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预警!秋冬季节进补 谨防乌头碱类药物中毒

作者 :唯爱娇娘 2020-11-22 16:08:56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44起,发病212人,死亡8人”,这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是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19年截至11月20日云南省报告因煮食或误食乌头碱类中药材中毒情况。进入秋冬季,云南省一些地方长期以来都有食用(黄)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进补的习惯,因操作不当,导致(黄)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中毒事件屡有发生,酿成悲剧。近日,云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发布公告再次提醒,(黄)草乌、附子是毒性中药材,不是食品,严禁作为食品、药膳食用。Ycn曹操读书网

  而就在今年9月13日,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14人出现腹痛、呕吐、腹泻、脸麻等症状,经初步调查,疑似因食用草乌导致中毒,1人因抢救无效死亡,9人病情危重。乌头碱类中药材中毒为何如此严重?该如何避免和预防?带着这些问题,人民网云南频道采访了云南省疾控中心营卫所的专家。Ycn曹操读书网

  乌头碱类药物有哪些?Ycn曹操读书网

  乌头碱类药物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川乌、草乌、附子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Ycn曹操读书网

  (黄)草乌、川乌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草乌或乌头的母根,附子是其子根的加工品,都属大毒药材,含有滇乌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等多种生物碱,对人体毒性极强。草乌还有另一个名字——断肠草,从这名字来看,就可以看出这种东西“不好惹”。0.2毫克的乌头碱就能让人中毒,3毫克就能致人死亡,中毒过重或抢救不及时,会导致呼吸衰竭或严重的心律失常,死亡率极高。Ycn曹操读书网

  由于毒性极强,国务院制定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将其列入管理,一般要在炮制后方可作为药物使用,且孕妇禁用,也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同时,购买和使用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才能进行。Ycn曹操读书网

  煮食乌头碱类药物风险有多高?Ycn曹操读书网

  《中国药典》和《云南省中药材饮片标准》规定,炮制后的(黄)草乌每日用量限于3—9克、附子3—15克,而且必须先煎久煎,使毒性极强的双酯型生物碱转化而降低毒性。Ycn曹操读书网

  但是,目前家庭或邀约亲友共同煮食(黄)草乌、附子时,一是直接用毒性极强、未经炮制的鲜药材,二是用量远远超过药品标准规定用量,三是煮食过程均不能使毒性成分完全转化,因此发生中毒的风险极高。食用(黄)草乌、附子中毒有什么表现?一般在食用后0.5-2小时之间出现中毒症状,食用(黄)草乌、附子类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患者口舌、四肢或全身发麻、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甚至昏迷、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心率减慢或紊乱、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或缩小、复视并出现幻觉等症状。Ycn曹操读书网

  如何防止食用乌头碱类药物中毒?Ycn曹操读书网

  进补固然必要,但是生命更重要。就如何预防乌头碱类药物中毒,云南省疾控中心营卫所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Ycn曹操读书网

  1.不采食不熟悉的植物,谨防误食;Ycn曹操读书网

  2.乌头碱急性中毒无特效解毒药,进食这类药物后,一旦发现口、唇、舌发麻,脸部以及皮肤发痒或者有蚂蚁爬行感,恶心、发慌等中毒症状,应立即采用多喝水的方法进行催吐,并迅速送往医院,同时带上剩余药物,以便查明原因;Ycn曹操读书网

  3.严禁集体食用加有草乌、附片等毒性药材原料自行配制的药酒及其他食品。酒浸或用酒冲服此类药物可增强其毒性,尽量不饮或少饮自泡药酒,不喝无标识或标识不明的泡酒;Ycn曹操读书网

  4.严禁一切单位和个人出售以草乌、附片等毒性中药材原料的食品;Ycn曹操读书网

  5.严禁餐饮经营单位、学校食堂、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婚丧宴请和会议涉及集体用餐等加工食用草乌、附片等毒性中药材。Ycn曹操读书网

相关文章

  • 世卫组织称新冠病毒毒性并未减弱!全球确诊超600万 美国新冠感染病例超180万例 世界各国疫情最新数据!
    世卫组织称新冠病毒毒性并未减弱!全球确诊超600万 美国新冠感染病例超180万例 世界各国疫情最新数据!

    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凯尔克霍弗1日表示,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并未减弱,加强防控措施仍是防止疫情扩散的关键。...

    2020-06-03 07:08:18
  • 局势君:意大利医学界:新冠病毒的毒性正在减弱
    局势君:意大利医学界:新冠病毒的毒性正在减弱

    意大利医学界表示,从近期新冠患者的化验样本来看,新冠病毒的强度正在减弱,致命性已大大降低。该国病毒学协会主席卡鲁索认为这可能将是新冠病毒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简评]:应时刻保持警惕。2、【俄罗斯】俄罗斯驻美使馆称,美国执法人员在俄罗斯记者出示新闻记者证后,仍对媒体记者使用特殊设备(催泪瓦斯和橡皮子弹)的行为不可接受。[简评]:美国的人权此时去哪了?3、【美国】美国官员称有外国势力正在影响当前抗议局势,其中包括中国社交媒体对美当前局势的幸灾乐祸。我外交部希望美政府维护保障少数族裔合法权利。[简评]:抗疫不利...

    2020-06-02 21:51:36
  • 新冠病毒毒性并未减弱 防控措施仍是关键
    新冠病毒毒性并未减弱 防控措施仍是关键

    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凯尔克霍弗1日表示,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并未减弱,加强防控措施仍是防止疫情扩散的关键。...

    2020-06-02 19:08:04
  • 世卫组织称新冠病毒毒性并未减弱 6月2日肺炎疫情实时动态31省区市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0例 武汉中心医院医生胡卫锋离世
    世卫组织称新冠病毒毒性并未减弱 6月2日肺炎疫情实时动态31省区市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0例 武汉中心医院医生胡卫锋离世

    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凯尔克霍弗1日表示,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并未减弱,加强防控措施仍是防止疫情扩散的关键。[!--empirenews.page--]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凯尔克霍弗1日表示,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并未减弱,加强防控措施仍是防止疫情扩散的关键。[!--empirenews.page--]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凯尔克霍弗1日表示,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并未减弱,加强防控措施仍是防止疫情扩散的关键。...

    2020-06-02 19:08:02
  • 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毒性并未减弱 防控措施仍是关键
    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毒性并未减弱 防控措施仍是关键

    【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毒性并未减弱防控措施仍是关键】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 范凯尔克霍弗1日表示,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并未减弱,加强防控措施仍是防止疫情扩散的关键。当天在日内瓦世卫组织总部召开的视频记者会上,对于有报道称新冠病毒 毒性 有所减弱的观点,范凯尔克霍弗表示,传染性和致病性是考量病毒的两项主要指标,从现有数据来看,新冠病毒这两项指标都未发生变化。她说,防控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抑制病毒的传播,这些措施包括持续检测、追踪和隔离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动员全社会参与,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等,...

    2020-06-02 16:25:42
  • 世界上最毒的蜂 虎头蜂不但毒性非常强个头还非常大
    世界上最毒的蜂 虎头蜂不但毒性非常强个头还非常大

    蜂蜜是很多人都很爱吃的东西,但是对于蜜蜂这种小动物,很多人心里都有点怂。今天来和大家说说虎头蜂,这种蜜蜂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毒的蜂了,被他刺中之后就会出现红肿、奇痒、刺痛等过敏现象,严重的话还可能让人休克 ......

    2020-05-04 11:57:04
  • 老伯杀鱼时手指被刺伤 毒性太强左手被截肢
    老伯杀鱼时手指被刺伤 毒性太强左手被截肢

    漳州漳浦县60多岁的林老伯,在家宰鱼时不小心被刺伤手指,没想到引发了严重的海洋创伤弧菌感染,导致一只手被截肢,经过两天的治疗还没能脱离生命危险。...

    2020-04-01 20:08:04
  • 世界上最美最毒的青蛙幽灵箭毒蛙 因毒性太强无法制药
    世界上最美最毒的青蛙幽灵箭毒蛙 因毒性太强无法制药

    大家都知道箭毒蛙的肤色都很鲜艳漂亮,它们的个头很小,最大的也不过6厘米。虽然个人头小,但也具有很强的攻击力,单单是它们身上所带的毒素,就能让它们在自然界中保全性命,甚至连眼睛王蛇都不敢轻易的对它们下口 ......

    2020-03-08 22:57:05
  • 世界上最毒的蛇贝尔彻海蛇 毒性是眼镜王蛇的200倍
    世界上最毒的蛇贝尔彻海蛇 毒性是眼镜王蛇的200倍

    全世界的蛇类品种繁多,目前被认知的约有3000多种蛇。蛇类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害怕,唯恐避之不及。主要还是因为蛇的剧毒,传递给人死亡的恐怖信息。世界上最毒的蛇是什么蛇?贝尔彻海蛇贝尔彻海蛇半数致死量0.013毫克。 ......

    2020-03-08 15:56:02
  • 世界上毒性最强的青蛙:钴蓝箭毒蛙 可以做宠物
    世界上毒性最强的青蛙:钴蓝箭毒蛙 可以做宠物

    钴蓝箭毒蛙身着漂亮荧光蓝钴蓝箭毒蛙在箭毒蛙中属于大型蛙,体长在4公分左右。它们一身的荧光蓝,在动物界中很少有这样极具色彩特色的动物,算得上漂亮的了。但是这些华丽而又特殊的色彩,在自然界中对于其他动物来 ......

    2020-03-05 14:56:07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