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细则落地 市场潜力加速释放
政策支持也推动了各地免税店建设。记者注意到,近期,山东、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继出台文件支持免税业务发展。其中,7月6日,山东发布的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积极争取在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增设入境免税业务;北京近日发布文件明确,加快落实国家免税店创新政策,优化口岸、市内免税店布局,开发专供免税渠道的优质特色产品;广州、上海均提出,将在设立市内免税店方面寻求更多突破。
免税市场空间极大拓展
政策利好进一步拓展国内免税市场空间。海关统计显示,7月1日至7日,海南日购物旅客稳定在1万人次左右,日购物额在6000万至7000万元之间。
携程抽样调查显示,最近去海南三亚的度假用户,8成以上会领券去免税店购物;三亚国际免税城已经成为游客去三亚打卡的最热门景点;近期无法出境游的国人已将海南作为首选的“替代”目的地。
有分析指出,在政策支持之下,我国巨大的免税市场潜力将加速释放。极大的市场潜力引发资本追捧,股市上免税店概念股持续走强。以最近获得免税牌照的王府井为例,相关消息使得公司股价从5月6日的12.82元/股,到近日最高报收74.12元/股,涨幅惊人。
正是看到这一巨大机遇,很多公司都在加快开拓免税相关业务。例如,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北京市内免税店近期正式对外营业,该免税店与集团旗下设于首都机场、大兴国际机场的免税业务相互补充。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有限公司旗下免税店也再次扩围,其郑州店日前正式开业。百联集团已向相关部门提出免税品经营资质的申请,但能否获批存在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多地出台支持举措,将推进免税市场发展作为激发消费活力的重要抓手。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多地都在加快推进免税店的设立。在海南,作为省级重点项目的海口国际免税城项目正在抓紧施工。据悉,该项目总占地面积675亩,总建筑面积92.6万平方米,拟投资128.6亿元,预计2024年底竣工并投入运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制定的商业发展扶持政策则明确,在滴水湖地铁站附近拟布局3万平方米的市内免税店,争取对标三亚免税店模式,不用离境也能免税购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