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涌连抽两根香烟,喝了一口白酒,被押到殡仪馆,抬进死刑执行车
2003年12月22日,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间会见室中,正在上演着一场生死离别的场面。
戴着手铐脚镣的刘涌,被两名法警押解着进入了会见室,面对双眼红肿、眼含热泪的哥哥和妻子,刘涌一句话都没说。
接过哥哥递过来的香烟,刘涌狠狠地抽了一口,一支抽完似乎还不尽兴,抬起手又要了一支。
在烟雾缭绕之中,昔日发生的事情,在刘涌的眼前如同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地闪过。
在此期间,没有人说一句话,在这种有些诡异的沉默中,刘涌的表情一直毫无变化。只是有人看到他睁着的眼睛,流下了一行悔恨的泪水。
两支香烟抽完,刘涌的妻子刘晓津,拿起了桌上的一瓶矿泉水,刘涌接过来就喝了一口。
水一入口,刘涌的表情有了点些微的变化,感觉到一股白酒的辛辣感直冲喉咙。他睁开的眼睛,闭上了又睁开,仰头喝了一口,接着轻轻地把瓶子放在了桌上。
转头看了看自己的妻子,又看了一眼哥哥,刘涌用沙哑的声音交代了一些话,告诉他们要好好地活下去,照顾好父母和孩子。
在生离死别面前,时间总是过得飞快,留给刘涌的时间不多了。
到了该上路之际,刘涌示意亲人在他的脚镣处,塞了一张一元钱的纸币,方便他在黄泉路上使用。
在中国,有一句古话叫“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所以在一些科技不发达的农村里面,还一直有给“死人钱”的风俗,一来是寄托对亲人的缅怀,二来是为了让亲人在路上使用。
当然了,这是一种迷信的做法,目前已经被世人渐渐摒弃,所以这样的行为在科学面前,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信的。
临近分别之际,刘涌的妻子刘晓津,哭得更大声了,她一再地表示自己一定会照顾好父母和孩子,让刘涌放心。
刘涌的哥哥,红着眼睛,压抑着悲痛,向刘涌点了点头,示意他一切放心。
从会见室出来以后,刘涌被押到了另一个房间,审判长和检察官二人,已经在等着他了。
审判长宣读死刑执行回执书时,刘涌一直面无表情。之后在法警的指导下,刘涌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一刻,貌似风平浪静的刘涌,实际上内心已经是五味杂陈,从他微微颤抖的手臂,可以得知他的内心,绝非表面这样的平静。
签字完毕,刘涌被押到了法院大院里,六辆警车和一辆押解车,已经早早地在等着他了。
刘涌被押上了押解车,在前后警车开道之下,车队从法院出发,开往了锦州市殡仪馆。
此时,法院大门口聚集的数百名群众,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还等候在警戒线外,待车队行驶到道路尽头,再也看不见以后,人群才慢慢地散开了。
所有人心满意足,因为大家见证了一个无恶不作的罪犯,从被判死刑到被押赴刑场的经过。
半个小时左右,押解刘涌的车队,开到了锦州市殡仪馆门口,跟车的只有刘涌的妻子刘晓津,其余亲属一概不允许跟车随行。
锦州市殡仪馆在接到通知,这里将作为刘涌受刑的刑场后,整个馆内馆外,都已经被锦州市警方布控。
馆外入口处,左右两边各安排有四名全副武装的武警战士,他们正在警惕地注视着路上的汽车和行人。
馆内的停车场上,社会车辆全部被转移了出去,无关人员也基本上都被劝阻出馆。
台阶上,每隔十米就有一位武警战士,或者是警方人员值勤,所有人严阵以待,以确保对刘涌执行死刑时万无一失。
押解车开进殡仪馆后,停在了距离火化间不远的地方,几分钟以后,一辆白色的死刑执行车开了过来,停在了押解车的旁边。
之后,法警将刘涌的手铐和脚镣去掉,将他抬着进入了死刑执行车,放在了车内的一张床上面。
在此期间,刘涌表现得十分镇定平静,不言不语、面无表情。
随后,身穿白大褂的法医,将已经准备好的药剂,注入到了刘涌的体内。
慢慢地,刘涌的眼睛从圆睁着到慢慢地闭合,生命体征迅速下降,似乎没有感觉到太大的痛苦。
十分钟以后,法医检查认定刘涌已经死亡,他的尸体被法警抬了出来,交给了殡仪馆的工作人员。
刘涌的尸体,被放进了一个黄色的盛尸匣,接着被抬上了殡仪馆的面包车,拖到了火化间进行火化。
一个半小时以后,刘涌的骨灰被送了出来,交到了他的妻子刘晓津手中,后者痛哭失声,紧紧地抱着骨灰盒,上了一辆黑色的小轿车。
至此,这起曾经震惊国内外,在社会上掀起巨大风波的“刘涌涉黑案”,最终划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如今在这个社会上,肯定还有一些像刘涌这样的人存在。但是他们的力量,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简直就是不值一提。只要一冒头,就会被代表正义的公检法部门所铲除。
而从刘涌的身上,我们也能得到一些警示:那就是作为一个国家公民,我们时时刻刻都应该洁身自好,千万不要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因为真的等到了无法挽回之际,再多的悔恨和泪水,都已经于事无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