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春节取消“禁放”,老百姓可以燃放烟花爆竹?如今答案来了
今年春节较以往更早一些,在12月8日的时候国务院就发布了2023年节假日放假通知。具体假期是从1月21日放到1月27日,有7天的调休时间。这个调休通知一出来呀,在外打工一年的人是高兴了不少,终于有机会可以和家人团聚相见了。还有好多人开始囤货模式,打算好好奖赏一下努力工作的自己。
不过,过年娱乐方式当中最让人开心的不是买年货,而是烟花爆竹燃放时的绚丽光彩、中国人血脉里对于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传统理念被满足的快乐以及和家人在夜色中团聚的喜悦。燃放烟花爆竹不仅是为了热闹,还是为了驱走过去一年的晦气和不开心,年味就在烟花爆竹绽开的瞬间充满在心间。

没有烟花爆竹的年是不完整的,在过去禁放烟花爆竹的几年,很多人讲这个年过得虽然也很热闹,但是就是过的没有年味,没有烟花爆竹的年实在让人开心不起来。有些人还因为没有烟花爆竹不再期待过年,实在是可叹可哀。
不过最近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消息,那就是取消2023年烟花爆竹燃放的禁令,此消息一出,许多人是兴奋不已,但是消息是否属实还有待观察。不过就目前来看政府并没有发出关于要开放烟花爆竹的确切消息,相反有不少地方政府都出面解释在2023年仍然会执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命令。
不过为什么我国许多地区都要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呢?大家一起来看看。

我国最早的关于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是在1993年颁布的。那个时候主要是为了保证安全,减少噪音等,所以禁止居民在城区燃放烟花爆竹。
城市和农村不一样,城市人口密集,人流量大,楼房多,楼房之间又拥挤,而且街道上的路灯、电线等用电设备也多,在城区燃放烟花爆竹,危险性太大,潜在的隐患太多,一旦使用不当,就极容易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例如楼房起火或者人流拥挤造成的踩踏等,无论哪一种,伤害都是不可逆的。
虽是如此,但是各地对于燃放烟花爆竹的禁止规则各不相同。有的是政府严格管控,从购买到存储都有严格的规定,有的是爱管不管,全凭居民自觉。不过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地区都是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

有人认为燃放烟花爆竹也是有好处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坏处。
大部分老百姓是认为有必要在过年的时候燃放烟花爆竹,因为燃放烟花爆竹可以让过年更有气氛,更有过年的感觉,况且过年放烟花爆竹是自古就有的传统,我们不应该丢弃。有人觉得烟花爆竹燃放产生的二氧化硫还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有好处就会有坏处,专业人士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燃放烟花爆竹是弊大于利的。烟花爆竹燃放不仅会释放出有毒气吸入过多,会导致人出现中毒症状。还释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虽然有消杀作用,但是它还是有毒的有机物。不仅如此,还会释放出大量的金属颗粒,这些金属颗粒和水一结合,就会溶于水,容易随着人的呼吸进入人体呼吸道,对人体造成伤害。

烟花爆竹的燃放不但会危害人体,还会造成空气污染,引发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影响的就不是个人了,而是会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燃放烟花爆竹你可能只是不开心一时,但是长此以往,环境变好,造福的是我们的子子孙孙,这可比一时的快乐要重要得多。
所以究竟要不要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烟花爆竹作为中国自古就有的一项习俗,是时代发展下的高楼林立让它无法绽放,不应该被看作是一项“陋习”。
农村可以燃放烟花爆竹,但是在城市被禁止,为了让过年更富有意味,在此建议,可以把城市中的广场或者其他的开阔地区临时拿出来让居民在此燃放烟花爆竹,让老百姓过一个开开心心有年味的春节,满足了他们放烟花爆竹的愿望。

结语
过年回家团聚,燃放烟花爆竹让年味传递到家家户户,但是为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减少噪音、保护环境,现在很多城市都没有烟花爆竹的影子,不再燃放烟花爆竹后过年都好像缺了一角,心里总空落落的。所以小编提了一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在城市中临时拿出一个场地燃放烟花爆竹,开开心心过大年。
今日话题:明年春节取消“禁放”,老百姓可以燃放烟花爆竹?如今答案来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