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媒:中国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或将集中于支持加税的欧盟国家
- 欧盟成员国4日表决未能阻止对华关税提案,欧盟委员会将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所谓反补贴关税。不过,欧委会同时声称,将继续与中方谈判,探索“替代解决方案”。当地时间7日,美媒彭博社援引贸易专家分析称,随着中欧进入“边打边谈”阶段,中国接下来将会如何以及何时对此采取反制措施予以回应将备受关注。其预计,在对华加税投票中投赞成票的欧盟国家将面临最大风险。此前,中国商务部应国内业界申请,已相继宣布对原产于欧 作为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幕后推动者之一,法国同时还是干邑白兰地的主要供应国,欧洲对华出口的白兰地产品99....
-
- “美国限制中国太阳能产品进口,印度欲填补空白”
- 据英媒《金融时报》当地时间6日报道,近年来,随着美国不断加大对中国制造商的无理打压力度,印度公司正试图借机填补华盛顿因恶意限制中国太阳能出口产品而留下的市场缺口。然而,现实情况是,印度在贸易和技术上日益依赖于中国,让中国制造业反倒变得更加不可替代的同时,美国的对华关税政策也在面临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境况,拜登政府大力推行的补贴措施无法吸引印度制造商赴美投资,结果只落得一场尴尬的独角戏。2023年8月 美媒《华盛顿邮报》早前曾援引贸易数据和经济人士的分析报道称,随着印度加大智能手机、太阳能电池板和药品等商品的生...
-
- 印尼媒体敲打日首相石破茂:不该说的别说,别在东盟峰会自取其辱
- 当地时间10月1日,日本自民党新总裁石破茂正式当选日本首相。随后他即将开展一连串的外交活动,首先进行的便是10月8日至11日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的东盟首脑峰会。不过,石破茂对打造“亚洲版北约”的一再鼓吹,让东盟地区主流媒体对他的到访提高警惕,提前发出 “达咩” 的拒绝之声。当地时间5日,印度尼西亚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雅加达邮报》(The Jakarta Post)在一篇题为《我们拒绝亚洲版北约》 况且,现在无论是日本媒体、民调结果,还是石破茂所属的自民党,都对他及其领导政府的执政持怀疑态度。文章认为,东盟...
-
- 大众汽车CEO:若中方采取反制措施,德国车企将陷入巨大劣势
-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欧盟成员国4日表决通过对华关税提案,将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据美国彭博社10月6日报道,德国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当天表示,如果欧盟的举措导致中方采取相应反制措施,欧洲汽车制造商可能面临重大劣势,他敦促欧盟寻找替代解决方案。布鲁姆对德媒表示,若中方对德国汽车征收报复性关税,可能会对大众集团在中国生产的汽车以及奥迪、保时捷、兰博基尼等德国出口的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
- 石磐启:“重塑”孟加拉国,美国又快人一步
- 在孟加拉国媒体上,目前的热词是“reform”,但对这个词的理解,却不局限于我们熟悉的“改革”。对孟加拉国内部而言,“reform”意味着各种力量的“重组”或“重构”;而对外部大国而言,更确切的释义应该是“重塑”。就在国际观察家们还在为“孟加拉国”发生的是否是“颜色革命”,美国是否曾介入、又是以何种方式介入孟加拉国的剧变等问题各持己见时,美国早已超越其各方对手,“一骑绝尘”,多错并举,开始其“重...
-
- 巴基斯坦总理:深感震惊,强烈谴责
- 10月7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对6日在卡拉奇发生的袭击事件导致两名中国人失去生命、另有一人受伤,深感震惊和悲痛。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 资料图 夏巴兹·谢里夫强烈谴责这一袭击事件,并向中国领导人及中国人民尤其是遇难者的家属致以最诚挚的哀悼,愿伤者早日康复。夏巴兹·谢里夫表示,目前已展开紧急调查,以确定凶手身份并将其绳之以法。巴基斯坦坚定致力于保护中国朋友,巴方将不遗...
-
- 以媒:如果以色列同意不袭击伊朗某些特定目标,美国将提供补偿
-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伊朗上周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以报复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之死,以色列随后宣布将作出回应。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10月6日报道,为避免局势升级,美国官员承诺向以色列提供“补偿”,换取以色列不对伊朗境内的特定目标发动袭击。以色列公共广播公司(KAN)记者阿米凯·斯泰因(Amichai Stein)透露,他已经收到来自美国官员的报告,美国官员在与以色列官员讨论如何...
-
- 新加坡学者马凯硕:若中国成全球第一,美国得想想怎么处
-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10月7日,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发布了一篇对新加坡知名学者、资深外交官马凯硕的专访,讨论了中美关系等问题。马凯硕在对话中表示,中国拥有比美国更明智的长期战略,随着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差距不断缩小,美国应该开始为变成“世界第二”做好准备。马凯硕认为,拜登政府过去两年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美中关系,但两国的“竞争”仍在继续。在某些方面,拜登政府对中国的态度比特朗普政府更加强...
-
- 穆罕默德·萨奇布:“印度外交政策就像一个逃婚的新娘,我们也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 【导读】 2024年8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指导、北京对话主办的“金砖国家与多极世界2024对话会”在北京举行。来自15个国家和南方中心等国际组织的近40位专家学者,就金砖国家构建货币体系、参与多极世界构建、增强经济韧性与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穆罕默德·萨奇布在发言中指出,金砖国家虽然在构建新型多边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在 It has been the case that BRICS is working, but it has...
-
- 美国港口有多差劲?“中国排第1,美国排第53”
- 10月6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发布评论文章称,美国港口效率低下,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以船只在港耗时计,中国洋山港排名第一,而表现最好的美国港口仅排名第53。文章也指出,日前罢工的美国码头工人在要求提高待遇的同时还要求拒绝自动化。文章写道,北美工会“国际码头工人协会”(ILA)所提的六年加薪62%的要求被满足后,已与资方达成临时协议,工人们将重返工作岗位,但劳资纠纷尚未结束。第二轮的“斗争”中,...
-
- 奥萨马·阿尔卡斯:加沙的孩子们是这场战争中最悲惨的受害者-奥萨马·阿布·阿尔卡斯
- 新一轮巴以冲突满一周年,过去一年来的每一天,加沙地带的民众都生活在物资极度匮乏、强忍至亲离别之痛以及与死亡擦肩而过之中。他们所忍受的苦难不断提醒着世人,巴勒斯坦人没有放弃希望,没有放弃对独立建国的渴望。加沙民众在战争与封锁中经历了怎样的苦难?他们有哪些想法与愿望?观察者网联系到自战争爆发时开始逃难、携家人辗转来到埃及的一位加沙医生,也是一位曾来过中国学习的留学生,奥萨马·阿尔卡斯先生,听他讲述在...
-
- 互呛后,马克龙与内塔尼亚胡通话
- 据《华盛顿邮报》、《以色列时报》报道,当地时间10月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电话时直接告诉后者, “停火的时机已经到来”。内塔尼亚胡与马克龙 资料图 《华盛顿邮报》 报道称,两国领导人“以非常坦率和尊重法以友谊的方式”进行了交谈,双方承认存在意见分歧,并希望彼此能够相互理解。马克龙重申了此前的观点,即反对在非停火状态下对以供武。内塔尼亚胡则表示,希望得到以色列盟友的支持,而...
-
- 冲突一周年,中东距离“全面战争”还有多远?
- 当地时间10月6日,以色列继续轰炸加沙地带和黎巴嫩真主党目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真主党的火箭弹则突破以色列的防空系统,落在以色列北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一周年之际,冲突仍在轮回。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阿克萨洪水”,把以色列拉回“赎罪日战争”的梦魇。回过神来的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展开报复式空袭,新一轮巴以冲突骤然爆发。一年后,近4.2万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的袭击中丧生 加沙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以色列为何要扩大作战目标,将冲突重心转向黎巴嫩?董漫远认为,尽管以色列仍然需要集中精力和...
-
- 以色列拦截加沙火箭弹,“圣城旅”称实施袭击
-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当地时间10月6日,以色列国防军称,从加沙发射的一枚火箭弹在触发以色列城市阿什凯隆和附近地区的防空警报后被击落。以色列国防军还表示,在同时发射的火箭弹中,有数量不明的火箭弹落入空旷地区。另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6日当天,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下属武装派别“圣城旅”承认实施此次袭击。...
-
- 以色列贝尔谢巴中央汽车站疑似发生恐怖袭击,已致1人死亡、9人受伤
- 据耶路撒冷邮报报道,当地时间10月6日,以色列警方表示,当天,以色列南部贝尔谢巴中央汽车站发生枪击事件,造成1人死亡、9人受伤,这是一起疑似恐怖袭击事件。以色列红大卫盾会紧急服务中心在袭击现场。耶路撒冷邮报 以色列红大卫盾会紧急服务中心称,一人伤势严重,正在现场接受治疗,此外,正在将一名中度至重度伤者、四名中度伤者和三名轻伤者转移到贝尔谢巴的索罗卡医疗中心。目前袭击者已被击毙。以色列警方称,现场...
-
- 卡塔尔官员:辛瓦尔现在只用笔和纸交流,被扣押人员可能在他周围
-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一周年之际,尽管国际社会一再呼吁止战,加沙和谈曙光仍遥遥无期,伊朗的卷入加剧了引爆地区战争的焦虑。据以色列第12频道10月6日报道,就在上周,负责与哈马斯方面调解交换被扣押人员谈判的卡塔尔官员告诉被扣押人员家属,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国还活着,但已不再给他们打电话,现在只用笔和纸进行交流,这对调解工作构成了挑战。与此同时,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