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四欲太强,易生灾殃”,究竟是哪四欲?到底有没有道理?
原标题:俗语“四欲太强,易生灾殃”,究竟是哪四欲?到底有没有道理?
最近听到这么一句俗语,叫做:
四欲太强,易生灾殃
啥意思呢?
就是说,四种欲望太强的人,往往很容易滋生灾祸。
究竟是哪四种欲望?
可能有人会说:这还不简单,“酒色财气”呗。
对吗?
非也,这里的四欲,却是另有他解。
那么到底是哪四欲呢?
且听我细细道来。

一,完美欲
什么是完美欲?
顾名思义,就是事事追求完美的欲望,比如说项羽。
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兵家四势(兵形式、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英名盖世,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武将,没有之一,后人对其评价为:项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而他所取得的成就更是无人能及: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后来项梁阵亡后,这哥们便接过大旗率军救赵王,一举击破了章邯领导的秦军主力,最终逐渐成长为了名震天下的西楚霸王。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传奇式的英雄人物,最后却败在了远比自己弱小的对手手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诟病的理由。
项羽为何会被刘邦击败,憾在乌江口岸?
原因有很多,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应该是:项羽这个人的完美欲太强了,甚至到了一种变态的程度。举两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1,鸿门宴
明明知道刘邦必将成为他成功路上的最后一块绊脚石,却非要坚持以最“冠冕堂皇”的理由除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最终被刘邦趁机逃脱,落得个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2,火烧阿房宫
明明恨的是秦始皇,为了说服自己,给天下人一个自认为很重要的“完美”解释,最后居然一把火将阿房宫给烧得干干净净......要知道那可是耗费巨大财产与物力,由70万人历经四年才建成的超级工程,并不是秦始皇一个人的,而是普罗大众的共有财产。
请问,你项羽在付之一炬之前,问过天下人了吗?

完美欲太强,不仅会导致情绪上的焦虑,时间长了还会降低行动力,最后硬生生地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如项羽一般“可怜人”。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所以追求完美,得要把握一个度,超过那个度,便就不是完美,而是缺憾,您说呢?
二,攀比欲
攀比欲,在现代社会,尤其是一些虚荣心极强的人,表现得更为突出,比如最近抖音很火的一个短视频:
一身破旧迷彩服,头发乱糟糟,刚从某工地上放工回来的爸爸,拖着疲累的身躯带着刚考上大学没多久的女儿去手机店买手机。
在爸爸看来,女儿还没踏上社会,能有一部普通手机对付对付就可以了,毕竟学生还是要以学习为主。
于是,便就先入为主地为女儿挑了选一部800块钱的普通手机,然而,就在爸爸准备付款的时候,女儿去噘着嘴嚷嚷开了:
“我不要,我不要,同学们不是三星就是苹果,最次的索爱,也得好几千,这手机一千块钱还不到,拿到学校,还不被同学们笑......我不要!”
因为价钱太便宜,女儿说什么也不肯接受爸爸这已是“深思熟虑”后的最终结果,那一脸的倔强似乎早已消融了血脉中积攒的朴实与无华,忘记了自己其实也是一个地道地道的农民女儿,也曾在充满稻香味的土地上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过......
面对女儿的倔强与那愈演愈烈的可怕攀比欲,爸爸痛苦而又无奈地摇摇头,迈着与年纪极不相称的步履,朝仅仅只有一步之遥,却好像远隔万里的高档手机柜台前蹒跚而去......
镜头的最后,女儿欢天喜地地捧着自己心仪的,一部价值五千块的新款手机又蹦又跳,一如当初考上重点高中的样子,而一旁的爸爸却没有当初的笑容,脸上那就要快溢出来的愁苦,衬托着两鬓的斑白,似乎一下又老了好几岁。
五千块,或许对于某些有钱人来说,最多也就是一桌最简单的饭局,一场麻将的输赢,甚至仅仅只是一次高尔夫球场上随手扔给球童的小费而已,但对爸爸来说,却是整整两个月的辛苦所得,是用大锤一锤又一锤砸出来的血汗钱。

古代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骨;现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基本都过上了好日子,酒肉不会“臭”了,路边再也没有了“冻骨”,因此我们要更珍惜这来自不易的美好生活,要将精力与时间花费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上,而不是去攀去比,去沉浸在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欲望上,您说是不是?
三,权利欲
有一部叫做《权欲》的美剧,说的其实就是一场关于权利欲的故事:
主人公JamesSt.Patrick不甘心只当一个小小夜总会的老板,不甘心只成为一个调酒师,一个DJ师,以及几个服务生的领导,他要在短时间内将夜总会打造成一个超级企业,一个世界五百强,而自己则成功登顶一个庞大娱乐王朝的帝王。
而这一切,自然是需要钱,需要大量的钱,于是,JamesSt.Patrick剑走偏锋,走上了贩毒之路。
然而,成功成为一名大毒枭的他,准备金盆洗手回来重新实现自己的梦想之时,却发现早已没有了回头路,最终,他的婚姻没了,家庭也没了,甚至连自己也锒铛入了狱。

权利实际上是把双刃剑,能够正确运用,利已益人;反之就是欲,害人害已。
四,贪婪欲
蛇吞象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
说古时候有一个叫象的农夫,有一天在地里干活,忽然发现一条大白蛇被一只硕大的苍鹰追着跑,出于怜悯,农夫使劲浑身解数赶走了苍鹰,救下了大白蛇。
原来,这条大白蛇乃附近乾坤山一条修行多年的蛇妖,为了感激农夫的救命之恩,大白蛇将后者迎进自己修炼的场所轩辕洞中,并给了他好多银子表示感谢。
农夫乐坏了,下山后的他,便不再劳作了,靠着大白蛇给他的银子从此过上奢侈淫靡的生活。
一年后,银子花完了,农夫便又跑到乾坤山轩辕洞中舔着脸向大白蛇索要起了银子:
“你上次给我的银子花完了,再给点呗!”
大白蛇没有计较,而是将比上次多一倍的银两赠送给了农夫。
然而,两年后,农夫的银子又花完了,于是又继续跑到乾坤山轩辕洞中向大白蛇索要,大白蛇无奈地摇摇头,但最终还是赠送给了农夫很多银两。
就这样,“尝到好处”的农夫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只要没钱了,便到山上找大白蛇索要,有时候甚至一年去好几趟。
终于,在农夫的第一百次索要之下,忍无可忍的大白蛇一口将农夫吞入了腹中。

这就是“贪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故事很简单,但却告诉了我们一个很有内涵的道理:
贪婪不可有,欲壑终难填
总结:
生有命,富贵在天,四欲太强,则易生灾殃也......您认为呢?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