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胡歌:虽经历大起大落,但半生归来他仍是那个白衣少年
原标题:演员胡歌:虽经历大起大落,但半生归来他仍是那个白衣少年
【蜕变:从李逍遥到梅长苏】
2006年,一部《仙剑奇侠传》将胡歌带到了我们的面前,他饰演的李逍遥,是一个骑着骏马的白衣少年,眉宇间是江湖中那荡气回肠的侠客气质,给胡吸引了一大批的粉丝。

毋庸置疑,胡歌之所以能够凭借《仙剑奇侠传》爆火,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那优秀的外形条件,"古装第一小生"这一称号在这部剧播出之后,为许多人所认可。

在胡歌的演艺圈生涯中,李逍遥这个角色可以说是十分成功的第一步。
但是当事业到达顶峰之后,再怎样继续走下去才是胡歌思考的问题。因为李逍遥这个角色塑造的太成功,很难让观众从李逍遥的角色中走出来,尽管随着胡歌的演技渐渐时尚起来,人气也一直成增加趋势,却无法达到《仙剑奇侠传》那时一样的轰动。

正当胡歌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遭遇了车祸。2006年10月30日下午,胡歌乘坐的车在赶往上海的路上发生严重车祸,同行的另一名工作人员当场去世,而胡歌在医院缝了数百针,修复手术做了一次又一次,但是在眼角还是留下了不可修复的伤疤,最终也难逃毁容的结局。

这样的意外可以说是每一个演员的噩梦,尤其是是在极其注重形象的演艺圈,毁容无疑就是砸了自己饭碗。这一点胡歌比谁都清楚。从这时开始,胡歌开始变得消极、沉默甚至自卑,从当初众星捧月的辉煌到可能无法再从事演员这一职业,这之间的差距,就好像从天堂掉到地狱一般,让人难以承受。

胡歌后来说,他在镜子里面看到的自己,比我们后来在网上看到的照片要厉害很多,在那个时候他就觉得,肯定必须得改行了,演员肯定是做不了了。当时《射雕英雄传》正在拍摄,拍摄进度也不得不停了下来。
但是胡歌的公司和朋友并没有放弃,他们鼓励着胡歌,不断的给予他希望和信心,在胡歌想要放弃《射雕英雄传》的时候不断的鼓励他,劝他不要放弃,尽管胡歌最终没有放弃,但是那段时间的他,一直都被烦躁、压力大以及自卑等各种各样的情绪所环绕。

但是随着拍摄和生活开始步入正轨,加之身边朋友的鼓励和陪伴,胡歌开始振作起来,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最丑的样子都已经给大家看过了,最难受的低谷也熬过来了,和自己经历的这些生死相比,其他的挫折也就不算什么了。
事实上,胡歌也做到了。
随着状态和身体的好转,胡歌又投入了新的工作之中。2009年的《仙剑奇侠传三》与2010年的《神话》都给胡歌带来很大的曝光度。

但是只要细心观察,眼尖儿的观众就会发现,胡歌在剧中的造型似乎都带有很长的刘海,越是遮挡就越是显眼,胡歌因为车祸中留下的疤痕,在最初的时候,也成了胡歌的心病。
而在拍摄《神话》的时候,胡歌却一反常态的将刘海梳了上去,尽管这样就会把自己眼睛上的疤痕暴露出来,但是胡歌却说,那道疤痕已经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既然无法分割,就必须接收,因为这样才是真正的我。想要观众也接受这道疤痕,首先自己得从心里要学会接纳自己。

尽管这样,眼睛上的疤痕对于胡歌的影响还是有的。在拍戏的过程中,胡歌不止一次的想到,这样的角度,这样的机位,会将自己的疤痕太过于明显的暴露在观众面前,但是转念一想,胡歌觉得自己必须让观众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演技和角色上,而不是自己眼睛上的疤痕上,提升演技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演的足够好,观众就不会在意眼睛上的疤痕。

就是在这样的想法中,胡歌一步一步的走出了低谷,甚至走的比之前还要稳,还要高。他经历了那样一次生死的突发事件之后,逐渐开始变得豁达、乐观,常常能够在生活和演戏中找到快乐,我们甚至很难从现在的胡歌身上看到曾经历如此大起大落的影子。
我想这场车祸,不仅是胡歌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他演艺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如果说,刚开始步入演艺圈是以样貌出众的流量小生出现在大众的面前的话,那么在车祸之后,胡歌开始向演技派靠拢。因此他开始新的尝试。
对于胡歌来说,他不希望观众对于他的印象永远停留在李逍遥这个角色上,对于一个演员来说,一个角色的成功塑造、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固然重要,但是最考验一个演员功底的并不说一个角色的成功,而是每一个角色的成功。

于是胡歌开始潜心学习,沉寂下来,去寻找最本真,最初的,最考验一个演员各方面功底的话剧表演。
在现在这个新旧更迭,流量为王的娱乐圈,新的人不断的涌现,竞争激烈,能够真正的静下心去锤炼自己演技的演员真的不多了。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胡歌这几年好像在用生命在转型,《琅琊榜》、《伪装者》的爆红就是最好的证明,他饰演的梅长苏浴火重生,而胡歌本人也正是从低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岁经历风雨,好在终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琅琊榜》这部剧中,梅长苏这个角色被胡歌塑造的太饱满,太富有情感,观众们为他欢喜为他忧。

半生归来,如今的胡歌不再是李逍遥。
【胡歌:一个会演戏的人】
在胡歌出演《猎场》这部剧之前,导演姜伟曾专门约过胡歌进行洽谈,正是这次见面,就让导演确认了胡歌就是自己要找的最佳人选,他说,胡歌身上的那种气质就是剧中郑秋冬的再现。
尽管已经出演过很多经典的电视剧,塑造过很多成功角色的胡歌,在这次见面之前,依旧十分的紧张,他在前往见面洽谈的路上还在思考着,该如何给导演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毋庸置疑,胡歌是十分喜欢郑秋冬这个角色的,正是对角色的喜爱,让他想要尽可能的抓住这次机会。
据了解,胡歌从姜伟导演那儿拿到剧本后,一鼓作气看到了十九集,他毫不掩饰的表现出对这个剧本的喜爱,甚至跟自己的公司说,不要跟片方谈条件,任何条件都不需要谈。由此可见胡歌是十分珍惜好的剧本和出演机会的。
胡歌在拍戏的时候,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在剧本上写上很多密密麻麻的注解,不论是对这个角色的理解,还是对剧本的疑惑和修改建议,他都会写在剧本上面,甚至会和导演、片场的人员进行讨论,而不是仅仅拿着剧本背台词。

在片场休息的时候,他常常会用反反复复的看剧本,琢磨角色。
胡歌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人,他十分善于从剧本中学习到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在拍摄《猎场》的时候,他说,这是他从拍戏以来,拿到的最专业、最无可挑剔的剧本,他那喜欢在剧本上写写画画的习惯都没有了,因为在胡歌看来,这个剧本真的太过于完美,无可挑剔,他觉得自己没有那种能力和水平再去改动剧本中的东西,更不用谈替换。
因此,胡歌几乎是将整个自己都投入到了《猎场》这个剧中,给郑秋冬这个角色注入了灵魂,简言之就是,他把郑秋冬演活了。
但事实上,郑秋冬这个角色的性格是和胡歌本人并不像的。尽管如此,胡歌还是把郑秋冬演好了,其原因就在于胡歌真正的参与到郑秋冬这个角色的成长过程之中了。

与梅长苏这个自带光环的角色不同,郑秋冬是一个完整的从小白成长到职场精英的人,他经历的跌宕起伏,他所遭遇的困难,都是确确实实的。在这部剧中,我们能看到胡歌对角色的深度还原,不仅情绪到位,在动作、表情上也做到了和角色的毫无缝隙的贴合。这样时尚和专业表演方式,让我们明白,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一夜之间红遍全国的流量小生,不论是在表演力度的把握还是在人物深层次内心的表达上,胡歌都做到了精准。
比起称呼胡歌为明星,笔者更愿意视他为演员,一个纯粹的演员。尽管经历了很多的挫折,但是他依旧坚守着坦诚和纯真的勇气,永远不曾停止前进的步伐。

或许在现在的演艺圈,稍不留神就会被新人替代,大量的影视涌现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和过目即忘的现象,或许暂时真的是流量为王,但是尽管这样,还是有很多的人在关注着胡歌,并且支持着他。
他的演技、他对待演戏的认真以及他的进步,是胡歌一步一步自己走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