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在上海“战疫堡垒”60个日夜的他:缺席颁奖礼 从未缺席危重症患者救治
身为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兼科主任,他还不忘与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武汉三院进行医疗支援的同事交流分享经验,“注意院内交叉感染”“严重低氧患者避免高热”“中药效果不错,要有中医会诊”,一条条经验也成了大家的法宝。
他还在由交大医学院主办的“中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学术研讨云会议”上做了题为《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救治要点》的主题报告,深入分析了新冠肺炎重症的早期识别标志、轻症转重症的预警指标及对应的救治策略,从重症医学角度提出了应对重症肺炎的通气策略、脏器支持等治疗路,毫无保留地与意大利专家分享中国医务人员在抗击疫情中积累的经验。
科室收了肺栓塞病例,急需上ECMO治疗,他利用休息时间指导ECMO维护中发现的问题;科室要设立疑似病例隔离房间,他帮着出主意想办法。在最近一次科室视频连线中,他叮嘱大家:同志们,不管你是前线还是留在家里,我们要把困难想得更多一点、更复杂一点,共克时艰,保证各项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身兼医者和党员,要有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担当。”这是他的人生格言,也是他的真实写照。2017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18年上海市十佳医生、第二届仁心医者·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奖提名奖、第一届上海急救先锋、2020年首届上海市医德楷模……这些既往荣誉都是对他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担当”的最佳诠释。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设立于2003年,用于表彰那些在践行交大校训、传承交大文化、彰显交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交大人。17年里,有200余名个人和集体获此殊荣。
作者:莫佳瑜 邓羽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