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转行做家政引发热议 高学历“阿姨”不罕见
对话
不介意被叫“阿姨” 职业目标是收纳师
从请过保姆的客户,到被称为“阿姨”的从业者,在旁观者看来,这一身份的转变或许并不轻松。但刘双说,自己并不介意被叫“刘阿姨”。她介绍说,虽然是机缘巧合加入这一全新行业,但其已经做好了长期从事家政服务业的计划,甚至还为此制定了职业目标:成为专业收纳师。
北青报:为什么会想到从事家政行业?
刘双:从事家政行业其实也是机缘巧合吧,之前我家里也请过保姆,是一个年轻的小姑娘,和她聊天时发现做家政不仅需要很好地与人沟通的技能,还必须掌握很好的收纳技能。我本身就很喜欢收纳,正好符合自己的兴趣,就决定试试了。
我也看到有网友评论说,32岁就被人叫“阿姨”了。其实“阿姨”是对保姆的一种称呼,我不在乎这个称呼。
北青报:对于即将开始的“保姆”生涯,有什么期待?
刘双:对于我自己来说,家政行业可以说是一个朝阳行业。目前,我已经做好了初步的职业规划,希望后期可以更多地往收纳师方向发展。
北青报:之前的学习、工作经历对于你适应新领域有帮助吗?
刘双:之前的学习、工作经历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是会有很大帮助的。我觉得自己本身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相信应该能成为我在家政行业中的优势。
我上大学时在西安外国语大学本科和硕士连续读了7年,专业是法语。毕业后,进了国内的一家知名的通讯公司,因为专业对口,后来就被派去了非洲几内亚工作。在非洲的两年时间,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的一大财富,不仅提高了自己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也培养了我的韧性。
北青报:相比传统意义上的家政“阿姨”,您觉得自己最大的优势在于什么?
刘双:首先,这个行业就是对于沟通能力要求比较高,我觉得自己学习、沟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会比较强;其次,就是自己相对还比较年轻,可能在家政行业的从业时间会更长一些。
北青报:在网上引发关注后,对你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家人理解你的选择吗?
刘双:我老公是一直支持我的。但是因为现在很多老年人对于保姆的定义还处在“伺候人”的传统印象,一开始我母亲其实不太理解,到现在她也慢慢接受了。现在因为一份简历成了“网红”,自己还真是有些意外。 (记者 孔令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