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谢宇承认弑母自述杀母藏尸作案全过程 吴谢宇弑母案最新进展 北大学霸吴谢宇弑母真实原因
谢天琴在吴家老家,同样话很少,被人问一句她答一句;吴谢宇的父亲则总是爱教育家中的姊妹“做人要做个好人,有责任心、有良心”。“小宇初中时总是背着一个很大的书包,里面装很多书回家,和家里人玩一会儿就做作业去了,不用任何人监督。”刘明说。
“夫妻感情好不好,我们不知道,但是嫂子的确是很贤惠的女人。”刘明回忆在老家时每天起床谢天琴都会把丈夫的洗脸水打好。刘明曾经去大哥位于福州马尾的铝厂工作过20多天,他记得自己当时几乎每天都有谢天琴为他准备的点心,不是猪脚就是鸡蛋。
一家三口的生活却十分节约。这在平日里长期打零工的刘明看来也是如此。“他们3个人穿得都很普通,家里没有私家车,都是坐客车回来的。”刘明记忆深刻的是一次自己买了20元肥肠招待亲戚,却被大哥教育了一顿:你应该节省一点,如果省下两顿肥肠钱,就够一家人一天的生活费。
2010年,吴谢宇的父亲因患肝癌治疗无果,回老家休养,这符合当地人“叶落归根”的理念。那一个多月里,他显得很平静,每天在田间散步,谢天琴还在上班,每周末都来看丈夫。而吴谢宇在亲戚的记忆里,因为“学业重”从来没有回来过。
吴谢宇的父亲离世那天,只在床头的小本子上留下了“姐妹团结一心”的字迹,没有更多关于后事的叮咛。他的葬礼,从福州赶来的厂里同事不下百人。
谢天琴和吴谢宇一前一后回了老家。“小宇是边哭边跑回来的,大哭。”刘明回忆。
至此,刘明便再也没有在乡下见过吴谢宇。谢天琴每年回来扫墓一次,递给婆婆一个信封袋,里面装着一两千元。“大哥的墓碑就在老家,是双人穴。但大嫂的骨灰到现在还没有落葬。”刘明说。
吴谢宇舅舅:
向媒体发出“原谅小宇”的信息
而更多往事,或许还埋藏在仙游县城区内公安局附近的一条小巷子里。这里的房子是仙游县近百年的旧式民居,也是谢天琴的娘家。谢天琴的父母和弟弟、妹妹都曾居住在这里。
谢天琴弟弟谢天(化名)在做红木家具后大大改善了家中的生活条件,早就从这条老巷子里搬走,而且在家中原址上建起了6层的房屋框架。他曾经告诉老邻居刘文龙:这个房子是打算分间出租的。
然而,房子在建完框架后却停工了,无人能知其中原因是否和谢家发生的悲剧有关。
在刘文龙眼里,谢天琴只有“两个样子”,也就是做姑娘时的样子和结婚以后的样子。结婚以前扎着两个小辫子,很少和人主动说话,在家很照顾弟妹;结婚以后是齐肩的中长发,中等身材,依旧话不多。
吴谢宇小时候,谢天琴每年放暑假后时常带着他回娘家住个把月。她在这里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她在家里从来都不出去买菜,都是她妹妹去买,然后她们姐妹两个轮流做饭吃。”刘文龙去谢家串门,谢天琴总是招呼一声后就自顾自忙着打扫卫生。在刘文龙的回忆里,谢天琴总是在做家务。这无疑和之前媒体报道的谢天琴形象吻合:不爱说话,且有洁癖,甚至在客人走后会把客人用过的东西清洗消毒一遍。
而吴谢宇,在母亲娘家邻居的印象中也和在吴家老家获得的信息并无二致。“小孩很喜欢看书,应该都是课本、英文书什么的。”另一位邻居回忆。至于吴谢宇的父亲,在邻居们的记忆里,从未在巷子里出现过。
而小巷里所有人对于吴谢宇的记忆,在他小学毕业前后随着一家人的搬走也就终止了。
记者辗转找到了吴谢宇舅舅和小姨家目前在县城“200平方米的大房子”。在门口,已有其他媒体记者留下的纸条和水果。
当记者在电梯口遇到买菜回来的吴谢宇小姨时,只询问了一句她是否关心吴谢宇目前状态和即将面临的判决,她就决然表示自己不会说一个字。而吴谢宇舅舅的手机,在向媒体发出“原谅小宇”的信息后就再也不接听了。
采访末了,谢家小巷里的邻居和记者的聊天内容几乎完全偏离了“弑母案”。他们更加关心的仿佛是这片环境杂乱的老民居何时能够拆迁分新房。
“他属于过去,现在被抓到了,大家的记忆又复活了一下。”刘文龙的儿子一边忙着在家中配送处理网络订单上的外卖消息,一边向记者解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