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短情长道不尽感恩!新冠患者一家三口一封感谢信写了十多遍
“小本子上记着的都是恩人的名字”
“放松心情,保持好心态。”病区主任贾业贵每天都会对崔铭恩一家进行心理疏导,给他们讲很多治愈出院的消息,给他们打气鼓劲。“你们一家人要一起努力!”护士们也常常鼓励他们。
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无微不至的关心,让崔铭恩一家逐渐卸下负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为了记住每一个帮助过自己的医护,崔铭恩特意找来一个小本子,只要有人进来,就请他们签名。
“当时目标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救这一家子。”贺鹏说,崔铭恩一家三口都是危重患者,医院新冠肺炎专家小组反复研讨他们的病情,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在一人一策、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下,崔铭恩的父母相继出院。病情最重的崔铭恩经过20多天的治疗后,3月9日康复出院。
一封感谢信写废了十余张红纸
如今在国企上班的崔铭恩已经顺利复工,下班回到家,与父母围坐一起,吃上一顿热腾腾的东北菜,是他每天最幸福的时刻。
看着武汉一天比一天好,回到市六医院面谢当时帮助和救治过自己的医护人员,成了全家人的共同心愿。5月27日一早,崔铭恩请假赶到市六医院,向导医台护士打听杨智医生和贺鹏主任的信息,确认他们第二天都在医院。
“感谢信是我妈当天连夜手写的。”崔铭恩说,原本他打算打印一封感谢信,可60岁的母亲觉得太没有诚意,执意要买红纸回家手写。“看了我写的草稿后,我妈也不满意,觉得没有表达出我们由衷的谢意。”她从开始的2000余字,精简浓缩到900余字,打了不下5遍的草稿,写废了十余张红纸。好几次写了一大半,发现里面有句话说得不够好,又换新纸从头再写,从下午5点一直写到近凌晨1点才完成。
“德医双馨,济世良医”“恪守医德,忠于职责;医德高尚,恩重如山”,5月28日上午,崔铭恩一家赶到市六医院,在门诊导医王纯护士的引导下,将两面锦旗和感谢信送到杨智医生和贺鹏主任的手中。并到隔离病区一一面谢20多位医护人员,他们像许久未见的亲人一样握手拥抱。“谢谢你们,以后我们就当亲戚走,随时欢迎大家上我们家吃饺子去!”重生后的一家人向精心照顾过自己的医护人员发出邀请。
文/记者刘璇 通讯员罗瑶 图/通讯员罗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