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中国答卷——从白皮书看中国抗击疫情历程
令人惊叹的数据,展现出这场大考之下的中国行动——从全国调集4万名建设者和几千台机械设备,仅用10天建成有1000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仅用12天建成有1600张病床的雷神山医院。
令人瞩目的时间表,展示出科研人员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1月7日,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新型冠状病毒毒株;1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评估组初步确认新冠病毒为疫情病原;1月12日,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机构,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在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发布……
白皮书列出中国抗疫艰辛历程的五大阶段——从迅即应对突发疫情,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到本土新增病例数逐步下降至个位数,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再到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中国走出艰难时刻。
防控与救治两个战场协同作战
白皮书中,通篇体现人民至上情怀。
一个重症患者三个护士看管,24小时病危报告,国家级专家巡诊……“一系列针对重症病患的救治举措,体现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7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
白皮书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强调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在全国,实施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公共卫生应对举措,通过超常规的社会隔离和灵活、人性化的社会管控措施,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控体系。
一组数据记录下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个个重要时刻——
全国共指定1万余家定点医院,对新冠肺炎患者实行定点集中治疗;
武汉16家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1.2万余人,累计治愈出院8000余人、转院3500余人,实现“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
对中国的防控救治实践,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社论认为:“中国建造的方舱庇护医院对于缓解医疗卫生系统所承受的巨大压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