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产品比较实验:杀菌时效有差异 个别产品涉嫌虚假宣传
个别产品酒精含量与宣称不符
如今,消费者在选购消毒产品时更看重杀菌抑菌功能。
比较实验显示,在抑菌性能上,60件样品均有抑菌作用,其中36件样品抑菌作用更强, 抑菌率在99%以上;13件样品抑菌作用较强,抑菌率在90%-99%之间,11件样品抑菌作用略弱,抑菌率为50%-90%之间。
虽然60件样品都能杀菌抑菌,且未有风险物质检出,但本次比较试验结果发现,仍有部分样品实测的乙醇(酒精)含量与产品明示不符。
其中,花卉诗即魅黑玫瑰免洗消毒凝胶,标称含有70%-80%的酒精,实测酒精含量只有62.9%;汉施70%酒精免洗消毒洗手液,标称含有75%+-5%的酒精,实测酒精含量只有52.6%;维特丝抗菌消毒凝胶,标称含有75%的酒精,实测酒精含量只有32.2%;喜手免洗手消毒凝胶,标称含有75%的酒精,实测酒精含量只有17.7%。
洗手液优于免洗洗手液
根据此次比较试验结果,上海市消保委建议消费者正确有效地使用相关产品。
使用抗(抑)菌洗手液应按“七步洗手法”对掌心、掌背等部位进行洗手,丰富的泡沫可以破坏携带大量病菌的油脂和污垢;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整个过程为40至60秒。另外,切忌为节省成本稀释洗手液,这会导致洗手液的杀菌能力和清洁能力大打折扣。
使用免洗洗手液要注意作用时间,建议双手互搓使之均匀涂布每个部位后,充分作用至1至3分钟。从杀菌和清洁效果看,洗手液要优于免洗洗手液,因此建议消费者仅在缺乏用水条件的时候使用免洗手液,不要将其作为常规的手部清洁手段。另外,免洗洗手液中的杀菌成分会对皮肤、黏膜产生一定的刺激,尤其是婴幼儿及儿童,所以建议不要将涂抹后的手指放入口中。
不建议消费者用消毒湿巾擦拭脸部,尤其不要直接擦拭眼睛、中耳及黏膜处,因为这些部位容易被消毒湿巾内的有效成分刺激,出现红肿、刺痛等现象。如选购非独立包装的湿巾,最好有密封贴、密封盖,防止湿巾干燥和细菌滋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