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新增17例最新消息 北京确诊病例活动轨迹 海鲜市场频现新冠病毒的原因找到了?
三文鱼不感染病毒,但低温环境有利于病毒存活
对于新发地市场发现的40件环境阳性样本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回应《中国新闻周刊》说:“有的来自三文鱼案板,有的不是。”6月13日凌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相关部门抽检时从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而该产品的货源来自京深海鲜市场。”据报道,受该消息影响,北京的主要商超企业超市发、物美、家乐福昨日都已连夜下架全部三文鱼。
清华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长聘教授、病毒学专家程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检测到病毒”有两种概念,一种是核酸检测,就是病毒的DNA或RNA,这只能说明病毒在这个物体中或其表面存在过,比如别人打喷嚏或其他感染性物质污染过三文鱼及案板,因而留下病毒“痕迹”,但无法判断病毒活性;另一种是检测到活的病毒,这种情况病毒具有传染性。
程功进一步解释说,病毒要进行感染必须要有相应的宿主,比如说登革热病毒感染人或一些灵长类动物,还有一些病毒能感染鱼、虫或马等动物,这种特异性是因为,在不同动物身上,病毒需要的宿主受体不一样,所以只有特定动物的受体能让病毒感染细胞。比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需要的受体只有人的细胞上有,而蚊子虽然吸人的血但并不会从人身上感染HIV。新冠病毒属于β冠状病毒属,到目前为止,已知的科学证据都表明,它感染宿主的受体都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不存在于鱼内。
新冠病毒入侵宿主,主要是通过自身的S蛋白与宿主细胞上的ACE2受体结合。今年5月1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团队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发表的文章《预测SARS-CoV-2病毒可以与哺乳动物宿主的受体蛋白同源物形成稳定复合体,但同鱼类、鸟类或爬行类动物无法形成》指出,在哺乳动物之外,新冠病毒很难感染鱼类、鸟类和爬行类动物。
4月份,《亚洲水产科学》杂志刊登的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机构的专家共同撰写的一篇论文同样指出,新冠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β冠状病毒属,而β冠状病毒属只会感染哺乳动物。
那么,有没有可能三文鱼只是作为一种附着的载体或介质,病毒在加工、运输链条上存活并导致传播?程功说,这是有可能的。一般来说,如果病毒对外界的抗性比较强,它会在低温或者冷藏的条件下存活很长时间。“我们平常保存病毒样本,也是在超低温冰箱,或者-20~-80度下保存,可以保存半年甚至几年时间。”所以,假如鱼类在国外被病毒污染了,然后一直以冷链的方式入境,这是有可能的。
6月12日晚,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下发通知,北京市启动食品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不过,多位病毒学家解释,通过食用的方式感染病毒可能性比较低。香港大学病毒学专家、医学教授金冬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因为新冠病毒是呼吸道传播疾病,它主要是靠鼻子呼吸以后从鼻翼的黏膜进入人体,而吃东西是经过消化道,像甲肝这类传染病是通过消化道感染的,但新冠不是。
程功进一步解释,可能的传播链是,在处理食材的过程中,比如打开包装、徒手操作食材,受污染的食材在操作过程中形成气溶胶,也就是空气中的一些悬浮液,形成病毒的散播并且从呼吸道、眼睛粘膜进入人体。(综合媒体报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祺瑶 环球时报)
一起呼吁:
5月30日以来去过新发地市场的人
请尽快如实向社区或单位报告
主动进行核酸筛查
前往医疗机构时
一定要严格按要求佩戴口罩
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也可以拨打120
乘坐专用的车辆前往治疗
早发现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
北京加油!必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