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火下博物馆的“惊魂三日”:连夜转移400多件文物
作者 :唯爱娇娘 2020-04-05 21:08:11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次 评论
博物馆内有90件中国国家一级文物、138件中国国家二级文物、8件中国国家三级文物,累计256件珍贵文物。邓海春说,这些是凉山彝族文物的精华。
4月2日,远眺博物馆。 刘忠俊 摄
“我们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到达馆区时,明显感觉到热浪。”邓海春回忆,当晚博物馆因停电漆黑一片,早已打包好的文物被迅速运送到救援队的5台皮卡车上,再被运到山下的邛海宾馆。那一晚,在火光的映照中,博物馆工作人员和救援队员累计转移了400多件文物。
事实上,因博物馆位于山上,森林防火一直都是重中之重。邓海春说,他曾经历2007年和2014年两次火灾,但此次火灾严重程度远超前两次。“其实1985年刚建馆时山上光秃秃一片,树林都是后来封山育林才有的。”
3月31日晚,消防救援人员在博物馆喷水降温。 刘忠俊 摄
记者3日下午在邛海宾馆见到了紧急转移下来的文物。它们被安全码放在清凉的地下库房内,安保人员24小时值守,邓海春不时查看封条和箱子。他说,博物馆目前累计转移了3064件文物。“这些文物是彝族人的信仰寄托,这些天我收到了太多彝族人的信息,他们都在询问文物是否安全。”
“我是彝族的,这些是彝族的文物,祖先留下来的。”地下库房内,38岁的安保负责人洛木有呷已值守了两天。性格内向的他谈及文物时情绪突然激动起来,“我把这些文物当成一个祖先,自己的祖先,要保护好它,还有(对)祖先的留念。”(完)
上一篇:重庆市云阳县从外省违规调入的仔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