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中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

作者 :唯爱新娘 2020-12-15 11:58:22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中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哪部书?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为纲,按时间顺序,连贯地记述各个时代史实的史书体例。这一史书体例,为西汉司马迁所创并成功应用于《史记》中。下面就跟放肆吧一起具体看看中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等相关内容。zLF曹操读书网

zLF曹操读书网

中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
zLF曹操读书网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zLF曹操读书网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zLF曹操读书网

zLF曹操读书网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zLF曹操读书网

内容简介zLF曹操读书网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zLF曹操读书网

一、本纪zLF曹操读书网

“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记载秦汉历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zLF曹操读书网

二、表zLF曹操读书网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zLF曹操读书网

三、书zLF曹操读书网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zLF曹操读书网

四、世家zLF曹操读书网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zLF曹操读书网

五、列传zLF曹操读书网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zLF曹操读书网

《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记述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叙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国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zLF曹操读书网

zLF曹操读书网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确凿无疑。zLF曹操读书网

今本《史记》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zLF曹操读书网

相关文章

  • 中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汉书》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
    中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汉书》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

    中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是哪部著作?断代体:事件介绍的很详细,但时间跨度短且不连续地记载朝代历史。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断代史。下面就跟放肆吧一起具体看看中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等相关 ......

    2020-12-14 10:51:40
  • 史记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帮助你了解历史
    史记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帮助你了解历史

    相信很多朋友一定都知道荆轲刺秦王这个典故吧,但是你们看过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吗?今天,就由小编给大家看一下史记荆轲刺秦王原文的节选片段吧。...

    2020-07-25 23:00:10
  • 清朝鼎盛时期有多少附属国?历史学家:晚清政府不能涵盖清朝始终
    清朝鼎盛时期有多少附属国?历史学家:晚清政府不能涵盖清朝始终

    我国古代是非常强大的,秦汉,唐宋,元明清,哪一个朝代不是赫赫有名的,甚至被人朝拜的天朝上国?有人说,清朝是中国古代最让人看不起的落后的腐朽王朝,但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的确,晚清政府腐败无能,使得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所打开,甚至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逐渐的丧失了自己的主权,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不过,统治了中国几百年的清朝政府,很显然并不会是一无是处的。清朝的统治时期,我国的领土虽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国力的增强,日本强行占领琉球,称琉球为藩属国。事后,琉球国国王曾多次向清朝...

    2020-07-23 18:26:00
  • 清江堰塞湖成因:老滑坡点遭遇创历史记录降雨量
    清江堰塞湖成因:老滑坡点遭遇创历史记录降雨量

    7月22日0时,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沙子坝滑坡相关情况。此前,恩施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预警称,沙子坝滑坡造成清江上游形成堰塞湖,随时有溃坝形成洪水下泄的危险。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发布会上获悉,采取相关措施后,上游水位回落,堰塞湖溃坝风险有所缓解。专家介绍,该滑坡为老滑坡,曾发生过多次局部坍滑,本次是由于持续强降雨导致滑坡体饱水失稳滑移,并在西侧冲沟地表水进一步作用下滑入清江。属典型的自然因素诱发的滑坡。事发现场。来源:微信公众号 安家恩施 恩施今年梅雨期降水创历史...

    2020-07-22 09:55:03
  • 世界彗星資料最丰富的国家 我国正史记录就1000条以上
    世界彗星資料最丰富的国家 我国正史记录就1000条以上

    世界彗星資料最丰富的国家?哈雷彗星(周期彗星表编号:1P/Halley)是每76.1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国物理学家爱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测定其轨道数据并成功预言回归时间而得名。下面就 ......

    2020-07-15 15:56:31
  • 山西高平发现疑似长平之战尸骨坑尸骨层厚度约0.6米吓坏历史学家
    山西高平发现疑似长平之战尸骨坑尸骨层厚度约0.6米吓坏历史学家

    日前,一处厚度约0.6米、长度超过20米的带状尸骨层在高平市被当地农民发现。经当地研究长平之战的学者与文物部门人士现场勘查,这处呈带状的尸骨层可能与发生在2200年前的长平之战有关。...

    2020-07-15 15:08:48
  • 史记《苟晶列传》
    史记《苟晶列传》

    苟晶苟晶者,魯之濟寧人也,戊午年生(一九七八)。晶之父母宗族俱世居闾里,乡无裙带,外无强亲,徒以耕织为业。晶为长,而有一妹,姊妹唯父母是依,怜于二老。父母之教女,且严且爱,每告二女曰:&...

    2020-07-05 09:50:51
  • 李世民和武则天“结婚”当天,创下一历史记录,现代没人能做到
    李世民和武则天“结婚”当天,创下一历史记录,现代没人能做到

    古代王朝中,皇帝有六宫嫔妃,一生娶了无数个妃子,有的宠冠后宫,有的则一生受冷落。然在唐朝的历史上,却有一后妃创下了历史记录,她的一生亦是十分不同。唐太宗和武则天,两人都是古代历史上十分出名的皇帝,他们更是曾经的夫妻,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和著名的诗人。他是唐高祖的嫡次子,母亲是太穆皇后窦氏。他少年便开始从军,十分擅长骑射,李唐江山 对外则是开疆拓土,征服各部落,使得各民族融洽相处,北方各族更是共同尊称他为“天可汗”,为后来的大唐盛世奠定了重...

    2020-06-22 18:26:42
  • 法媒:24岁女大学生遭著名历史学家分尸 男方酒醉背包中掉出女方手臂
    法媒:24岁女大学生遭著名历史学家分尸 男方酒醉背包中掉出女方手臂

    索科洛夫在酒醉失足坠入冰冷的莫伊卡河(River Moika)后被救起,当时他的背包里有一对女性手臂。[!--empirenews.page--]索科洛夫在酒醉失足坠入冰冷的莫伊卡河(River Moika)后被救起,当时他的背包里有一对女性手臂。[!--empirenews.page--]索科洛夫在酒醉失足坠入冰冷的莫伊卡河(River Moika)后被救起,当时他的背包里有一对女性手臂。...

    2020-06-10 15:08:12
  • 《史记》文言文版
    《史记》文言文版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內容博及天地、囊括古今历史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民族、民俗、宗教;包括社会的各个阶...

    2020-04-25 21:41:09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