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河》高士奇为何会放过亏空百万两白银的阿席熙?
原标题:《天下长河》高士奇为何会放过亏空百万两白银的阿席熙?
最近,《天下长河》大火,剧中高士奇不可不说是全剧的亮点之一,此人做事老练圆滑,是典型的高智商、高情商的代表,对上他能精准揣摩圣意,然后再恰到好处的从自己的嘴里说出皇上想听的,对下他是左右逢源,做到滴水不漏,不得罪任何一个人,要说他是另一个韦小宝,也无不可。

就拿阿席熙的事来说,他知道徐乾学作为钦差到两江地界只会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两边都不敢得罪,皇上交代的差事肯定无法完成,而这也正是皇上担心的,于是他精准揣摩到圣意,自请代天子前往两江实地查访,皇上立马应允,并交代一定要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而此行的最大目的是将50万两赈灾银发放到位。
那么高士奇到两江后又是怎么做的呢?他直接找到靳辅和陈璜,将自己的计划交代得一清二楚,然后在两江总督府摆了一出鸿门宴,趁阿席熙还来不及填补亏空之际,打了他个措手不及,让趾高气昂的阿席熙无话可说,当场瘫软在地,直接给了他个下马威,然而镜头一转,来到第二天早上,阿席熙跪在高士奇床前,准备求情之时,高士奇却烧掉证据,并
点明自己
已然查到他走私铜获利,答应会帮忙压下,等他卖掉铜矿填补账目。

那么问题来了,在我们所有人看来,阿席熙所作的一切已然是证据确凿,板上钉钉之事,加上高士奇手中可是有皇帝
御赐令箭
,
此时的阿席熙已然成了高士奇案板上的鱼肉,按理来说,就是当场来个就地正法也不为过,最起码也是押解回京,等候发落,可是高士奇却偏偏偏放过了阿西席,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我看来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
第一,高士奇心里明白皇帝不想动阿席熙。
从阿西席出现之时与下属官员的的谈话中可知,他是皇亲国戚,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皇亲国戚,而且康熙曾说过,他从小和阿席熙一块长大,可想而知两人交情有多深,可知康熙是了解阿席熙的,而且两江可是大清朝的钱袋子,这么重要的地方康熙偏偏派了阿席熙去看着,这说明康熙对阿席熙十分信任。再看看阿席熙进京之后,康熙和他随意打闹的剧情,试问哪个大臣可以做到这一点,因此,阿席熙不是谁想动就能动得了的。那么精明如高士奇,又如何会不明白康熙的真正用意呢,那就是办好自己的差事,把50两赈灾银发了就可以了。

第二,借机拉拢人心,稳固自己的位置。

第三,动阿席熙没有任何好处。
试想一下,高士奇如果将阿席熙下了罪,押解回京,康熙会怎么处置,估计也就只是给一个简简单单的处罚,甚至是几天的闭门思过,过段时间,一切恢复原样,然后高士奇不仅得罪了阿席熙一人,连带着还有其他的满族大臣,暂且不说康熙会怎么反应,光说这满族八旗族人的一腔怒火就够他这个汉人大臣(还是个小小的六品官员)受的了,这一后果,高士奇又怎么会想不到。
再说,阿席熙的问题,恐怕朝中不知道的人少,那为什么他还能这么肆无忌惮呢,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动不得,两江总督是什么职位,朝廷的二品大员,而且统领三省军政民务,更何况他从种种迹象来看,他的背后还有力量,更是动不得,因此作为一个小小的六品官,高士奇又怎么会傻到去做炮灰呢?