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最冷的日子要来啦!2021小寒具体时间几点几分 小寒习俗小寒吃什么
小寒习俗民间食俗
吃腊八粥。腊八粥的食材有很多,据《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同是腊八粥,因地区不同,南北有异。北方的腊八粥有黄米、红米、白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枣泥,也有的地方另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葡萄干以点缀。南方的腊八粥,则加入了莲子和桂圆。
吃黄芽菜。据《津门杂记》记载,旧时天津地区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它是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6 厘米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那时候条件有限,所以人们会想出一些方法来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菜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要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吃南京菜饭。到了小寒,老南京人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饮食养生
寒为冬季的主气,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所以,虽然小寒养生要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基础上,敛藏精气、固本扶元,以"防寒补肾"为主。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冬季时节,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
多食温热食物。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日常食物中属于热性的食物主要有鳟鱼、辣椒、肉桂、花椒等;属于温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荠菜、芦笋、芥菜、南瓜、生姜、葱、大蒜、杏子、桃子、大枣、桂圆、荔枝、木瓜、樱桃、石榴、栗子、核桃仁、杏仁、羊肉、鸡肉、羊乳、鹅蛋、鳝鱼、鲢鱼、虾、海参、酒等。
减甘增苦。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所谓"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进补时应注意不要过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
涮羊肉。小寒时节各地有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等食俗。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吃羊肉、狗肉这类暖性食物是再好不过了。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一些传统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现餐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