叔去世的时候,庄伟达还只有十几岁,但是父辈给他灌输的思想,就是王家人是他们庄家人的仇人,永远都不能原谅他们。
27年的时间里,虽然庄伟达和王占方同住一个村,但是两个人之间却从未说过一句话,实实在在地是“世仇”。
但是如今在儿子坠井以后,庄伟达却主动提出要下井救人,这让王占方十分的不解,从而微微皱起了眉头。
王占方的妻子郭敏,是后来嫁到西袁庄村的,她虽然对这两家的恩怨略有耳闻,但是却不太清楚,此时看到庄伟达主动救人,她连忙跪在了地上,哭着喊道:“求求你,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
艰难救援
消防员在量取了庄伟达的肩宽以后,认为他成功下井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庄伟达自幼习武,身体素质也很好,虽然没有经受过专业训练,但是下潜到十来米深的井中,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你们抓紧时间,救人最重要。”庄伟达催促救援人员,赶紧将他身上的救援绳绑好,因为早一分钟下井,孩子的生命安全就要多一分钟的保障。
在消防人员的引导下,庄伟达以倒挂金钩的方式,慢慢地头朝下进入了井中,他的一侧肩膀,被井臂擦破了皮流出了血。
“你怎么样?可以下去吗?”消防员在地面上用对讲机询问。
身处狭小空间内的庄伟达,慢慢地调整好了自己的身体,而两边井臂距离他肩膀只有半厘米左右的空隙。
“我数一、二、三,你们就往下放!”庄伟达回答道。
“一、二、三”。绳索开始慢慢地被放了下去,庄伟达的手已经能够到了明明的衣服,眼看救援很快就要成功了。
地面上的人还在焦心地等待着,因为井口就容得下庄伟达一人,灯光照射不下去,也不知道井下的人到底怎么样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家的内心都忐忑不安。
“我一个手没劲,救人就要丢掉对讲机……”对讲机里传出了庄伟达的声音。
在人命面前,任何一切都可以抛弃,在得到庄伟达示意往上拉时,人们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稍微地落地了一点。
很快,庄伟达和明明都被消防员给拉了上来,已经昏迷的明明,被现场的医护人员紧急送到了医院救治。而庄伟达两侧肩膀上的伤口,医护人员也对其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处理。
不止如此,由于长时间在狭小的空间里倒立,因为缺氧和紧张,庄伟达的脸色通红一片,心跳也十分的快,坐在地上缓了好几分钟才回过神来。
成功救出明明以后,庄伟达并没有多做停留,他默默地离开了人群,等王占方夫妇想感谢他时,已经找不到庄伟达的人影了。
明明在医院的检查结果出来以后,除了一些擦伤和受到惊吓以外,身体上没有受到什么太大的伤害,这也让王占方夫妇松了一口气。
杯酒泯恩仇
带着明明回家以后,王占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儿子的救命恩人庄伟达,自己必须要好好地对他表示感谢一番。
而庄伟达下井救人的事迹,很快也就在村里传开了,村民们纷纷夸奖他的侠义心肠。他的父亲在得知此事以后,还拍了拍庄伟达的肩膀说道:“儿子,你是好样的,人命大于天,你做得对!”
庄伟达
父亲的这番话,却让庄伟达郁闷了,因为从小到大,祖辈、父辈教给他的思想,都是王家人是他们庄家的仇人,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理会他们。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庄伟达从小到大,都把王家人当成了仇人看待,这是此时父亲的话,却彻底让他刷新了认知。
第二天一大早,王占方夫妇就领着儿子明明,买了几斤上好的卤肉,还有一大壶好酒,准备去庄伟达家道谢。
临近庄伟达家门口,王占方的心中是五味杂陈,这是27年来,自己第一次踏入庄家的大门,只怕要被人家给轰出去呢!
让王占方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庄伟达和其父亲,在得知王占方的来意以后,反而热情地招待他们先坐下来,并且让家里人整两个下酒菜。
饭桌上,王占方为了表达感谢,直接先喝了三大杯,庄伟达也很豁达,连连和王占方碰杯,几个人喝的是不亦乐乎。什么恩怨情仇,此时已经在碰杯之中烟消云散了。
三代人,纠缠了27年的恩恩怨怨,此时杯酒泯恩仇……
一顿酒足饭饱以后,王占方率先开口说道:“庄兄弟,你是明明的救命恩人,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你也是我的救命恩人,如果你不嫌弃,就让明明认你做干爹,你看好不好!”
庄伟达年纪轻轻,暂未婚娶,但是他对活泼可爱的明明却十分喜欢,于是毫不犹豫地便应承了下来,成了明明的干爹。
王占方连忙拉过儿子,对他说道:“明明,快点喊干爹!”
早在父母的口中,明明就知道眼前这位瘦瘦的男子,就是那个把自己抱出井的人,所以一点都不觉得害怕,用脆生生的声音喊道:“干爹”。
从此以后,西袁庄村庄家、王家的“世仇”被化解,而且双方还成了亲戚,不得不说缘分真的是太奇妙了。
如今,每当逢年过节,两家人都会互相走动,农忙季节也会互相帮忙,没事的时候还会聚在一起喝个小酒,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在十里八乡被传为了佳话。
曾经有记者听到这段感人的故事后,前往西袁庄村采访了庄伟达和王占方。二人都表示现在两家的关系特别亲,就像是一家人一样。
庄伟达更是直言道:“以前我们两家是‘世仇’,因为这层关系在,后来我们化解了仇怨,似乎因为这层关系消失,如今我们变得更加的亲密了。”
值得一提的是,明明并非是庄伟达第一个救起来的孩童。在去年3月,又有一位幼童不幸坠落深井,救援队立即联系到了有救援经验的庄伟达,最终在他的帮助下,救起了这名坠井幼童。
这一次,庄伟达接受了沧州市主流媒体的采访,当记者问道:“下机井是那么的危险,为什么你每一次都能义无反顾地救人呢?”
面对镜头,庄伟达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还不适应被大众所关注。他想都没想便回答道:“救人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那一刻根本就没有时间考虑其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