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人三个地方三个红码,感叹房子还是得这样买
东方楼书,看透房地产和买房卖房众生相!《一家三口人三个地方三个红码,感叹房子还是得这样买》是一篇关于三口,房子,地方的文章。东方小楼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房地产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房地产买卖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三个红码
一个朋友,一家三口,在广州某出现阳性的小区居住。
不好彩,这位阳性患者,刚好就住他们这栋楼。

而他家,在这栋楼的同一层,有两套房子,爸妈住一套,他自己住一套。
于是就有了一场一家三口的红码风波。
第一个红码的是他妈妈。
阿姨因为和阳性患者共同搭乘过电梯,被判为密接,率先红码,在家禁足两天后,被拉去某酒店做隔离。
幸运的是,包吃包住,生活条件还不错,没吃过一口冷饭。
阿姨在临走前机智的带上了茶具和酱油(非海天牌)和锅仔,一是实现了喝茶自由,二是可以适当改善隔离时的饮食。
但他和他爸爸的红码赋码过程,则略微有一些魔幻。
首先是他,在全楼栋都先后变红码后,他一直都是绿码,迟迟不红,另他感到费解。
打了相关电话咨询,后台一通检查,发现原因所在:
哦,原来赋错码了,把红码赋到一位和你同名同姓的广州人那里去了。
那哥们真是人在家中坐,红码天上来。
系统调整后,他理所当然的转红。估计那位同名同姓的朋友,转绿码了。
更魔幻的是他的父亲。
他爸爸刚好这几天不在广州,在小区出现阳性之前几天。一直都在隔壁的z海市出差,完全没有交集。

叔叔的手机号是他孩子的亲情号,身份证注册的都是他孩子,并不是他父亲本人。
我这位朋友刚好前几天经过了一下海珠,于是大数据判定他父亲手机号码的机主:
经过疫区,赋红码。
于是,瞬间,他父亲就被困在酒店出不来了。
不要高估z海市的疫情防控水平,二三线城市的僵化远超你的想象,即使这是一座湾区著名城市,其低效令人发指。
他父亲被困在酒店,一不给送饭,二不给出门,三,还派了个保安堵在酒店门口,不让他偷偷溜了。
先说不说,头两天没饭吃,那谁受的了。
老爷子饿了两天,脸都绿了。我这朋友在广州天天打z海市的各种投诉电话,两天后总算是能叫外卖了。
作为一个完全没有密接、次密接的红码人士,z海市一是不让他出酒店,二是不安排上门检测核酸,给钱都不行。
而广州防疫管理部门,已经明确表示,只要核酸检测阴性,就可以恢复绿码。
但就是卡在z海市没人给安排检测。
又把老爷子关多了三天,直到打了无数个投诉电话后,终于安排了上门检测核酸。

老爷子最后发表了几句感叹:
1. 买房还是得买比较有钱的区,同为红码,妈妈被隔离去酒店,有吃有喝,每天有人给测核酸,反观老爷子,饭都不保证能吃上。
2. z海市这破地方不行,zf办事效率不行,太僵化;
3. 以后一家人买房,不要买同一栋楼同一层楼,这要再出现这种问题,真是全家被一勺烩。嗯,坚决不买同一栋楼,隔壁栋也不要,要隔2-3栋。坚决!
4. 房子要买大的,能大当大;小区花园要大,能大当大。被封禁了,活动空间很重要。
昨天颁布了防疫新政后,他妈妈估计明天就能回家了(隔离满5),下周他们小区应该就解封(5+3)。
老爷子还在z海市的酒店,刚做完核酸,看能否绿码。转绿的话,说什么也不在z海市呆了,迅速返穗。

广州
我们在一座城市买房安家,买的不只是一所房子,还有这座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的质量、效率决定了人民的生活幸福程度,在疫情期间表现的非常明显。
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一个不添乱的管理者就足够了。
但在二三四线城市,遇到个不添乱的管理者,可能都是一种奢求。
我不想说广州牛逼的这种话,会有立flag的嫌疑。
但凡立flag的,最后都会塌房,堪称互联网牛顿第二定律。(互联网牛顿第一定律是啥,可以猜猜)。
不过就昨天的新版防疫政策的出台,I guess,这版防疫政策有来自广州的专家深度参与研讨制定。
这几乎是针对本次海珠疫情量身打造的。
不得不说,这是巨大的进步。
广州有广袤的城中村,虽然偶有藏污纳垢,难于管理,但这也为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低成本的生活环境。

把城中村全部推向旧改,这不现实。
我猜测,未来公益性住房(廉租房、保障房)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占比会大幅度提高,会成为房地产的另一条腿。
一方面公屋制度向新加坡模式靠拢,并且数量增幅会很快。
另一方面纯粹的商品房会成为一个单独的市场,类似于香港。
当然,还有大量的老破小以及二三四线城市,会逐步鹤岗化。
疫情,毫无疑问会加速这一过程。
最后:
同在广州的红码,凌晨开始逐步转码,发文前,阿姨已接到通知,4小时转绿码,准备回家3天居家隔离。
远在z海市,没有任何交集的老爷子,还困在酒店继续红码中。。。
以上就是关于《一家三口人三个地方三个红码,感叹房子还是得这样买》的全部内容,如果《一家三口人三个地方三个红码,感叹房子还是得这样买》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楼市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